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县大集丨买不着,上潍县;卖不了,上潍
发布时间: 2023-07-11

逢二排七大集间,

白浪河畔人如山。

寒流雪翻火正红,

下水香锅面朝天。

沙滩大集

“买不着,上潍县;卖不了,上潍县”。曾经的潍县大集在潍县及周边乃至山东全省都是赫赫有名的。潍县大集自清代中期形成,一开始也被叫作“沙滩集”,赶集的地点位于现在的亚星桥南北白浪河两侧的河滩上。鼎盛时赶集人数有十万之众,各路卖家,各种买家,云集于白浪河沙滩。

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潍县大集在潍坊人的生活中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老潍坊人眼中,能代表潍坊集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潍坊大集,俗称“潍县集”。

民国时期,潍县大集各交易集市大致以位于潍县城和东关坞结合部地带、白浪河两岸的沙滩集为中心,辐射至潍县南门一带以及沙滩集附近、潍县城和东关坞城内的几条街道。形成了以“南门大集、东关大集、沙滩大集”三个分大集为主的潍县大集。南门大集位于南门外和南北月河崖街(今胜利西街和平路至月河路路段),主要售卖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蔬菜、水果、生食、熟食等。东关大集主要在东关城内的鱼市街、下河街和潍县城内的棋盘街等处(现在南北下河附近)。

展开全文

当时,潍县大集主要指的是沙滩集和南门早市这两处。

沙滩大集分布在白浪河两岸,从洋灰桥(今彩虹桥)向北一直过了大石桥以北(至北宫桥),到张家庄附近。沙滩大集所在的潍县白浪河两岸的沙滩地带,属于公共所有的土地,外地人称之为“潍县沙滩”,本地人称“沙滩集”。

传统上,沙滩集以朝阳桥(今潍坊市亚星桥)为界分为南沙滩、北沙滩两部分。北沙滩东部位于白浪河东岸,南起庆成门早市北端,北到小石桥(今潍坊市奎文区通济门外小石桥)以北百余米处。北沙滩西部位于白浪河西岸,包括坝崖大街北段和大石桥西端两侧的附近地带。这两部分由小石桥连接为一个整体。

打铁

早年间,北沙滩东部有两条纵向街道,两旁建有草房,分布着红炉铁匠、白铁匠、壶匠等,每日营业。依次向北、向西,每逢大集有手工造纸、擀毡、制镜、化妆品、小百货、古董等。再向北分布着海货(水产品)市、粉(豆粉、粉皮、粉条、粉丝)市、粮食市、山果市、旧货市等,撑起白色帆布篷形成行业街市,。

北沙滩西部是潍县东北关的一部分,从坝崖大街北段延伸到大石桥,依次分布着竹货市、绳子市(废两改元以前的钱绳子市)、筲市(水桶市)、饭市、小木货市、扁担市、鸡蛋市、鸡市、铁匠市、木货市、老驴市(牲畜市)等行业市肆。小石桥西端附近,也有一处铁匠市。

沙滩集的南沙滩以休闲娱乐饭食杂货业分布为主。南沙滩南起保安桥(今潍坊市奎文区奎文门外保安桥)以南的白浪河两岸,北到朝阳桥。因白浪河水西冲河道拐弯处(今潍坊市潍城区V1购物广场西北入口处附近),所以东岸沙滩面积很大,枯水季节自保安桥南到朝阳桥,靠近东岸的大半条河道都可以是交易场所。南沙滩东岸与北沙滩东岸相比,面积大不少。南沙滩西岸则仅限于保安桥西端两侧各约百米左右的沙滩。

保安桥东端附近是个大广场,规模庞大的旧货市(俗称破烂市)就设在广场南部。每到集市,说书的、唱曲的、占卜算卦的、野大夫行医的、耍杂技的、打拳卖艺的人都在这一带活动。保安桥东端的广场北部设有一处饭市,从东关坞西城墙到白浪河边都是各类小吃摊点,赶集的人们饿了可以就近吃饭和休息。

南门早市是除了沙滩集,构成潍县大集的另外一处综合性集市。南门早市位于老潍县南门外东、西、南三面,主要是以各类农副产品、百货杂品、点心和饭食为主,每天清早进行交易活动的综合性集市。

南门一带除了早市,还有集。南门集主要集中在南关党家湾崖(今潍坊市潍城区党家湾小区)一带,由柴草市(包括谷草、高粱秸、苇子等)、粮食市、土面市(土面指石磨磨成的面粉,区别于机器磨磨成的“洋面”)、石灰市以及时令的地瓜市、腌货市等行业市肆组成,每逢农历二、七是开集日。

潍县大集当时商贩做买卖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即“漫天要价落地还”,本来是商贩的一种营销手段,利用顾客占便宜的心理来成交,既卖了货又让顾客感觉便宜价买到了好东西。发展到后期,价格虚报越来越厉害,往往是卖主报价后买主拦腰砍一半还能成交,民间俗称“沙滩买卖拦腰砍”。很多初来赶集的外地人不明就里,往往吃亏上当,以报价成交,事后得知真相后悔不已。久而久之,周边的人们对潍县一带的商贩的印象就定格为狡黠、不实在,在民间俗称他们为“潍县二哥”,老潍县话应该是“潍县二锅”的发音。

大集生长于乡土社会,承载了乡土社会特有的风土人情与烟火气。随着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传统集市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已经退出了城市空间,要想体验大集的感觉只能到乡镇去寻找了。

集散人归掩市门,

市楼灯火定黄昏。

白浪河水无情甚,

不肯停留尽夜奔。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