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原则上不再建封闭小区 内部道路公共化-飞外
发布时间: 2023-07-06
新建住宅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全文附后)近日印发,这是时隔37年重启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配套文件,通过一个个破解城市发展难题的“实招”和“时间表”,勾画了“十三五”乃至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城市发展的具体“路线图”。 违反城市规划将被严肃追责 针对城市规划执行难问题,最新印发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强化了规划的强制性,提出“凡是违反规划的行为都要严肃追究责任”。城市总体规划的修改,必须经原审批机关同意,并报同级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从制度上防止随意修改规划等现象。 拒绝“大洋怪”中央提建筑“八字”方针 针对当前一些城市存在的建筑贪大、媚洋、求怪,特色缺失和文化传承堪忧等现状,《意见》提出建筑八字方针“适用、经济、绿色、美观”,防止片面追求建筑外观形象,强化公共建筑和超限高层建筑设计管理。鼓励国内外建筑设计企业充分竞争,培养既有国际视野又有民族自信的建筑师队伍,倡导开展建筑评论。 未来十年三成新房工厂造 “搭积木式”造房子、流水线上“生产”房子,能减少建筑垃圾和扬尘污染的装配式建筑将在未来中国得到推广。《意见》提出,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积极稳妥推广钢结构建筑。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倡导发展现代木结构建筑。 未来城镇住房改革明确两大方向 《意见》提出了未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两大方向,即以政府为主保障困难群体基本住房需求,以市场为主满足居民多层次住房需求。其中要打好棚户区改造三年攻坚战,到2020年,基本完成现有的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 我国将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 《意见》提出,我国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另外要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建设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道路网系统。 城市公园原则上要免费向居民开放 未来城市将会有更多绿色“留白”。《意见》提出,要强化绿地服务居民日常活动的功能,使市民在居家附近能够见到绿地、亲近绿地。城市公园原则上要免费向居民开放。限期清理腾退违规占用的公共空间。 北京夜景 延伸阅读:四大亮点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保军和住建部有关负责人接受中央台记者采访,梳理《意见》四大亮点。 亮点一:住宅推广街区制 记录北京城市变迁的《城记》一书曾回溯建国后首都各单位“圈大院”的现象。以至于1964年的相关政府报告中检讨说“至今没有建成一条完整的、好的街道。”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开发商也建起封闭小区,导致城市路网主干道越修越宽、微循环却堵住了。 在杨保军看来,中国城市需要从这里开始,做出根本性的转变。他说,封闭小区是农耕文明的理念,都要圈起来。一个个楼盘都是一个个独立王国,彼此不关联,公共服务设施不共享。但现代城市应该是开放的,以公共服务、公共空间作为特征。“为什么女孩子现在越来越缺少逛街的地方?到新区、开发区去,有地方逛吗?”杨保军解释,这是因为现有的城市建造模式扼杀了街道的魅力和活力。 对此,《意见》明确,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 执行层面,杨保军介绍,只要规定的土地出让面积,比如,不许超过4万平米。“如果开发商想开发大一点,可以,你买两块。但中间部分是公共的,”杨保军进一步解释,缩小出让面积的另一个好处是,不同开发商盖的房子肯定不一样,多样性、丰富性就出来了。 而对于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意见》也提出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杨保军介绍,可以采取分步走的方式,第一步让行人穿过去,接下来是自行车,管理也要跟上,“现在物业管大门,未来是管大楼。每栋楼安全了,街道自然就可以开放了”。 《意见》还提出了具体指标——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平均路网密度提升到8公里/平方公里(现在北京约为5公里/平方公里),道路面积率达到15%(现在多数城市为12%左右)。特别要提到的是,第一个指标只管长度、不管宽度,所以这是一个鼓励“窄马路、密路网”的指标。 杨保军认为,这样一来,道路利用率高了,临街的店面就多了,诸如咖啡馆、餐馆、茶室、书店等店面,由此改变城市的形态和功能。 亮点二:积极采用单行道 交通部分,《意见》中有关“积极采用单行道路方式”的要求引起了住建部城建司副司长章林伟的共鸣——单行道的背后,是对城市既有风貌和传统的敬畏。 章林伟回忆,新概念英语里有一篇课文叫“one way”,说一对法国夫妇到曼哈顿区旅游,看到路边写着“one way”,以为记着回来就能找到回家的路了,没想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大道全是单行线,到处是“oneway”,找不到回家的路。“当时也就是学学课文,后来发现这对城市改造有非常深层次的意义”,杨保军解释,这意味着不祛除原有的功能建筑和历史文脉,马路不够用,就用单行线。 重视传统,是《意见》的重要内涵。有专门章节阐述要“保护历史文化风貌”,提出用5年左右时间,完成所有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 杨保军还特别提到,《意见》提出要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倡导发展现代木结构建筑,可以使用西方已经在用的新型防腐、防潮、防火、可建高层的木材料,传承发扬中国的建筑传统。 亮点三:时隔60年再提建筑方针 提到建筑,你可能会问:“奇奇怪怪的建筑”怎么破解? 50年代时,新中国提出“实用、经济、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建筑方针。时隔半个多世纪,《意见》提出了新的八字方针:“适用、经济、绿色、美观”。 杨保军指出,这是从正面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只要能考虑这些需求,一般就不会“奇奇怪怪”。杨保军特别明确,不会规定说什么样的建筑是奇怪的,然后去禁止,那样会打压建筑师的创作热情。 “秋裤楼”、“元宝楼”……现在很多建筑得了不怎么光彩的别名。《意见》特别提到,要倡导开展建筑评论。如杨保军所说,建筑是八大艺术门类之一。显然,除了起外号,社会舆论还可以做更多。 亮点四:推动城乡规划法与刑法衔接 关于城市规划,《意见》提出两条:依法制定、严格依法执行——要用5年左右时间,全面清查并处理建成区违法建设,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建设……研究推动城乡规划法与刑法衔接。 这一衔接若能实现,无疑将为任性的违法规划、私搭乱建套上枷锁。但据了解,这一进程暂无时间表。 杨保军指出,我国立法比较滞后,城市是一个法治社会,美国光是关于住宅的法律就有十几部,但我国连《城市管理法》都没有。 另据了解,为保证实施,《意见》提出要监督考核制度,定期通报考核结果,作为城市领导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参考。 全文如下: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

(2016年2月6日)

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成就显著,城市规划法律法规和实施机制基本形成,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优化城乡布局、完善城市功能、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务必清醒地看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城市规划前瞻性、严肃性、强制性和公开性不够,城市建筑贪大、媚洋、求怪等乱象丛生,特色缺失,文化传承堪忧;城市建设盲目追求规模扩张,节约集约程度不高;依法治理城市力度不够,违法建设、大拆大建问题突出,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城市病”蔓延加重。

积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把城市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对促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解决制约城市科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开创城市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依法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贯彻“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着力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着力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着力提升城市环境质量,着力创新城市管理服务,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

(二)总体目标。实现城市有序建设、适度开发、高效运行,努力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让人民生活更美好。

(三)基本原则。坚持依法治理与文明共建相结合,坚持规划先行与建管并重相结合,坚持改革创新与传承保护相结合,坚持统筹布局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坚持完善功能与宜居宜业相结合,坚持集约高效与安全便利相结合。

二、强化城市规划工作

(四)依法制定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战略引领和刚性控制的重要作用。依法加强规划编制和审批管理,严格执行城乡规划法规定的原则和程序,认真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由本级政府编制、社会公众参与、同级人大常委会审议、上级政府审批的有关规定。创新规划理念,改进规划方法,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全过程,增强规划的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