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享晚年的诗句(描写老人晚年生活幸福的诗句
发布时间: 2023-07-11

本文目录

描写老人晚年生活幸福的诗句

1. 关于幸福老人的诗句
关于幸福老人的诗句 1.关于幸福晚年的古诗词
关于幸福晚年的古诗词有:

《终南别业》

唐·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钓鱼湾》

唐 储光羲

垂钓绿湾春,

春深杏花乱。

潭清疑水浅,

荷动知鱼散。

《春晓》

唐代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问刘十九》

唐代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书怀寄王秘书》

(唐)张籍

白发如今欲满头,从来百事尽应休。

只于触目须防病,不拟将心更养愁。

下药远求新熟酒,看山多上最高楼。

赖君同在京城住,每到花前免独游。
2.描写“家庭幸福,老人长寿”的诗句有哪些
长岁

鹤语寄春秋,古柏参天四十围

愿献南山寿, 年齐大衍经纶富

先开北海樽, 学到知非德器纯

绿琪千岁树, 杖朝步履春秋永

明月一池莲, 钓渭丝纶日月长

寿考征宏福, 闲雅鹿裘人生三乐

文明享大年, 逍遥鸠杖天保九如

上寿期颐庄椿不老

桑弧蓬矢志在四方, 君子福履洪范斯陈

瑶池春不老, 设悦遇芳辰百岁期颐刚一半

寿域日开祥, 称觞有菜子九畴福寿已双全

王树盈阶秀, 玉树阶前荣衣兢舞金萱映日荣

金萱堂上花, 甲初周范陈九五福

甲初

桃熟三千年, 贤淑七旬人, 经几度七二风光, 现出麻姑仙草

导引三摩地, 应独有三千岁月, 结成王母皤桃

璇阁数华年, 恰合蟾圆, 一度瑶池看桃实, 预期耸千春

相夫教子壶范, 久钦际此欣, 逢设悦日

积福延龄, 期颐预卜, 而今初倍及笄年

祝寿

金萱称庆咏霓裳,丹桂飘香开月阙。

梅子绽时酣夏雨,萱花称满霭慈云。

人杰地灵欣献瑞,孙贤子孝唱神怡。

堪夸仁者同偕老,相爱入初志不移。

笑看今朝添百福,遐龄长寿祝期颐。
3.祝福老人的诗句
1、《虞美人》——宋代魏了翁

浮云富贵非公愿,只愿公身健。

译文:荣华富贵都是浮云,不是你愿意的,只希望你身体健康。

2、《龟虽寿》 ——汉代曹操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译文:人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决定,调养好身心,就定可以益寿延年。

3、《庚午岁伯氏生朝作乐府一章为寿》——宋代王洋

年年岁岁身长,负岁年年春草长。

译文:祝你年年岁岁都身体安康,愿你人生在世的每一年都风调雨顺,春草长青。

4、《诗经·小雅·天保》——先秦佚名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译文:像月亮一样久远不落,像太阳一样每天都升起。像秦岭一样万寿无疆,不会迁移崩溃,像松柏一样繁茂长青,而且子女没有不继承这一福寿的。

5、《西江月》——宋代管鉴

白头相守愿年年,只恁尊前长健。

译文:夫妻年年相互守候直到白头,只盼望尊重的前辈长寿健康。
4.有关于幸福的诗句
桃花源诗

年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独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馀乐,于何荣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逸老亭

年代:【宋】 作者:【欧阳修】

上相此忘荣,怡然物外情。

池光开小幌,山翠入重城。

野鸟窥华衮,春壶劳耦耕。

枕前双雁没,雨外一川晴。

解组金龟重,调琴赤鲤惊。

虽怀安石趣,岂不为苍生。

青玉案 元夕

年代:【宋】 作者:【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出处意思和全诗 满意采纳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句诗,源自东汉名将伏波将军马援的故事。

马援

《后汉书.马援传》记载他年过花甲之际,仍向光武帝请求出征交趾,面对皇帝担其不能安享晚年之忧时,大义凛然地说:“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意大丈夫战死沙场上,死得其所,不安老死于户牖之下。

不过要讲原诗,应该脱胎于清末徐锡麟,他所创作的七言绝句《出塞》:“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而非通常所说的龚自珍的《已亥杂诗》。

徐锡麟

毕竟这样慷慨一句与"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既不合意又不押韵。

至于最终成句者,则是毛主席。当年他作为热血青年,从韶山冲走出时,为其有牺牲多壮志,而立下的豪迈誓言。

青年毛泽东

而后当毛岸英牺牲后,对于是否要把儿子遗体运回国内安葬时,毛主席忍住悲痛,以这一句诗作答∶“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充分显示了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怀,从此为国人所悉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