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统赵始皇(有商、周在前,为什么说是秦王嬴政最先实现了大一统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有商、周在前,为什么说是秦王嬴政最先实现了大一统

这个问题,需要了解“中国”和“大一统”这两个概念。

1,大一统这个概念,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

这里的“ 大”,不是大小的大,而是重视、尊重的意思;而一统,指的是天下诸侯皆统系于周天子。

但,这只是当时的乱世的一种政治理想,天下定于“一”,是列国纷争的终极目标。

“大一统”与“大统一”不完全相同,统一常常指的是地域的统一,而大一统更多的是指在国家政治上的整齐划一,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上的高度集中。

显然,先秦时期的夏商周都做不到这一点,上三代是封邦建国,周天子也只是“天下共主”,当时的制度也不能做到全国在政治、思想方面做到整齐划一。

所以,大一统的实现,始于秦,始于秦始皇的废封建而行郡县。

从此,书同文,车同轨,天下定于“一”。

2,中国,最初是一个地理概念,指的是中原,是黄河中下游地区。

周天子封楚国为“子爵”,但楚国国君自己是和周天子一样称“王”的。所以,周天子事实上是管不到长江流域的。

后来,中国这一概念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断扩大,直到清朝时期的“五族共和”。但在大部分时间里,“中国”的范围指的都是“阴山~长城以南的中国”,而这一范围就是秦朝所奠定的。

秦始皇不仅灭了六国,更重要的是南征百越,北却匈奴,用长城将华夏族与匈奴分割开来,确立了“中国”的基本范围,这是先秦的上三代所无力做到的。

所以,我们才会说秦始皇第一次统一了中国,并确立了大一统的模式。

秦始皇统一的六国都属于周朝,为什么周朝不是大一统王朝而秦朝是

周朝和秦朝都是大一统王朝,只不过是制度不同罢了。一个是分封制的奴隶社会制度,一个是集权制的封建社会制度。周朝进入东周以后,国家出现分裂,诸侯并起,称王称霸,尾大不掉,这种情况各个朝代末期都出现过,不能因此就认为周朝不是一个统一王朝。

为何陕西人认为周朝是大一统难道秦朝不是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吗

大一统是个比较宽泛的慨念,标准难以统一。西周是否大一统?有两种学说!

一种认为,秦之前为奴力制社会,国家的慨念不强,更多依靠部族联盟进行社会治理。从秦帝国完成国家统一,进入封建社会开始,中央权力得到充分加强,中央集权的程度、是判定是否大一统的首要条件。所以认定奴力制社会不应有大一统王朝。

另一种观点认为,西周是大一统朝代。其观点主要是从夏商及春秋战国整个奴力社会来进行比较的。夏商是典型的部族联盟,夏王商王调动资源的能力不强;而东周名存实亡战乱不断;西周推翻殷商后,分封天下,中央权力空前高涨,具备了一定中央集权的性质,又推行礼乐制度,大力推动农业生产,人民安居乐业,人口增加,社会稳定而少战乱,社会财富极大增加,因而认定西周为大一统朝代。

秦朝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国家,为何商周不算大一统呢

最重要是因为,大一统思想是封建时代的产物,而夏商周都还处于奴隶时代。因此,夏商周都不能称之为大一统王朝。

这个问题,我们从体制上来看,似乎更好理解。大一统王朝必须形成中央集权的统治形式,拥有一个高度统一的中央政府。而这套自上而下的中央集权制度,是从秦朝才开始形成的,之后经过历代的发展,到清朝达到了顶峰(雍正时期军机处的设立,普遍被认为是中央集权顶峰的标志)。

而在秦朝以前的夏商周三朝,都不曾出现过。我们以周朝为例,它其实就是一个较为松散的邦联国家。

当时周朝实行的分封制,完全是“分邦建国”的制度。被分封的诸侯国,虽名义上奉周天子为上,但在各自的封国里,却又是天子的位置,对封地享有绝对的统治权。然后,诸侯又可在各自封国内再分封卿大夫;如此类推,卿大夫又可在各自的封地内再分封士......层层分封下来,诸侯分封的卿大夫是诸侯的家臣,而不是周天子的臣。

此外,从思想文化的角度来看,夏商周也并非大一统。《汉书·王吉传》对大一统有这样的表述:“《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

也就是说,“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形成,是大一统的一个关键衡量标准,即思想文化上的统一。

回头看看春秋时代,当时各诸侯国都已形成了各自的风俗习惯,在《诗经》的《国风》中就收录了十二个诸侯国相关风俗的诗歌。而游离于周朝分封制外围的楚国、巴蜀、吴越等地区,文化差异更大。

及至战国时代,七雄更是完全成为彼此独立的国家,具有各自不同的文化、语言、习俗、文字、货币,甚至行政制度。如果不是秦始皇一统天下,照战国时代这种情况发展下去,那么我们国家很可能和今天的欧洲一样,邦国林立!

而这种情况,直到秦始皇一统天下,建立秦朝才彻底改变。秦始皇一统天下后,推行郡县制,实现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度量衡。这为日后历代大一统王朝奠定了统治基础。因此,中国的封建时代正是从秦朝开始。

所以,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夏商周,都不是大一统王朝......

秦朝之前已经有夏,商,周朝了,人们为什么说是秦始皇把中国推向了大一统的时代呢

大一统的理念应该是领土、文化、行政(政令)、军事等领域的全面统一。而秦代以前的各个王朝只是在形式上完成了“统一”,而在实质上依然是各个诸候国各自为政的,试以三点作一浅析。

一、夏、商、周是以裂土分封,来维系其表面的统一的,而秦朝则完善并推广了郡县制。

夏、商、周三大奴隶制王朝,虽然都在属于他们的时代里创造出了自己的辉煌,但却无法改变彼时人少地旷、中央王朝鞭长莫及的现实。

因此他们只得釆取分封制度,利用分封那些臣服于自己的方国以及宗亲功臣,来对地方实施间接统治。君主只需要诸侯们按时进献贡物,战时随军出佂,平时屏卫中央即可,中央不会去过渡干涉属于诸侯国內政的事物。

这一点在周朝体现得最为明显,周朝是一个试图以礼乐制度约束诸侯国的王朝。这在周朝兴盛时,当然可以行之有效。但当周朝衰落后,开始出现礼崩乐坏、诸侯做大的局面后,周天子便再也无法维护旧有的统治秩序了!各个崛起的诸侯国开始藐视周天子,并展开了对天下的争夺。

由此可见分封制度,其实是并不能真正维系天下的统一与稳定的。而夏、商、周能够维系了几百年的天下,也并非中央强大到了不可战胜的地步。而是由于尚未出现一个,足以挑战并推倒中央王朝的诸侯国!

秦国在统一了天下以后,深刻的意识到了分封制是造成天下大乱的根源。所以开始在所有被秦佂服的土地上,大力推行郡县制。剥夺了那些可能造成天下混乱的旧贵族的权力,使中央集权制得以行之于天下。为天下走向真正的政令统一打下了基础,而政令的统一是其他一切统一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二、秦国在兼并六国后,基本上完成了对各项典章制度以及度量衡及文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