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昂是武周诗人还是唐代诗人?关于“孝亲敬老”的古诗有哪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陈子昂是武周诗人还是唐代诗人

陈子昂(约659——700)是唐代文学家、诗人。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人。曾任右拾遗,被后人称为陈拾遗。

陈子昂幼年聪颖,少而任侠,年十七、八,尚不知书。后因击剑伤人,始弃武从文,慨然立志,谢绝旧友,深钻经史,几年时间便学涉百家。

唐高宗调露元年(679),学业有成的陈子昂,出三峡,北上长安,进入当时唐朝最高学府国子监学习,并参加了第二年的科举考试不中,而返回家乡。回故里金华山继续学习,永淳元年(682),陈子昂再次进京应试,结果又榜上无名。

直到文明元年(684),二十四岁的陈子昂考中进士,官任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这时是武则天当政的时候,她信用酷使、滥杀无辜。而陈子昂又是直言敢谏的人,因为他的言论切直,所以得不到武则天的采纳,并且受到反对武则天“逆党”事件的牵连而入狱。

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叛乱,陈子昂随建安王武攸宜大军出征。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攸宜不答应,反把陈子昂由幕府参谋降为军曹。

陈子昂自进入仕途,连连受挫,眼看报国宏愿化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千古绝唱《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

这首诗,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语言苍劲,富有感染力,成为古今传诵的名篇。

圣历元年(698),三十八岁的陈子昂因父亲年迈多病解职还乡,不久其父去世。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加以迫害,冤死狱中,年仅四十二岁。

陈子昂存诗共一百多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感遇》诗三十八首,不是一时一地之作,内容丰富,反映了较广阔的社会生活和复杂的思想感情。

陈子昂的诗歌创作,在唐诗革新道路上取得很大成绩。他的散文也很著名,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者。

关于“孝亲敬老”的古诗有哪些

1、《座右铭》

陈子昂(唐)

事父尽孝敬,事君贵端贞。兄弟敦和睦,朋友笃信诚。从关重公慎,立身贵廉明。待干慕谦让,莅民尚宽平。理讼惟正直,察狱必审情。谤议不足怨,宠辱讵须惊。处满常惮溢,居高本虑倾。诗礼固可学,郑卫不足听。幸能修实操,何俟钓虚声。白珪玷可灭,黄金诺不轻。秦穆饮盗马,楚客报绝缨。言行既无择,存殁自扬名。

2、《封泰山乐章.太和》

张说(唐)

孝敬中发,和容外彰。腾华照宇,如升太阳。 贞璧就奠,玄灵垂光。礼乐具举,济济洋洋。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