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姓的由来?唐姓历代出了什么名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唐姓的由来

1、出自祁姓和姬姓,为黄帝轩辕氏之后,亦为帝尧之后。

  帝尧是黄帝轩辕氏的玄孙,姓伊祁,名放郧,尧是他的谥号。他最初被封于陶,后来迁于唐,所以被称为陶唐氏。尧成为天子后,开始以“唐”为国号,所以又称唐尧,世称“唐放勋”(“放”极言大,“勋”即功勋),称颂他的功勋和德化之治。帝尧的后裔则被迁往杜国,称唐杜氏。唐杜氏的后裔有以国为氏的,称唐氏。

  2、出自唐叔虞,为黄帝轩辕氏之后。

  尧做了百年天子后禅位给舜,尧逝世后,舜封他的儿子丹朱为唐(今河北省唐县)侯。到周武王时,唐侯作乱被成王所灭,唐国之地就被改封给成王之弟唐叔虞。有著名的“桐叶封侯”典故,《史记·晋世家》:“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珪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成王曰:‘吾与之戏耳。’史佚曰:‘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于是遂封叔虞于唐。”(西周时,成王与弟弟叔虞一起玩耍时,将一片桐叶剪成圭的形状,递给叔虞,并说: “以此作证,封你为侯”,史官(一说“周公”)于是请成王择日以封叔虞。成王长大后说:“这是我与他开玩笑呢”,史官说:“天子无戏言”,于是礼乐周全的封叔虞于唐。)唐叔虞的子孙也以国为氏,后来就姓了唐。

唐姓氏怎么来的 唐姓起源和由来

  3、出自丹朱之后,为帝尧之后,亦为黄帝轩辕氏之后。周昭王时,曾封丹朱之后在鲁县为唐侯,被楚灭后,其子孙也姓唐。

  4、春秋时,又有一支姬姓唐诸侯国,被楚昭王灭后,其后人也称为唐氏。以上这4支唐氏,均源自轩辕氏;其中1、3亦出自帝尧,2、4亦出自周朝宗室。

  5、少数民族用唐姓或改姓唐姓。东汉时唐姓始有他族加入。如南方白狼王中有唐姓;陇西(今属甘肃)羌亦有唐姓。

唐姓历代出了什么名人

介绍几位唐姓名人,与友友们分享,他们是:

△唐家璇,江苏镇江人。1938年1月生,1973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9月参加工作,北京大学东语系日语专业毕业,大学学历。曾任外交部副部长、党委副书记、外交部党委书记、外交部部长、国务委员、中国国际关系学会会长。是中共第十五届、十六届中央委员。

△唐仁健,1962年8月生,重庆市人,1991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8月参加工作,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产业经济学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曾低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区政府副主席、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省政府党组书记。2020年12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兼办公室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

△唐一军,1961年3月生,山东莒县人,1977年7月参加工作,198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研究生。现任司法部党组书记、部长,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委员兼办公室副主任,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中央政法委员会委员,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历史上唐姓的名人有哪些

有:唐休璟、唐俭、唐慎微、唐寅、唐顺之等。

1、唐休璟

唐休璟(627年-712年),名璿,字休璟,以字行,京兆始平(今陕西兴平)人,唐朝宰相、名将。

唐休璟早年以明经擢第,历任营州户曹、丰州司马、安西副都护、西州都督、卫尉卿、凉州都督、持节陇右诸军州大使等职,后在洪源谷大败吐蕃,升任右武威、右金吾二卫大将军。

长安三年(703年),唐休璟拜相。担任同凤阁鸾台三品,寻转太子右庶子,后加位辅国大将军,累封宋国公。神龙二年(706年),致仕,但不久又被起复为太子少师、同中书门下三品。

延和元年(712年),唐休璟病逝,追赠荆州大都督,谥号忠。

2、唐俭

唐俭(公元579-656年),字茂约,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唐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北齐尚书左仆射唐邕之孙,隋朝戎州刺史唐鉴之子,。

父亲唐鉴与唐高祖李渊交好,李渊在太原起兵之时,唐俭参与谋划。武德元年(618年),升为中书侍郎。二年(619年),唐俭与永安王李孝基等人被刘武周俘获,狱中从元君实口中得知独孤怀恩要造反。

独孤怀恩驻守蒲州,唐俭遣人揭发独孤怀恩谋反。李世民击破刘武周后,唐俭拜为礼部尚书,授天策上将府长史,封莒国公,特赐免死罪一次。

贞观初年,朝廷一面派唐俭为使说降突厥,一面派李靖进军。李靖奇袭突厥,生擒颉利可汗,唐俭于乱军之中逃生,后授民部尚书(参见唐与突厥的战争),因怠于政事而贬官。

唐高宗永徽初年,致仕于家,加特进。显庆元年(656年)病故,年七十八岁,追赠开府仪同三司、并州都督,谥号为襄,陪葬昭陵。

3、唐慎微

唐慎微,字审元。出身于世医家庭,对经方深有研究,知名一时。元佑年间(1086~1094)应蜀帅李端伯之招,至成都行医,居于华阳(当时成都府东南郊),一说蜀州晋原(今四川崇庆)人,后迁居成都。遂为华阳人。

唐氏虽语言朴讷,但睿智明敏,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患者不分贵贱,有召必往,风雨无阻。为读书人治病从不收钱,只求以名方秘录为酬,因此学者喜与交游。每于经史诸书中得一方一药,必录而相咨。从而积累了丰富的药学资料。

经多年收集整理,编成《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三十一卷,目录一卷。

4、唐寅

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卒于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

唐寅的始祖是前凉凉州晋昌郡陵江将军唐辉,这也直接影响到了唐寅,他在自己的书画题名中也常用“晋昌唐寅”落款。而到了唐初,其祖唐俭跟随李渊起兵,被封为“莒国公”,所以唐寅也自称“鲁国唐生”。

到了明代,其祖唐泰任兵部车驾主事,死于土木堡之役。唐泰的后代子孙多散部在苏州吴县白下、桥里间一代。唐寅也正是出生在这一带,其父唐广德经营一家小酒馆。

其父让他读书求取功名,唐寅不负父望,十六岁中苏州府试第一入庠读书。28岁时中南直隶乡试第一,次年入京应战会试。因弘治十二年科举案受牵连入狱被贬为吏,突发变故让唐寅丧失进取心,从此游荡江湖,埋没于诗画之间,终成一代名画家。

5、唐顺之

唐顺之(1507年11月9日—1560年4月25日),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数学家,抗倭英雄。

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