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都县有着悠久的历史,那它在历史上曾出过哪些名人呢?滁州西涧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
发布时间: 2023-07-17

本文目录

于都县有着悠久的历史,那它在历史上曾出过哪些名人呢

介绍几位江西省于都县的开国将军,他们都是共和国的功臣,他们是:

△丁盛,江西省于都县人,开国少将。1913年出生,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副军长、军长,志愿军军长,新疆军区副司令员兼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南京军区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9年9月25日,在广州逝世,享年86岁。

△方槐(1917年10月24日 —2019年2月16日),江西于都人,开国少将。1932年参加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军委民航局机航处处长、中国人民航空公司经理、武汉军区空军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曾雍雅(1917.07~1995.03),江西省于都县人。1930年在当地参加游击队,1931年编入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顾问,中共第九届中央候补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李致远(1907—1978)江西省于都县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师政治委员,军副政治委员,河北省军区副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康林(1916—1995)江西省于都县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班长、副政治指导员、教导队队长、团长、师参谋长、师长、副军长、军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还有几位于都县的开国将军,欢迎友友们补充介绍。

滁州西涧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河边生长的野草,是那样幽静而富有生趣;河岸上茂密的丛林深处,不时传来黄鹂鸟的叫声,是那样婉转动听.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样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苍茫的荒野渡口,已没有人渡河,只有小船独自横漂在河边上.

扩展资料:

赏析诗写暮春景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开头二句是写日间所见。暮春之际,群芳已过,诗人闲行至涧,但见一片青草萋萋。幽草,虽然不及百花妩媚娇艳,但它那青翠欲滴的身姿,那自甘寂寞、不肯趋时悦人的风标, 自然而然地赢得了诗人的喜爱。这里,“独怜“二字,感情色彩至为浓郁,是诗人别有会心的感受。它表露了作者闲适恬淡的心境。王安石有“绿阴幽草胜花时“之句,写初夏之景,与此同一立意。首句,写静;次句,则写动。莺啼婉啭,在树丛深处间关滑动。莺啼似乎打破了刚才的沉寂和悠闲,其实在诗人静谥的心田荡起更深一层涟漪。次句前头着一“上“字,不仅仅是写客观景物的时空转移,重要的是写出了诗人随缘自适、怡然自得的开朗和豁达。

  接下来两句,侧重写荒津野渡之景。景物虽异,但仍然循此情愫作展衍:“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到傍晚时分,春潮上涨,春雨淅沥,西涧水势顿见湍急。郊野渡口,本来就荒凉冷漠,此刻愈发难觅人踪。只有空舟随波纵横。二句诗所描绘的情境,未免有些荒凉,但用一“自“字,却体现着悠闲和自得。韦应物为诗好用“自“字。“欲啭不啭意自娇“,此写莺啼。“恬然自安流“,此咏百川分流。这类“自“字皆可释为“自在““自然“之意,含有“自我欣赏“、“自我怜爱“的意蕴。“野渡“句当作如是解。舍此,便与一二句相悖谬了。

有哪些描写夏季荷花的绝美的诗词

我看这个问题的回答,有好几篇写荷花的诗很美,再写也没有什么新意了。想起一首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小池》,虽然不是专门写荷花,但其主要配角却是荷花。让我来说说这一首吧。

一,《小池》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二,诗人杨万里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出生于1127年,卒于1206年,差一点就八十岁,在当时也算是高寿了。

杨万里的性格犹如他的名字,志在千里,为人忠直。只是他有些生不逢时,遇到了辽金侵宋,政治上他同岳飞一样,主张抗金,这就得罪了主张投降的当权派,后来被逼辞官退隐,终忧愤而死。

杨万里是当时名扬天下文豪巨子,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称“南宋四大家”。其诗早年学“江西诗派”,后用心于晚唐诗人,50岁后忽有所悟,摒弃诸家,由师法前人到师法自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诚斋体”。诗歌多吟咏自然景物,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细节,乘兴走笔,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幽默诙谐,笔调清新。

三,《小池》赏析

《小池》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个开满荷花的小池塘,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将一个小小的荷池写的生机盎然,充满意趣。

这首诗一共四句,每一句写了一件事物。第一句写的是清泉,第二句写树荫,第三句写小荷花,第四句写蜻蜓。每一个事物看似没有内外的关系,但却互相关联,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充满了勃勃生机,读来令人爽心悦目。我曾想,如果能根据诗的意境绘成一幅诗意画,那尖尖的小荷一定是非常抢眼的主角。

这首诗不仅意境美,而且对仗工稳,第一、二句本身就是一副工整的对联,泉眼对树阴,无声对照水,惜细流对爱轻柔。而且平仄则很讲究,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好诗。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