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怎么吃才好?包棕子怎样才能使米更
发布时间: 2023-07-19

本文目录

粽子怎么吃才好

我觉得切片加点油去剪最好吃,用不粘锅,剪到变面有点小焦。

看看下图我剪的,外脆内软,一口咬下去,滋滋响,外面一层又脆又香,里面的软滑可口,我可以一口气吃到饱也不觉腻。




包棕子怎样才能使米更软

端午节将至,又到了吃粽子的季节。粽子的种类很多,我们北方的粽子主要是由粽叶,糯米,红枣等制作而成。

材料:糯米1500克,红枣或者蜜枣200克

1将准备好的糯米提前一天泡上,粽叶用水煮过也泡在水中。

2准备好红枣或者蜜枣,清洗干净。还有一种做法是花生豆的,我吃着也很好吃,花生豆也需要提前泡制好。

3把糯米红枣放入粽子叶中,或者放入糯米花生豆,可以包粽子了,包成三角形状。粽子的包法我经历了两个年头才学会,因为一年才包一次?。

4包好的粽子放入一个干净的大盆中。

5依次放入高压锅中,加入适量水,一般刚好没过粽子两寸就可以,然后上面用干净的重物压住,防止粽子跑米。注意的是高压锅中的粽子不宜放太多,给它留充分涨的空间。

6盖好盖子,大火煮开,调小火煮25分钟左右就可以光火了。等待自然放气后,就可以吃了。喜欢甜口的可以蘸着糖来吃。

吃不完的粽子可以放到冰箱冷冻,等到吃的时候拿出来重新煮透即可。记得小时候都是自己去采摘粽叶,包出来的粽子,粽叶味道特别浓,现在人们为了方便,都是买现成的粽叶,包出来的粽子味道反而淡了。粽子虽好吃,但不宜多食。

这是我们北方最普通的做法,南北差异有别。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粽子能不能当早餐吃

又到一年端午节,和每一个节日一样,都有一个专属的饮食套路,端午节就是吃粽子,但跟其他的节日饮食一样,南北差距之大令人咂舌,甚至形成党争,所谓甜粽党和咸粽党之争,每年都是大戏,北方人不能理解南方人吃咸粽,南方人不能理解北方人吃甜粽,作为来自江苏的中间人,特别不能理解,吃咸吃甜有啥好争论的?吃东西就跟审美一样,见得多了一样习惯,丑如马云不是一样越看越顺眼了?

幼年时,物质匮乏,虽然比父辈那一代已经好了很多,但是很多东西还是没办法放开来吃,也没有那么丰富,小时候的端午节,母亲像其他的节日一样忙碌,好早的,洗米,买柴叶,制作的过程通常要一天的时间,白白的米包到绿绿的粽叶当中,闻着清新,看着悦目,一整天都是开心的,所以说中华民族是一个擅长吃喜欢吃的民族,抓住了我们的胃,也就抓住了我们的心。

那时候的粽子其实没有太多的馅料,母亲常常只是包上白米,糯米没那么多,有时候还要掺杂一些浆米,虽然没有那么粘,放在锅里煮的时候还是一样的香,吃的时候,虽然满手粘稠,但是黏黏糯糯的感觉,赋予了端午节不一样的味道,那时候母亲还会端上一个白碗里面放上一小勺白糖,吃的时候可以蘸白糖吃,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也属于甜粽党。

但事实上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在粽子的馅料上,也充分体现出来变化,母亲也充分吸收了南北方粽子馅料的长处,糯米中出现了甜枣,花生,火腿,咸肉,总之花样越来越多,味道也越来越丰富,总之我觉得一样都很好吃,但生活,就像这粽子子的馅料,小时候简单而又快乐,白米粽蘸上白糖吃,也能开心快乐一天,成年后,虽然吃的讲究,吃的丰富,但已经没有多少心思放在吃上了。

好,那我们就来看一看,粽子哪些人可以多吃,哪些人必须要少吃。

1.首先是消化功能不良的人,粽子的黏性比较大,消化起来比较困难,有时候,吃进去的糯米要在胃肠道消化很长时间才能被吸收,所以消化功能不良的人尽量少吃,可能会导致胃胀,反酸的情况!

