清华大学开学典礼校长致辞(清华大学最小新生年仅15岁,上幼儿园前识字3000,小学连跳多级是如何实现的
发布时间: 2023-07-19

本文目录

清华大学最小新生年仅15岁,上幼儿园前识字3000,小学连跳多级是如何实现的

2019年清华大学录取新生中,年龄最小的当属这名叫鹿泽宇的同学,年仅15岁。在应试教育的今天,恐怕很多家长都惊讶于人家的孩子是咋培养出来的?他是神童吗?又如何在小学就连跳多级呢?下面我来分析一下鹿泽宇同学的成长之路。

第一,所谓的神童,实际上是父母给了优秀的基因,家庭给了健康成长的肥沃土壤。

从鹿泽宇的学生生涯成长道路来看,我们绝不能否认这孩子有着超高的智商,智商越高学习领悟能力才会越强,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高智商源于他继承了父母的优秀基因,后来父母又给他提供了良好的成长和教育环境,这才使小鹿同学所有的天赋与潜能都得到了完全发挥。可以说,这样的孩子绝对属于特例,极为罕见。

第二,鹿泽宇早期教育非常成功,这是一般家长根本无法企及的,也根本做不到。

回顾鹿泽宇的早期教育成长之路,最令家长们羡慕的便是他的父母并没有走寻常路,而是在幼儿期就重视对孩子进行识读培养。进入小学前,鹿泽宇便已经认识了3000多汉字(其父母充分抓了孩子识字和阅读兴趣的敏感期),这一数字是非常惊人的,要知道常用汉字才3500多个啊。试想,认识这么多汉字对于鹿泽宇来说,阅读与理解能力是超级强的,因此,他上小学时学习能力就已经达到三年级水平,便直接上了三年级。

第三,鹿泽宇父母的家庭教育理念非常出色,他们对儿子的教育营造了宽松式成长氛围。

当很多家长还穷其一切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和补课班的时候,鹿泽宇的父母并没有这样做,他们抛开了这些不切实际的东西,不去跟风,不去盲目从众,只专注于围绕自己孩子的个性特点实施家庭教育。可以说,鹿泽宇之所以能在学业上的骑绝尘,得益于父母给他营造的宽松工的成长氛围,不让孩子受到不必要杂音干扰。因此,才会使孩子的学习吸纳能力特别出色。

第四,把学习当玩儿,在乐趣中享受学习所带来的乐趣,激励地激发了孩子的学业自尊心。

鹿泽宇和很多孩子最大的不同,当属于他把学习当玩儿,在玩中感受学习所带来的乐趣。这可能会让很多家长感觉到特别不思议,学习怎么能当成玩儿呢?其实这就是大家对孩子最不了解之处。在知识的海洋里,鹿泽宇属于最自由的那条鱼儿,他由于有丰厚的博学知识基础作为营养,对他学习课本知识极为有益,很多知识看一眼就会,因为知识的串联性极强,只要掌握学习方法,理解能力超级强,就可以轻松拿到优秀的成绩。

第五,始终处于优秀境界中的孩子,自信会更强,学习会更专注,效率会更高。

纵观鹿泽宇的学业之路,他始终都在优秀的境界中一路走过来,可以说周围所有的评价都是积极的,正向的,这使小鹿同学内心更加自信,因为他无需向别人学习,他本身就是别人学习的榜样,但是别人又无法超越他。在一路领跑的过程中,鹿泽宇的学业竞争对手只有他自己,他只要专注于超越昨天的自己就可以。因此,鹿泽宇的学习效率非常高,他始终保持着学业的极高专注力,这是一般孩子无法做到的。

第六,激励孩子找到自己的理想,为自己的理想而去努力拼搏,这点最为难。

正如鹿泽宇自己讲:“我很小的时候就想到清华,很多人都有远大目标,但真正实现的人并不是很多。所以,虽然小学就想上清华,但是感觉到有机会实现还是在高中的时候。”现在很多家长最缺少对孩子的正向激励与引导,让孩子为自己去学习,让孩子自己为理想而去努力的精神。因为大家都在机械地模仿着别人的育儿观念和做法,都试图把孩子培养成更像那些优秀的孩子。可是这一切都会压抑孩子对学习的自我意识。

