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啥意思,出自哪里?本来无一物,无一物中无尽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啥意思,出自哪里

意思:本来就是四大皆空,到哪里染上尘埃!

出处:《菩提偈》是六祖慧能创作的诠释佛教教义的诗偈,共有四首,载于《坛经》。

原文节选: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译文:本来就是四大皆空,到哪里染上尘埃!菩提只是向着内心寻找,何必劳累向外界求取玄机?以此进行修行自身,极乐世界也就在眼前!

作品鉴赏

这首偈,同神秀的那一首,在修行方法上具有原则的区别。神秀的那首《无相偈》,使他失去作为弘忍继承人的资格,却成了北宗一派的开山祖。由于神秀强调“时时勤拂拭”,后人以其主张“拂尘看净”,称之为“渐修派”。

而惠能的这一首,是对神秀偈的彻底否定,直接把握住“见性成佛”的关键,被称为“顿悟派”。在《坛经》第二十节,惠能指出:“世人性本自净,万法在自性。思量一切恶事,即行于恶;思量一切善事,使修于善行。”这是惠能“顿悟说”的基础。

在他看来,“愚人”与“智人”,“善人”与“恶人”,他们和“佛”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从“迷”到“悟”,仅在一念之间。这种“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思想,不仅对中国佛教的演变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对于后来的中国哲学理论也有重大的影响。

本来无一物,无一物中无尽藏

读《微行动》,看到一句话“本来无一物,无一物中无尽藏”。引起了兴趣。

“本来无一物”:出自六祖惠能大师四句偈中的一句。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无一物中无尽藏”出自苏东坡的《东坡禅喜集》。

“无一物中无尽藏,

有花有月有楼台。”
本来无一物,是一种空无的状态,正如人赤身而生,并无任何所持,所谓“无一物”。

而无中又孕育着有,仿佛一张白纸,一个空的箱子,一片空地,一方净土…可以构想宏伟蓝图,装满惊喜礼物,种植奇花异果,繁衍子子孙孙;亦或可以被折成一件作品,做成一个道具,建成一个乐园,仍是一方净土…所以,这里潜藏着无限的可能性,可以创造,挖掘,所谓无尽藏。

不论任何人,必定潜藏有可能性,并无没有可能性之人。关键在于如何看到并激发出这种可能性,展现出蓬勃的生命能量,彰显出向上的生命力。

这也是一种相信的力量,相信相信的力量。

《即兴的智慧》里,有一个理念与此不谋而合,书中讲:“盒子里本来就有东西”。也就是说,无论你面临即兴演讲,还是即兴表演,要学会感受当下的能量,发动身体各种感官,接受到信号。当你不担心自己做不好,当你不执念于要做成什么样子,只把自己全然交给这个场域,让思想流动,让语言流淌,让真情流露。你会意外的发现,原来自己不但可以做到,甚至呈现出来的会超乎想象,如有神助。其实,只是因为你相信了自己,你的盒子里本来就有东西。

也是“无一物中无尽藏”,从这个角度看,人生也是一个不断挖宝,不断丰盈之旅。当你发现自己缺乏动力,停滞不前,或者因失败受挫,信心不足时,不妨放下执念,停下来,思量一下这句话“本来无一物,无一物中无尽藏”!

本来无一物,何必惹尘埃.是什么意思全解

意思是本来就没有什么东西,为什么一定要自寻烦恼呢。

出自——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菩提偈》。

原文: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译文:弟子就如同是菩提树,弟子的心灵就像一座明亮的台镜。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扩展资料:

背景故事:

这个是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当年刚入佛门修行时,他的师父出题让他们写一首偈语来阐述自己对佛法的领悟,于是大师兄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则对大师兄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感悟,他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从佛法的修为及境界上来看,慧能的显然要高得多,所以最终慧能得到了师父的衣钵传授,称为禅宗第六代法脉传承。

大师兄神秀的诗是这样理解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意思是:弟子就如同是菩提树,(释迦牟尼佛当年在菩提树下觉悟),弟子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出于此)。

而慧能则这样来解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意思是:菩提树不是菩提树,而是原本比喻智慧的,明亮的镜子本来就不是镜子,而是比喻清静的心的。我们的心本来就是清静的,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呢?

二者的差异在于,神秀要借助具体的物体意象来表达自己感悟,而慧能则超越了神秀的境界,不需要比喻,直接看到事物的本质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菩提本无树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意思是什么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意思是:明亮的镜子本来就很干净,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这句话形容了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

原文出自唐代六祖慧能所作《菩提偈》:

菩提偈

唐代:六祖慧能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

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扩展资料

关于这首诗的来历,《坛经》第四节至第八节,有明白的记载:五祖弘忍“一日唤门人尽来”,要大家“各作一偈”。并说“若悟大意者”,即“付汝衣法,禀为六代。”弘忍的上首弟子神秀在门前写了一偈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弘忍知道后,“遂唤秀上座于堂内”,说是“汝作此偈,见即未到”,“若觅无上菩提,即未可得”,因而要他“更作一偈”。而“秀上座去数日,作不得。”惠能的偈语,即针对神秀的《无相偈》而发。据《坛经》所载,惠能本不识字,他先“请人一读”神秀的偈语,然后作此歌偈,“请得一解书人于西间壁上题着”。

本来无一物怎么理解

本来无一物的意思就是:本来就没有任何一物应该受到不平等的对待。
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空假不实缘生如幻,所以说本来无一物。六祖坛经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本无树,意思是善恶是没有标准的。明镜亦非台,是指善恶无可厚非。本来无一物,是指这种东西是不存在的。何必惹尖埃,是指凡事发生后无可指责。大意是指世上万物的发生必有根源随他去吧,恶有恶还,善有善还,自然使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