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建议:建军节可改成秋收起义那天,毛主席的回应令人心悦诚
发布时间: 2023-07-11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广场庄严的宣布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这一刻成为了历史的记忆,成为了无数人热泪盈眶的回忆,也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最值得记忆的时刻。

然而,从这伟大的时刻回看历史,我们经历了太多的坎坷,每一个人都不由自主的将目光投向我们胜利的开端。那里有党的起源时刻,也有解放军的发端之时。

不过在人们思绪纷飞之际,有一些同志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例如有人就不断向中央请示,要求将建军节由原先的8月1日改为9月9日。

这个提议一度让人非常困惑,因为8月1日是南昌起义的纪念日,南昌起义的确是我党武装反击国民党的第1枪,应是建军节,为何还会扯出9月9日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9月9日是秋收起义,是毛主席亲自领导的一场伟大胜利。这个提问引起了大家的热议,那么这个提问到底有没有道理呢?

其实,对于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无论是我们后人还是中共曾经有过很长的认知探讨过程,人们对于两场起义的定义也曾经有过变化。

2017年,在庆祝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的大会上有提到过:南昌起义连同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以及其他许多地区的武装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开启了中国革命新纪元。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秋收起义和南昌起义的地位其实是相等的,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大家不太熟悉的广州起义,可不要小看了这个广州起义。

早期中共曾对于这三场起义有评价:前两场起义是军事投机和军事冒险,而广州起义则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策略上,实在有极伟大的政治上历史上的意义和成绩。”

这一点有些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大多数人都只记得南昌起义与秋收起义,却很少记得广州起义。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反差呢?答案很简单,因为早期我党对于军事的认知还不够不成熟。

展开全文

将时间倒回1927年,在7月中旬,中共中央政治局临时常委会决定组织湘鄂粤赣四省发动秋收起义,随后又迅速决定将党领导和受党影响的部队向南昌集中发动南昌起义。

当时中共的文件明确提出,我党与国民党决裂后,就确定了要武装民众暴动的政策,并且着手制定发动四省秋收暴动,而南昌起义是武装民众暴动的一个“子计划”。

在八一南昌起义打响后,中共中央给南昌起义领导机关写信告知:中共中央将立即发动四省农民秋收起义,以此来响应和支持南昌起义。

通过这些内容可以看出,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其实在一个计划里的,二者是环环相扣的。而且根据中共中央后来的指示,将会从南昌起义军中抽调1~2个团的军事力量去组织秋收起义。

所以两者的关系其实非常密切,甚至可以看作是一个过程的两个阶段......

可惜,后来发生了极大的变故,中共对于这两场起义寄予极大希望,认为我党的军事成败在此一举。但残酷的事实,却让组织有些失望,南昌起义部队在广东地区遭遇重创,几万人的主力几乎崩溃。

而秋收起义也在攻打长沙的过程中计划破灭。

不过,虽然两者都遭遇挫折,但毛主席带着秋收起义的部队转进了井冈山,而朱老总带着残余的南昌起义部队也上了井冈山,实现了朱毛红军会师。

作为这两次大起义的代表人物,朱老总与毛主席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开辟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这才有了后来苏维埃政府的成立。

从这些历史来看,秋收起义和南昌在地位上其实是画等号的,而且按照中共早期的规划,这都是一个阶段的两个计划,而且最后二者的会合,更是将这两场起义密不可分息息相关。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一开始并没有将这两场起义定性为我军军队的起源,中共中央在军事认知上不断成熟后才最终确定。

正如上文所说,因为左倾冒险错误的影响,组织曾提出“以群众为主力,军队为副力”,并且长时间执行这一政策,这则导致两场起义一度受到了不公正待遇。

然而,随着朱毛红军屡创奇迹,两大起义融合后创造的力量打开了新局面,拿出了新成绩,这才有力的驳回了左倾错误指导,并且让红军走上了正轨。

也正因为如此,在1933年6月30日的江西瑞金,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代主席项英签署命令,规定每年的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纪念日,在明确条文上指出南昌起义是红军的来源。

从那以后,中国工农红军走上了解放中国的道路,并且演化成解放军,迎来了1949年10月1日的伟大时刻。

然而,虽然了解了这段历史,但有一个问题我们还是没法解答,那就是,既然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是同等地位的,而且都共同引导我军走出了错误的建军认知,那么为何秋收起义不能是建军节的由来呢?

