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芒种?芒种的意思是什
发布时间: 2023-07-19

本文目录

二十四节气之芒种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更是干支历午月的起始。

芒种时节,气温逐渐升高,天气转热 “暑易入心”。因此,人们要加强对心脏的保养,保持神清气和、心情愉悦的状态,切忌恼怒忧郁,以免伤身伤神。由于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也达到四季高峰,尤其是三伏天期间,肌肤腠理开泄,选取穴位敷贴,药物最容易由皮肤深入穴位经络,能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所以,在夏季治疗冬病,往往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那么芒种时节在饮食方面需要注意什么呢?

1、注意清热,吃些凉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清热泻火。例如:苦瓜、黄瓜、芦笋等都是上乘之选;

2、夏季是肠道疾病多发季节,多吃些大蒜、洋葱、韭菜等“杀菌”蔬菜可预防疾病;

3、水果类如西瓜,性凉,且含有丰富钾盐。梨,因鲜嫩多汁、酸甜适口,所以又有“天然矿泉水”之称,是最佳的补水护肤品。

芒种时节,我国从南到北农忙进入了最繁忙的时候,陕西、甘肃、宁夏还有“芒种忙忙种,夏至谷怀胎”的说法。

供稿:张玉峰 唐紫

总监制:唐红彬

监 制:王廷斌 邱晶晶

责 编:李迪娜

编 辑:赵翔

芒种的意思是什么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更是干支历午月的起始。斗指巳(正南偏东),太阳黄经为75°,于公历6月5-7日交节。芒种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此时江南地区进入梅雨时节;华南地区处在龙舟水时节。比起立夏时,芒种的气温显著升高,雨量比较充沛。农事耕种以“芒种”这节气为界,过此之后种植成活率就越来越低。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芒种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农历书说:“斗指巳为芒种,此时可种有芒之谷,过此即失效,故名芒种也。”意思是讲,芒种节气适合种植有芒的谷类作物;其也是种植农作物时机的分界点,过此即失效。民谚“芒种不种,再种无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芒种是一个耕种忙碌的节气,民间也称其为“忙种”。这个时节,正是南方种稻与北方收麦之时。

芒种什么意思 芒种节气的寓意

1、芒种,字面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因此“芒种”又叫“忙种”,是一个典型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每年6月5日或6日太阳达到黄经75度便为芒种。芒种的气温显著升高,雨量比较充沛。 此时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正处于“夏收、夏种、夏管”的“三夏”大忙季节。

2、芒种一词,最早出《周礼》的“泽草所生,种之芒种。”东汉郑玄的解释是,“泽草之所生,其地可种芒种,芒种,稻麦也”。芒种有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jú)始鸣”,三候“反舌无声”。

3、芒种期间,在闲暇时间,也会有“送花神”、“嫁树”等有趣的习俗。为了适应愈加炎热的天气,一般饮食习惯也会逐渐偏向清淡。

芒种是什么

  “芒种”有听说过吗?可能没有吧。芒种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在六月上旬。“芒种”谐音“忙种”,顾名思义,就是要开始忙着种田了。所以,这个节气对于农民们来说,就是忙碌的开始,大家要开始准备劳动了。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芒种是什么

  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75°时交芒种节气。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此时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

  芒种的“芒”字,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芒种的“种”字,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芒种”二字谐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种”了。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忙着种”,是农民朋友的散播播种。“芒种”到来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左河水的《芒种》诗称其气象和农忙的情况为”艳阳辣辣卸衣装,梅雨潇潇涨柳塘。南岭四邻禾壮日,大江两岸麦收忙。“

  芒种时节气候特点:

  芒种时节雨量充沛,气温显着升高。常见的天气灾害有龙卷风、冰雹、大风、暴雨、干旱等。

  雨水

  芒种时节沿江多雨,黄淮平原也即将进入雨季。华南东南季风雨带稳定,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时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先后进入梅雨季节,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时还伴有低温。西南地区从6月份也开始进入了一年中的多雨季节。此时,西南西部的高原地区冰雹天气开始增多。

  芒种后,中国华南东南季风雨带稳定,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时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先后进入梅雨季节,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时还伴有低温。宋人范成大的《芒种后积雨骤冷》诗:“梅霖倾泻九河翻,百渎交流海面宽。良苦吴农田下湿,年年披絮播秧寒。”绘出了阴雨连绵不止,河满沟平,农夫冒着寒冷身披棉絮播秧忙的画面。

  气温

  在此期间,除了青藏高原和黑龙江最北部的一些地区,还没有真正进入夏季以外,大部分地区的人们,一般来说都能够体验到夏天的炎热。位于黑龙江北部的嫩江,在1971~2000年30年间,最热的一天37.1℃,就出现在芒种期间。

  6月份,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有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的可能。黄淮地区、西北地区东部可能出现40℃以上的高温天气,但一般不是持续性的高温。在华南的台湾、海南、福建、两广等地,6月的平均气温都在28℃左右。如果是在雷雨之前,空气湿度大,确实是又闷又热。有时需要向公众发布高温预报,提醒人们预防中暑、空调病和急性肠胃炎。


关于芒种的古诗10首

关于芒种的古诗10首如下:

1、《芒种后经旬无日不雨偶得长句》

芒种初过雨及时,纱厨睡起角巾欹。痴云不散常遮塔,野水无声自入池。

绿树晚凉鸠语闹,画梁昼寂燕归迟。闲身自喜浑无事,衣覆熏笼独诵诗。

首句“芒种初过雨及时,纱厨睡起角巾欹”为我们交代了时间地点,芒种初过、黄梅雨季应时而至。纱厨里刚刚睡起一身的悠闲懒散。睁开朦胧睡眼,一幅痴云漫遮塔、野水随自流、绿树晚凉鸠语闹、画梁昼寂燕归迟的夏夜风景画就徐徐绘就,可见作者当时心情是多么的怡然自得、闲适逍遥。这不,“闲身自喜浑无事,衣覆熏笼独诵诗”。

2、《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这是一首宋代禅师非常经典并且脍炙人口的七言诗,幽美含蓄、禅意十足。首句“黄梅时节家家雨。”开篇就点明了当下时令正处于长江中下游的“黄梅时节”,也就是梅子黄熟的江南雨季。紧接着用“家家雨”三个字生动形象描摹出了江南“黄梅时节”的特别之处,仅仅七个字,一幅烟雨蒙蒙、韵味无穷的江南民居图就活灵活现的呈现在我们面前。

3、《梅雨五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