结束语:当我们艳羡别人家的孩子,称其为天才时,其实最应该去向鹿泽宇的父母学习,学习他们超凡脱俗的育儿理念。当然,基因约定着天赋,天赋又决定着孩子的后天发展,有些时候对于像鹿泽宇这样的孩子,是很难在模仿中实现克隆式教育,只能靠家长自己去战胜自我,立足孩子为核心,尽量走属于自己的特色育儿之路。

清华大学开学典礼,特邀52位全国各地的中学校长及老师参加,你知道有哪些中学

2019年清华大学开学典礼,有52位中学校长及老师参加,包括宁夏长庆高级中学校长尹耀金、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校长方润根,欢迎你补充进一步的信息。

》》相关背景

一直以来,全国各重点中学都与清华大学保持着最紧密的联系,一起探索大学与中学人才培养衔接贯通的同时,源源不断地将最优秀的学子送进清华园,由清华接棒将他们培养成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人”。自从2016年以来,每年的开学典礼,清华都会邀请中学校长和老师到场观礼。迈入清华园,对所有学生来讲,都是一个庄严而神圣的时刻,请中学校长亲自送他们的毕业生进清华,并现场见证,一方面可以分享学子考入清华的喜悦,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与中学的联系,鼓励中学的学子到清华来走一走、看一看。同时,中学校长们也可以借此机会提前了解清华大学的校园文化、办学理念、教育教学方法以及改革举措等,为双方切实做好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的衔接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清华大学2018级本科生开学典礼,来自内地和香港、澳门等地区的46名中学校长受邀前来观礼,据相关媒体报道(不完全统计),包括以下名校:

广东有两所,包括中山市第一中学校长(简称“中山一中”)王锡文、

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简称“潮实”)高中部校长张仕平。

河南有三所,包括安阳一中校长黄艳(安阳一中今年又有5位学生考上清华!)、

河南省实验中学校长马玉霞、洛阳一高校长李有忠。

河北有衡水中学校长郗会锁。

福建有福州第一中学王能斌副校长。

山东省共2位校长参加,包括山东省北镇中学校长邱树林。

上海有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校长李志聪。

清华大学2017年开学典礼,出席的校长还有湖南双峰一中校长毛果明。

如何看待网传清华大学博士生要求重名者改名如果是你,你会改名吗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回馈您!


老穆有话说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凭什么为这位博士改名呢?就因为他是清华博士?

说句实话,老穆从小到大,并无此烦恼,因为“穆”姓本身就少,与我同名者,更是至今未遇到,只是在小说中见到过一次。

但是,“大姓”的朋友,重名的几率就高了。比如姓“张”,据说叫“张伟”的人,全国重名人数最多,接近30万人,着实惊到老穆了!

咱们闲言少叙,回到正题!

根据题主提供的图片,老穆将邮件大概内容整理如下:

【时间】

凌晨3:49

【人物】

清华大学博士

【起因】

这位清华博士最近在发表论文时,因期刊问他“上次发表的论文是你的吗?”,从而让他知晓“同名同姓在学术界很容易造成混淆”。

【经过】

心急之下,这位清华博士连夜赶工,给同名同姓者发去了邮件,希望这位同名同姓者能够修改他的姓名。

为了以后发表论文的时候在成果评定方面减少造成误会,和撞车以及混淆,也为了您未来的学术发展道路,我请求和建议您能修改您的姓名。

【结果】

你说人家能同意改名吗?要是让我改,我也不会改的。

(一)作为一名博士生,不仅要学识渊博,还有品质端正,有足够的修养!倘若一味的“利己”,恐怕就不行了吧?

我们国家渴求的是“德才兼备”的知识分子,而不是“有才无德”的利己主义者。

(二)作为一名博士生,要心胸宽广,切莫小肚鸡肠!

(三)作为一名博士生,不仅要智商高,还要情商高,学会为人处世的方式与方法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