比较直接的说法是,南昌起义是在秋收起义的前面,所以按照先来后到的规矩,南昌起义打响第1枪,自然是建立军队的源头。

不过,凡事也不能绝对,因为对于一个事物的定义,有广义上的和狭义上的,尤其是对这两场起义的定义。

还记得前文提到的广州起义得到了中共的高度赞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广州起义率先打出了苏维埃的旗帜。

这一点可能很多人看的比较迷糊,不就是一个旗帜吗?有什么重要的?但其实回顾南昌起义,我们会惊讶的发现,南昌起义打出的旗帜还是和国民党有关联。

根据资料记载,中共中央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有着继续利用国民党旗帜复兴国民党左派的设想,并且还做出了相应的宣传和部署。

例如在南昌起义的前两天,中共中央就指出:要团结广大国民党群众于革命的纲领之下才能救党,使国民党的旗帜不要变成反动旗帜。

而且在随后建立部队的时候,南昌起义部队被改组为国民革命第二方面军,并且军队旗帜也有沿用了武汉时期的旗帜。

如此一来,南昌起义虽然率先反抗国民党,但其实我们并没有明确的打出共产党的专属旗帜,一直要到南昌起义部队,受到重大挫折时,周恩来才向大家宣布:现在我们奉中央命令,我们中国共产党不再用中国国民党这面旗帜了,将在苏维埃的旗帜下单独的干下去。

所以,南昌起义相比较于广州起义,在表现中共特色和独立自主方面稍显欠缺。那么秋收起义又如何呢?

应该说,秋收起义在表明中共特色方面稍逊色于广州起义,但在毛主席的带领下,秋收起义明显有别于南昌起义,是表现出了中共领导的特色的。

在南昌起义打响后,毛主席就接到了中央的任命,以特派员的身份去湖南改组省委领导秋收起义。来到地方后,他就明确提出:我们不应该再打着国民党的旗子了,我们应该高高打出共产党的旗子…国民党的旗子已成为了军阀的旗子,只有共产党的旗子才是人民的旗子。

这份发言颇具震撼力,因为彼时的中共还非常弱小,而在历史上,我党开始也是辅助国民党的存在,即使南昌起义也受其影响。而这一刻,毛主席将要拉开时代的序幕,真正标志着共产党的武装力量从国民党中独立出来。

当然这里面还发生了一段插曲,受左倾错误的影响,中共中央严厉反对毛主席的请求,在此背景下,毛主席没能真正打出政治上共产党的旗帜。

不过,毛主席还是组建了工农革命军,组建了革命委员会,依旧努力摆脱了国民党的影响,而且结合后来的历史来看,工农革命军正是红军的一大标志,因此,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还是拉开了独立的序幕。

也正因为如此,后世学者曾经评价:同南昌起义不同的是,秋收起义打的是共产党的旗帜。

因此,从起义时打的旗帜来看,秋收起义其实要略胜南昌起义一筹,而秋收起义也成为了红军从概念上与国民党独立的开端。所以,关于两场起义谁先谁后的问题,还真不能一刀切。

在知道了这个前提后,我们再来看两场起义的对比。当时南昌起义正规军队有2万多人,其中包括了贺龙率领的第20军和叶挺率领的第24师等部队,这些部队都是绝对的身经百战的正规军,有的还是黄埔军校出身的名将,北伐过程中的传奇。

而秋收起义的武装力量加起来只有5000人左右,其中的正规部队就是原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其他的大部分都是学生农民所组织的部队。

从实力对比来看,南昌起义部队远胜于秋收起义部队,如果我们认为建军是正规军队的建立的话,那么南昌起义明显更胜一筹。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南昌起义的部队中还有一批女兵,人数大概有31人,她们是人民军队中的第1批女兵,同样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当然,秋收起义在后续发展方面也表现出了自己的魅力,当南昌起义还在与敌人硬碰硬时,秋收起义的部队已经开始考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由农村包围城市。

而且毛主席的这一决策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以至于远在苏联的刘伯承读了毛主席关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文章时,都不由的感慨:它打开了我的眼界,看来中国的革命前途是光明的,增加了我的信心。

除此之外,毛主席对于秋收起义部队的改编也是在红军历史上留下了里程碑的记录,1927年9月底,秋收起义部队就在三湾进行了改编,在毛主席的策划下,我党决定在部队中建立各级党的组织,特别是把党支部建在连上,初步确定了党对军队领导的原则。

这一决定相当重要,此举不仅极大的提升了人民军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更是开启了新红军和新军队的序幕,这也奠定了后来我们在红军和解放军过程中展现出的传奇操作根基。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秋收起义似乎又在概念上定义了红军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