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生活态度取向(正面管教读书笔记(六):你的生活态度取向,是如何影响孩子成长的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六):你的生活态度取向,是如何影响孩子成长的

对于父母来说,了解自己的生活态度非常重要,这对养育孩子的风格有重要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孩子面对生活的态度取向。
那么什么是生活态度取向呢?

我们从孩提时代开始,就积累着大量潜意识的决定,正是这些决定共同形成了自己的生活态度。生活态度取向并不描述你是谁,而是代表着你在生活中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的方式。
生活中有四种生活态度取向,分别是:安逸、控制、取悦和力争优秀。
这四种生活态度是截然不同的:
安逸型的人害怕情感和身体上的痛苦与压力,害怕他人的期望,更害怕他人的胁迫。他们往往性格随和,很少向别人索求,只想管好自己。他们更愿意追求安逸,寻求别人的关照,怎么容易就怎么做,这带来的结果就是,人的效率会越来越低,变得没有耐心,缺乏自我成长。
控制型的人喜欢把握自己,把握局势,把握周围的人,他们大多拥有很强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做事坚持不懈并且有着很高的效率,这偶尔会让人感受拘谨,从而不愿意和他交往靠近。
取悦型的人总是在讨好他人,他们不关心自己,害怕拒绝、抛弃和争吵,他们对自己缺乏尊重,不在意自己的感受,总是把别人放在第一位。
力争优秀型的人有见识有胆识,社会责任感好,会努力的把每一件事做好,他们对想做的事情投入很多的精力,是工作狂人,会让自己超负荷运转。
当孩子感受他们的世界时,在相同环境下由于不同的生活态度会做出不同的决定。
1.安逸型:“我小,别人大。因此,我必须让别人照顾我。”
2.控制型:“我小,别人大。因此,我必须控制自己和局面,这样我才不会觉得受到了羞辱。”
3.取悦型:“我小,别人大。因此,我必须讨好别人,这样别人才爱我。”
4.力争优秀型:“我小,别人大。因此,我必须更努力地赶上,甚至做得更好。”
每一种取向都有优缺点,了解自己和孩子的生活态度取向不是给自己套上框框,而是为了增加对自己的了解,从而更合理地做出选择。
以安逸为生活态度取向的父母的优点是能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让孩子看到随和、圆熟、行为可预测的好处,教孩子享受生活中简单的快乐。但由于对孩子过于宽容,很容易使孩子成为被惯坏的小淘气鬼,这时候父母就需要和孩子一起建立日常惯例、设立目标、共同解决问题、教给孩子生活技能,让孩子体验他们选择所带来的自然后果。
以控制为生活态度取向的父母,能让孩子看到坚韧果断、尊重规则的态度,但这种控制可能会引起孩子的反叛和抗拒,及时放手,给孩子提供选择,启发孩子自己解决问题都是很好的教育方式。
以取悦为生活态度取向的父母,能教给孩子友善、体谅、谦和,这也可能导致孩子的性格变得逆来顺受,父母需要对孩子有足够的信心,教会孩子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学着给予和接受。
以力争优秀为生活态度取向的父母,能为孩子树立成功的榜样,激励孩子出类拔萃,这种态度可能导致父母经常对孩子说教,对孩子抱有很高的期望,孩子在这种压力之下,很可能会觉得力不从心,觉得无法达到父母的高标准,从而对自己丧失信心。这类父母需要走进孩子的世界,放弃一味地追求“正确”,陪着孩子一起享受努力的过程。
每种取向都有优点和缺陷,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认识自己,当对自己了解更多时,才能去将缺陷变成优点。
了解了孩子的生活态度取向,才能更好地去引导他们成长。通过时间和耐心,和孩子一起变得优秀,成为最优秀的父母和最优秀的孩子。
于2020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一周读书计划,2021年5月22日整理进。

