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战争的成语(描写和战争有关的成语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描写和战争有关的成语

有事之秋
1、有事之秋:指战争或多事故的年头。
2、马革裹尸: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3、刀枪入库:没有战争,不用武备;和平麻痹,解除武装,不作戒备。
4、兵荒马乱: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5、载戢干戈:载戢:装运收藏;干戈:古代的两种武器,引申为战争。将武器收藏起来。指不再诉诸武力。
6、上兵伐谋:上:上等,引申为最好的。兵:指战争,引申为用兵。伐:讨伐,攻打。伐谋:用计谋粉碎敌人的计策。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取胜。

形容战争的成语 关于战争的成语

形容战争的成语关于战争的成语共收录描写战争的成语58条
白骨露野
露:暴露。死人的白骨暴露在野外。形容战争或灾难所造成的悲剧景象。

出处:三国·魏·曹操《蒿里行》诗:“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兵戈扰攘
兵戈:武器,指战争;扰攘:纷乱。形容战争时期社会秩序的动荡混乱。——关于战争的成语

出处:《后汉书·冯衍传下》:“遭扰攘之时,值兵革之际。”那老母原是~中看见杀儿掠女,掠坏了再苏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
兵荒马乱
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出处:元·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那兵荒马乱,定然遭驱被掳。”此时四处~,朝秦暮楚,我勉强做了一部《旧唐书》,那里还有闲情逸志弄这笔墨。”★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一回
兵慌马乱
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出处:明·陆华甫《双凤记》第二一折:“乱纷纷东逃西窜,闹烘烘兵慌马乱,一路奔回气尚喘。”他的铺伙既没有犯任何的规矩,又赶上这~理应共患难的时候,他凭什么无缘无故的辞退人家呢?★老舍《四世同堂》三八
兵连祸结
兵:战争;连:接连;结:相联。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描写战争的成语

出处:《汉书·匈奴传》:“虽有克获之功,胡辄报之,兵连祸结,三十余年。”~,涂炭平民,耗损国内,悔之晚矣。★明·刘基《前江淮都转运盐使宋公政绩纪》
兵拏祸结
战争、灾祸连续不断。同“兵连祸结”。

出处:《宋史·陈良祐传》:“今遣使乃启衅之端,万一敌骑犯边,则民力困于供输,州郡疲于调发,兵拏祸结,未有息期。”
兵戎相见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出处:吴晗《朱元璋传》第三章二:“从至正十六年起,张士诚和朱元璋兵戎相见,大小数百战,互有胜负。”
赤地千里
赤:空。形容天灾或战争造成大量土地荒凉的景象。——关于战争的成语

出处:《韩非子·十过》:“晋国大旱,赤地千里。”说者谓当兵燹之余,污菜遍野,版籍荡然,人民死亡,~。★清·阮葵生《茶余客话》卷三
楚界汉河
楚、汉相争中双方控制地区之间的地界与河流。后常比喻战争的前线。

出处: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十六回:“霎时间烟焰冲霄……仿佛枪林弹雨,依稀楚界汉河。”
春秋无义战
春秋时代没有正义的战争。也泛指非正义战争。

出处:《孟子·尽心下》:“孟子曰:‘春秋无义战。’”古人说:“~。”于今帝国主义则更加无义战,只有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阶级有义战。★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大动干戈
干戈:古代的两种武器。大规模地进行战争。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描写战争的成语

出处:《论语·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业;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刚才唐兄说国王必是暂缓吉期,那知全出乎意料之外,并且~,用兵征剿。★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五回
刀枪入库
没有战争,不用武备;和平麻痹,解除武装,不作戒备。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其时天下太平已久,真个是:马放南山,刀枪入库,五谷丰登,万民乐业。”
倒戢干戈
把武器倒着放起来,比喻没有战争,天下太平。同“倒载干戈”。

出处:汉·荀悦《汉纪·高祖纪二》:“偃革为轩,倒戢干戈,示不复用兵。”~,苞以兽皮。★《晋书·华谭传》
倒载干戈
倒:把锋刃向里倒插着;载:陈设,放置;干戈:古代的两种兵器,泛指武器。把武器倒着放起来,比喻没有战争,天下太平。——关于战争的成语

出处:《礼记·乐记》:“倒载干戈,包之以虎皮……然后天下知武王之不得用兵也。”
黩武穷兵
黩:随便,任意;穷:竭尽。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

出处:《三国志·吴书·陆抗传》:“而听诸将徇名,穷兵黩武,动费万计,士卒雕瘁,寇不为衰,见我已大病矣。”
伐罪吊民
伐:讨伐。吊:慰问。讨伐有罪,拯救百姓。常用以作为发动战争的口号。

出处:南朝(梁)任方《百辟劝进今上笺》:“伐罪吊民,一匡靖乱。”
伐罪吊人
讨伐有罪,拯救百姓。常用以作为发动战争的口号。“人”当作“民”,因避太宗讳改。同“伐罪吊民”。——描写战争的成语

出处:《南史·檀道济传》:“道济曰:‘伐罪吊人,正在今日。’皆释而遣之。”
放牛归马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出处:《尚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风尘之变
风尘:比喻战乱。指战争的灾乱。

出处:《晋书·陶璜传》:“夫风尘之变,出于非常。”
烽火连年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指战火连年不断。——关于战争的成语

出处:元·戴良《九灵山房集·二四·登大牢山》:“那堪回首东南地,烽火连年警报闻。”
烽火四起
战争的火焰从四面八方燃烧起来。形容边防不安宁,四处有敌人进犯。

出处:无
干戈载戢
干戈:古代的兵器。指武器。载:虚词。戢:聚藏。把武器收藏起来。比喻不再进行战争动用武力了。

出处:无
鼓衰力尽
鼓:战鼓声。衰:微弱。战鼓声音微弱,力量已经用尽。形容战争接近失败时的惨状,也形容文章的末尾松懈无力。——描写战争的成语

出处:无
归马放牛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出处:《尚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那些王侯将相何尝得一日的安闲?好容易海晏河清,~。★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一回
汗马之功
指战争中立下的功绩。

出处: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一》:“遂良出自草茅,无汗马之功,蒙先帝殊遇,以有今日。”倘效玄宗幸金牛之道,岂无诸将立~。★清·孙枝蔚《甲申述忧》诗序
化干戈为玉帛
干戈:指打仗;玉帛:玉器和丝织品,指和好。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关于战争的成语

出处:《淮南子·原道训》:“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服,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三五十口子打手,经调人东说西说,便都喝碗茶,吃碗烂肉面,就可以~了。★老舍《茶馆》第一幕
祸结兵连
结:相联;兵:战争;连:接连。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出处:《汉书·匈奴传》:“虽有克获之功,胡辄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