2.糖尿病的患者尽量少吃,糯米的淀粉含量高,不管是甜的还是咸的其中,糯米所含有的淀粉进入人体都会转化成糖类,被吸收后会导致血糖升高,所以糖尿病患者,不能吃过多的粽子。

3.高血压患者少吃肉粽,很多肉粽含有大量的肥肉油脂,有的还是通过腌制形成的咸肉,里面含有大量的盐分,再加上糯米的淀粉,其中的热量和盐含量非常高,吃得过多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

4.胃食管反流的患者,有些胃食管反流的患者,平时胃酸就比较多,吃进去过多的粽子,可能导致胃酸产生更多,加重胃酸反流的情况。

5.儿童不可进食过多。儿童消化功能比较差,有时候,吃一些难以消化的食物会影响脾胃的功能引起积食。

一般来说我们吃了粽子以后,要注意进行一些活动,以帮助消化,比如说饭后百步走,以有效的促进胃肠蠕动,加快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促进健康!

红豆糯米粽子做法

马上就端午节啦!快来看一下粽子怎么包吧。首先:买来的粽叶用烧开的两壶热水泡一个小时,然后两边清洗干净备用。1斤半糯米加半斤红豆,洗干净浸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然后滤干。

放两勺香油、半勺碱、两小勺食用盐,把红豆和糯米拌匀。

准备一根棉线,一头绑在椅子背上。

挑一张大一点的粽叶背面朝上,两张小一点的背面朝下,重叠卷成立方体,装好米后绑两圈。先绑一圈,打一个结,再绑一圈又打两个结。这样煮起来就不会散啦。高压锅大火煮十分钟,转中火半小时,再转小火闷半小时。如果不急着吃,就继续再闷半小时。

这些材料可以做20个粽子,很好吃哦,快点动手吧!

粽子要怎么做才糯

在我们家乡,每年到了端午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开始包粽子,如果不会包粽子的,都会买一些回去,用来纪念春秋时期的爱国诗人屈原。粽子主要就是由粽叶包裹糯米、花生、小枣和各种各样的馅料煮制而成。粽子的种类有很多,从馅料来看就有肉粽,蜜粽,豆沙粽等等。粽子虽然很好吃,不过将粽子做的糯好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粽子怎么做才糯呢?首先是选料,糯米必须要糯,这点最重要,如果你买的糯米不糯,做岀未的粽子就不糯。

1、提前将苇子叶、马莲草泡几个小时,将糯米先用清水洗干净,(可以用温水,也可以用冷水),清洗糯米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必须要洗到糯米水像清水一样干净,不然会影响粽子的口感,注意糯米只能清洗,不能浸泡,糯米泡了做岀的粽子就不香。

2、两个苇子叶和在一起,卷起来,糯米放进去,放两个小枣或其它馅料,然后在馅料的上面加入提前泡好的杂粮在加些糯米,将三角圆桶捏紧,左边按一下,右边按一下,从后边卷起,用马莲草紧紧的系住口,放进锅里煮两个小时即可。

3、包好的粽子要冷水下锅,因为用冷水煮比较好,随着水温的慢慢升高,粽叶的香味也会慢慢渗透到糯米里,煮出来的粽子会更香,此外,冷水煮粽子可使煮出来的粽子成熟度一致,没有硬心

4、煮粽子的水要浸过粽子两寸左右,这是因为粽子在煮的过程中会膨胀,如果加水不够多,上面的粽子会被顶出水面,不容易熟透,煮出来的粽子也不够糯。最后注意的是,粽子煮熟后,在原汤里泡一泡,不然在好的糯米也不糯不好吃。

今天就是端午节了,我给大家分享的是粽子要怎样做才糯的小窍门,如果你有不同的见解或更好的妙招,欢迎在评论区下发留言分享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