四种生活态度取向

你从孩提时代开始,就积累着大量潜意识的决定,这些决定共同形成了你的生活态度取向。现在,你的孩子也正在形成他们的生活态度取向。生活态度取向并不描述你是谁。它们代表着你在生活中做出的以何种方式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的决定。
实际上,成年人既会形成一种基本生活态度取向,又会形成一种次级生活态度取向。这一章会帮助你识别你的基本生活态度取向(当你感到自己的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受到威胁或不安全时,所采取的行为),以及你的次级生活态度取向(当你有安全感时所采取的通常行为)。
大多数人都希望能拥有每一种取向的优点,而去除其缺点。例如,大多数人都希望对自己的生活能有一定程度的控制,而不喜欢批评和羞辱。然而,以控制为生活态度取向的人比其他取向的人更难以忍受批评和羞辱。这是一个程度的问题。以控制为取向的人相信,能够避免批评和羞辱的最好办法就是保持控制。

记住,这是一种个人的信念,而不是事实;在具有控制取向的人看来是批评和羞辱的情形,另一个人可能会付之一笑。这是一个感觉问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控制别人通常不是以控制为生活态度取向的人关注的焦点。他们想要控制的是自己和局面,以获得安全感。然而,孩子们却容易将此理解为对他们的控制,并且可能会反抗。在一次“正面管教研讨会”上,一位妈妈拍着自己的脑门说:“现在我明白我的孩子们一直想要对我说什么了,明白他们为什么那么‘不顺从,了。”

很多人都想力争优秀(卓越),不愿意自己是个无意义和无足轻重的人。然而,以力争优秀为生活态度取向的人会不惜一切代价避免自己无足轻重和无意义。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要注意,那些以力争优秀为己任的人,极少想要比别人优越。他们只是有一种错误信念,认为如果自己不是出类拔萃,自己就不够好,这往往导致孩子感到自己无能。

另一位家长在看完以上这段话后醒悟道:“我的老天。我老也弄不明白我儿子为什么对自己那么灰心。我不断对他说,只要他肯努力,就能做得更好。现在我才知道,越这样越让他觉得自己无能。我要学习,帮助他摆脱这种状况,要让他受到鼓励而不是丧失信心。”

每个人都想要安逸的生活,都希望能远离情感上、身体上的痛苦和压力。然而,避免痛苦和压力成了以安逸为生活态度取向的人最在意的、决定着他们的行为的事情。其他取向的人当然也不会为痛苦和压力而狂喜,但他们不会把避免痛苦和压力当作生活的第一要务。这种取向可能会导致孩子被宠坏,变得让人费心费力。正如一位妈妈说的那样:“天哪!现在我才明白为什么我老有那么大的压力。我从没教过孩子们如何自己照料自己,从没教过他们帮我做事。原来我把事情弄颠倒了。”

很少有人喜欢被拒绝和孤立。然而,以取悦为生活态度取向的人在感到不安全时,会把免遭拒绝当作其行为的主旨和基础。这会导致别人占据优势,或被他们的不安全感搞得不胜其烦。正如一位爸爸所说:“难怪我的孩子一点儿也不感激我为他们的付出。我根本就没问过他们的想法。我只是想他们不领情、不体谅。现在我才知道,真正不体谅别人的是我自己,我从来没有问过他们想要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有趣的是,由每一种取向促成的行为往往造成与初衷相反的结果:例如,一个试图取悦孩子的人可能讨不到好,因为他忘了査证这是否符合孩子的最大利益。想要安逸的人可能造成更多的压力,因为他们在当时避开了一些似乎会使他们不舒服的措施,但因为孩子只会提要求而不懂得合作,这些父母在将来会遇到更大的麻烦和压力。那些认为自己必须控制的人,往往会在孩子反叛时招致批评和羞辱;那些为了避免无意义的生活而力争优秀的人,可能得到最无意义的结果:他们的孩子已经形成了无能为力的感觉,或者会追随父母的脚步把一生都耗在证明自己上。

不论哪种生活态度取向,关键在于其主要动力是为了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然而,正像那些为了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而做出错误努力的孩子会选择错误目的一样;大人也会因为选择了“错误”的方式而适得其反。我们“行为不当”,并且会在我们与孩子的关系中造成疏远,而不是归属感和价值感。
清醒的意识和良好的情绪能帮助我们超越这种适得其反的信念和行为。这样一来,我们就能更有效地对待我们的孩子以及我们的生活。

《正面管教》听书笔记

一、什么是正面管教

曾经,家长、老师们对孩子严厉控制、动辄惩罚。后来,很多人又矫枉过正,走向娇纵、溺爱。诚然,过度严厉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