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喜欢李商隐的哪一首诗,为什么?你最喜欢李商隐的哪一句诗为什
发布时间: 2023-07-19

本文目录

你最喜欢李商隐的哪一首诗,为什么

代赠二首(其一)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解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李商隐这首代赠拟人之作,以女子口吻,写不能与意中人相会的愁思,表现得生动别致,另有一番情趣。“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暮月深沉,夜幕降临,一钩新月,数点寒星。有人举步走向楼头,想去张望意中人的身影。可是欲望还休,这念头蓦地一闪就熄灭了。那渴望见到意中人的念头,事实上是不能实现的。“玉梯横绝”意中人已被人为地阻隔,绝不可能来了。明知不能来,可热恋之心却下意识地驱使着她在默默地等待着。现实与梦想,情感与理智的矛盾:孤寂、惆怅、无以名状的心态;神不守舍,欲望还休的举止…这一切都通过“欲望休”三字,被细致入微地尽情传达了出来。诗人以饱蘸感情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凄清、含蓄、隽永的图画。这里有时间地点:黄昏楼上;社会现实:“玉梯横绝”,情人被阻;人物举止、心态:身不由已,欲望还休;自然环境:夜幕降临,一切都消融在如钩的残月笼罩下…这一特定情景,最能勾起人的离愁。对于不得团圆的情人来说,则愈显清冷、孤寂。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春寒料峭,气候逼人。以郁结不展的芭蕉喻君子,以芳心如结的丁香作女子自比。两人虽处异地,心却相通,都在为思念而陷入惆怅与痛苦之中。这里,运用了传统的比兴手法,借物抒情,融情于景,以物喻人。以物之愁,喻人之愁,使人之愁愈深;以人之愁观物,则物益被沉浸在愁思里。以眼前景物来衬托暗示人物内心,则愈显委婉含蓄、缠绵蕴藉。诗人在这里以眼前所见芭蕉、丁香、缺月等自然景物,用隐喻、象征手法,来抒发情思,看似信手拈来,合于生活真实,却又巧夺天工,使情景交融。创造出了一个独特的,既耐人寻味而又含义深远的意境。

你最喜欢李商隐的哪一句诗为什么

李商隐的好诗那么多,单单最喜欢这一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约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他因为卷入“牛李党争”,一生抑郁不得志,算是个悲剧人物。但是他的诗,尤其爱情诗,特别的缠绵悱恻,优美动人,有许多名句被广为传唱。比如“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但我最喜欢的是那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有关背景

这句诗是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一句。全诗如下: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你问我什么时候归来,而我归期未定;巴山下了一夜秋雨,把池塘涨满了。什么时候才能和你一起在家里的西窗下,剪着烛花,诉说我此时对你的思念呢?

这首诗应该是写于851年之后,李商隐赴东川节度使柳仲郢梓州幕府后。至于寄给谁,有的专家说是妻子,有的学者说是朋友,我倒觉得是谁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有那么一个人,关心你何时归来;有那么个人,让你真心期盼欢聚。天涯咫尺,思念和盼望,是远方漂泊的人心底的温暖和支撑!

而且,他的妻子在他走后几个月就故去了,如果这诗是写给他妻子的,那真是悲剧中的悲剧,我们要和他一样,掩面而泣!这要是写给朋友的,还好,尚有盼头。

“你问我何时归故里,我也轻轻地问自己。不是在此时,不知在何时”,这是前提,爱和友谊, 都是相互的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虽然我喜欢后一句,可这前一句是前提。别离时问的话也好,往来信里问的迅也罢,总之,是有人问询你何时回来。

彼时的李商隐,一个人旅居巴蜀之地,为了生活也为了前途。回想自己因为娶了“李党”的成员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女儿,被视为李党一派;而实际上他又受“牛党”的令狐楚和令狐绹父子的提携帮助,和令狐绹曾经是好朋友。于是,李党这边不信任他,牛党那边又认为他是叛徒,夹缝之中,两头不待见。

其实,只是,源于他自己太天真!才情足够,却不懂人情世故,低估了政治的残酷,弄得自己一直受排挤,时不时丢了工作。好在此时旧识柳仲郢去西川任节度使,邀请他前往任参军。于是他去了,一是糊口,二也是远离京城是非之地。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在他落魄无依的情况下有人相邀已是幸事;在遥远的异乡,有人询问归期,有人惦记,这不能不说是黯然岁月里的珍贵光芒。

这一问一答,虽然透着无限的悲凉;也含着无言的慰籍!

"你知不知道思念一个人的滋味,就象是喝了一杯冰冷的水,然后用很长很长时间一颗一颗流成热泪",思念一个人,是痛苦也是甜蜜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朴实无华的一句话却言浅情深,包含了多少我对你的思念。李商隐在蜀地的近七年时间,一直郁郁寡欢,无时不在思念远方的亲友和渴望重回长安。但他心里又明知已无望,长安官场早已没有了他的地方。

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心里一定是苦闷难言,落寞之情更甚。这里的窗不是西窗,陌生得疏离;这雨也不是长安的雨,如洒如泼,就象我这一泻而来的愁绪!

“情丝就像藕丝织缆绳,栓住日光和月影,久别的人盼重逢”,远方有人和你一样期待重聚,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看似平淡的一句话却语短情长,饱含了我对重逢的几多期盼。作者是多么希望早日和亲朋欢聚,把今日的场景细细诉说!

祈望中的重逢之时有多欣喜,孤独的今夜就有多孤寂!

然而,到最后,这终是一曲悲歌!

诗题里的“北”是指京城长安,在四川之北。这首诗明显是写给在京城的人,她或他。但是855年柳仲郢被调回京城,走之前给他安排做了职位低待遇却丰厚的盐铁推官,李商隐只干了不到三年,就回到了故乡郑州,最后总算是死在了故乡的土地上。

至于这句话里,念念不忘的那个人,心心盼望的那个人,终是没有见到……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我喜欢李商隐的这句诗,只希望漂泊异乡的你,离家在外的你,为了生活独自打拼的你,心里有对过去温暖的回忆;更有对未来美好重逢的憧憬!心中有暖,抵挡不可知的寒意;心中有希望,前行才有动力!

这就是我hyg陌上花开,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十分感谢您的阅读!谢谢啦!

(图片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王维的诗和李商隐的诗有什么不同

可以举两个例子对比一下,都是描述傍晚时分的古诗,都是脍炙人口的代表作。

王维在傍晚时分的诗: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李商隐在傍晚时分的诗: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同样都是在傍晚时分作的诗:

前者表现出:晚暮时的清静与幽美的景色,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后者则表现出:虽然景色很美,却将消失在黑夜之中,感到无限惆怅、无比伤感。

是人才不一定有口才,有口才必定是人才。关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