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究底的动物(中国土生土长的动物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中国土生土长的动物有哪些

千寻君来回答。

这个“土生土长的动物”我理解为我国特有(独有)的动物,也就是这种动物在野生环境中只生活在我国,其它国家没有。这样的动物还真有一些,我来罗列几个(只算物种,不算亚种)。

首先就是国宝大熊猫,大熊猫原本学名叫猫熊,据说是由于阅读顺序搞错了,使猫熊变成了熊猫,为了和小熊猫相区别,就称为大熊猫。大熊猫曾经广泛分布于我国大江南北和中南半岛北部,后来环境剧变和其它原因,大熊猫的分布区域萎缩,目前仅存于我国四川、陕西和甘肃三省,其中四川最多,大熊猫成了四川省以及我国的代表性物种。

扬子鳄,古称鼍,俗称猪婆龙和土龙,相传中国龙的形象就源自扬子鳄。现仅存于我国长江中下游的少数地区。

红腹锦鸡,我国特有鸟类,主要栖息地在甘肃和陕西。因其羽毛绚丽夺目,被很多学者认为是凤凰的原型。红腹锦鸡和丹顶鹤是我国两大候选国鸟,虽然丹顶鹤呼声很高,很多人都已经把它当做了国鸟,但是丹顶鹤的拉丁学名太尴尬,不适合做国鸟。红腹锦鸡曾在2001年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上作为我国的临时国鸟。

莽山烙铁头,一种大型剧毒蛇,最大可超过17公斤,仅分布于我国湖南广东等地,数量极为稀少。

金丝猴,共有5种,其中川金丝猴、滇金丝猴、黔金丝猴为我国特有,都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

长江江豚,原本它是窄脊江豚的一个亚种,2018年升级为独立种,成为我国特有物种,仅分布于长江中下游流域。

白唇鹿,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仅分布于青藏高原东部。

塔里木兔,野外仅生存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和罗布泊地区,为我国二级保护动物。

白马鸡,又称雪雉,分布于四川、西藏、甘肃、青海和云南。

普氏原羚,又称黄羊,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黑麂,仅存于安徽和浙江,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伊犁鼠兔,仅分布于新疆天山。

还有很多动物名称中带有“中华”二字,实际上并非我国特有物种,比如中华穿山甲、中华鹧鸪、中华花龟、中华草龟、中华鲎、中华白海豚等。

世界五大洲,有四个大洲都生存食肉猛兽,如非洲狮,亚洲虎,美洲豹,为什么澳洲没有呢

因为世界上还没有进化出大型食肉哺乳动物的时候,澳大利亚已经和其他大陆分开了,这块土地上的哺乳动物是单独进化的,基本都是比较低等的有袋类动物,连老鼠都没有,谈何猛兽?在人类踏上这片土地前,哺乳动物里最大的食肉动物是袋狼,样子像狼,和狼也差不多大,不过不是犬科,是和袋鼠袋熊同一个祖先的。直到第一批人类来了,同时带来了家犬,由于人太少地太大,一部分家犬跑出去放飞自我了,变成了只吃肉的澳洲野狗,成为澳大利亚大陆顶级食肉动物,几乎把袋狼在澳洲大陆逼到绝境,而附近塔斯马尼亚岛上的袋狼则是后来白人牧场主灭绝的。

和澳大利亚的情况最接近的是马达加斯加岛,岛上的动物也是单独进化的,只不过它离非洲大陆近,可能跟着漂流木渡海而来的时候灵长类刚开始进化出来,还很低等,所以岛上从那一拨狐猴祖先上岛后进化出几十种不同生态位的狐猴,却没有更高级的其他动物。同时漂过去的还有非洲大陆那种像结群的土拨鼠一样的狐獴的祖先,它的同类在非洲大陆是吃素外带吃着虫子的,到了岛上,由于没有猛兽,狐獴进化到了猛兽的生态位,专吃狐猴,行为像极了非洲大陆的花豹,虽然它跟猫科没有一毛钱关系。

东南亚群岛的情况完全不同,虽然也有面积超大的岛屿,但是不少岛屿不是有虎就是有豹,起码也有金猫、云豹之类的中型猛兽,那说明在亚欧大陆已经进化出猛兽后它们才成为岛屿的,原先是大陆的一部分。

