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舍生趣生”的“趣”该怎么读?兴趣的意思是什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楞严经》“舍生趣生”的“趣”该怎么读

此“趣”应当读作qū,它与“兴趣”之“趣”是同一个字,但读音与意义不同。

(金文“趣”,“走”为形符,“取”为声符)

“趣”是多音字,既可读作qù,是“意向”、“兴趣”之义;亦可读作qū,是“归往”、“趋向”之义,如《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之“趣”;亦可读作cù,是催促、督促之义,如《管子·轻重己》“趣山人断伐,具械器”之“趣”。而《楞严经》“舍生趣生”之“趣”,其义为“趋往”;音随义定,当读qū,而非qù、cù。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永乐北藏本)

“舍生趣生”即“舍离今生,趋往来生”, 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云:“舍生趣生者:谓舍此生之现阴身,而受中阴身,再趣他生,而得后阴身。”“王”即波斯匿王,本持“断灭”见,认为命终之后,身亡性灭,无有来生,经佛开示,听闻正法,才知道死亡并非终点,此生结束,复有来生,薪尽火传,换个躯壳而已。

佛经中还有一个“趣”也读“qū”。

众生死后,趋往何处?云“六趣”是也。

“六趣”即六道,即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六趣”之“趣”,是“去处”即“趋往的地方”之义,“趣生”之“趣”是过程,“六趣”之“趣”是结果。

“六趣”之中,前三道是“善趣”,是好的去处;后三道是“恶趣”,是坏的去处。人死之后,依业受报,行善积福,种善趣之因者,归往天、人、阿修罗等“善趣”;作恶招祸,结恶道之果者,趋向畜生、饿鬼、地狱等“恶道”。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永乐北藏本)

兴趣的意思是什么

兴趣从心理学上来说就是; 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以认识和探索外界事物的需要为基础的,是推动人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重要动机。兴趣有个体在生活中长期形成的,也有在一定对的情景下由某一事物偶然激发出来的。 兴趣的特点; 兴趣会对人的认识和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但却不一定有利于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兴趣具有社会制约性,人所处的历史条件不同,社会环境不同,其兴趣就会有不同的特点。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