还有种情况是岛屿离大陆很近或者和大陆之间有一系列很近的岛屿群相连,使得本来没有猛兽的岛上逐渐自然迁徙来了大陆上的猛兽。比如巴厘岛就离爪哇岛很近,巴厘虎就是从爪哇岛游过去的;斯里兰卡岛和印度次大陆之间有一系列靠的很近的群岛,喜欢游泳的虎就这么一站站游到了斯里兰卡,而不喜欢游泳的豹不知怎么到的斯里兰卡。

西貒和猪有什么关系吗

千寻君来回答。
▲猪科与西貒科,最下面一行前面三个为西貒科

西貒(tuàn)是西貒科动物的泛称,猪主要指家猪,家猪是野猪的驯化种,属于猪科,西貒科和猪科外貌很相似,两者同属鲸偶蹄目之下的猪型亚目,关系却只能追溯到3000万年前。

西貒科与猪科的关系及分类

西貒科与猪科都是非常原始的物种,两者的祖先在始新世晚期、渐新世早期(约3600-3000万年前)开始分化。猪科在渐新世演化出多个亚科,并扩散至整个亚欧大陆和非洲大陆,但存活至今的只有猪亚科。猪亚科最早的化石记录是在中新世(2300-533万年前)晚期,猪亚科是猪科当中最年轻的一个亚科,却顽强的延续到现在。

猪亚科现存6属,分别是鹿豚属、林猪属、疣猪属、姬猪属、非洲野猪属、猪属。猪亚科原生种群只分布于亚欧非三洲。
▲鹿豚
▲疣猪
▲巨林猪
▲姬猪
▲非洲野猪
▲野猪
▲家猪

野猪和家猪都属于猪属,家猪约在8000-9000年前在近东或中国的早期人类由野猪驯化而来,目前家猪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广泛饲养的家畜,是人类主要的肉食来源。据2017年联合国粮农组织资料显示:全世界生猪存栏量高达14.08亿头,其中中国生猪存栏量达4.41亿头,高居第一,美国以7341.49万头位居第二,巴西以4109.95万头位居第三。
▲野猪分布图,绿色为原产地,蓝色为引入地

野猪原产于亚欧大陆和非洲北部,美洲和澳洲是没有野猪的,但在20世纪被美国、澳大利亚、新几内亚、新西兰、巴西和乌拉圭引入并野放。这些野猪疯狂繁殖并与家猪产生混血,比如2004年在美国乔治亚州射杀的一只巨大的野猪就是野猪与家猪的混种。据美国估计:仅在2008年美国野外就有多达400万头野猪,它们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8亿美元。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物种存续委员会的入侵物种专家小组(ISSG)将野猪列为“世界百大入侵物种”之一。
▲在美国被猎杀的巨型野猪

不过在南美洲,野猪的到来为西貒减轻了压力,因此西貒最主要的天敌——美洲豹更喜欢捕食野猪。
▲西貒科分布图

西貒科是现存于美洲的一种猪型动物,在历史上西貒科也曾分布于亚欧大陆,但都灭绝了,只有美洲的种类保留了下来。因为西貒与野猪长相非常相似,所以又被称为“美洲野猪”。西貒科分布区北至美国德克萨斯和新墨西哥州,南至巴塔哥尼亚高原,能够适应干旱沙漠和潮湿雨林等多种环境。西貒科现存种类比猪科少很多,只有3属四种,分别为西貒属——领西貒和大西貒、草原西貒属——草原西貒、白唇西貒属——白唇西貒。

西貒外貌和野猪最为相似,但两者的区别也很大。

野猪和西貒的区别

1、体型差异
▲在俄罗斯被猎杀的巨型野猪

野猪体型巨大,一般肩高为90厘米,体长1.5-2米,体重一般为90-200千克,我国东北的野猪可以长到300千克以上。
西貒体型比野猪小很多,一般体长70-90厘米,体重16-30千克。因此西貒喜欢成群活动,以防止受到美洲豹的捕食。

2、牙齿差异
▲野猪的头骨

野猪的獠牙为发达的下犬齿,向上生长并弯曲。西貒的上下犬齿都很发达,形似猫科动物,獠牙对于西貒来说是强有力的武器,可以用来攻击和自卫,甚至敢于和美洲豹正面对抗。
▲西貒的獠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