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京和蔡襄的书法,谁优谁劣?如何评价曹操、蔡京、和珅的书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蔡京和蔡襄的书法,谁优谁劣

我认为蔡襄的书法当属佼佼者,蔡京不值一提,但是要想深入理解这个问题,就要深入了解蔡襄在宋代书法中的历史地位。

一、排名问题——如何排序?

关于宋代四位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的排名问题,历来都有争论。这样的排序,到底是出于年龄辈分的考量,还是出自书法成就的考虑?抑或是其他原因?

实际上,在中国古代,这样四个人并排称颂的例子并不在少数,且不说书法史上鼎鼎有名的欧颜柳赵、成铁翁刘,就是在文学史上,在其他领域中,这样四个人并称的情况也很多。

那么这样排序的理由是什么呢?

实际上我认为,要么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要么是按照成就大小来排列的。

这两种给排列方式所采纳的先后顺序并不相同。如果当这四位书法家、艺术家的成就高低不同的时候,那么优先考虑用成就大小来排列,如果这四位艺术家的成就差不多,就用时间先后顺序来排列。

比如欧颜柳赵这四位楷书书法家,明显是按照时间顺序来排列的,因为基本上他们的书法成就没有大的出入。在书法史上成就也差不多,所以按照时间顺序来排列的。

但是苏黄米蔡这四个书法家的排列绝对不是按照时间顺序来的,因为处在最后一位的蔡襄是要远早于米芾、苏轼、黄庭坚的。

所以,这样的排序理由就只剩下了一个,那就是他们的书法成就。

二、蔡襄?蔡京?

关于蔡襄为何能名列宋四家,历来说法不一,但是有一个说法比较可笑,说原本敲定“苏黄米蔡”中,“蔡”指的是“蔡京”,但是世人不齿他的为人,所以就把“苏黄米蔡”中的“蔡”改成了“蔡襄”。

这种说法实际上并无真凭实据。我们且不说蔡京的书法有多么拙劣、幼稚,无论如何他都不可能名列这四位书法家之中。

这个说法实际上是假设了一个前提,那就是宋代四大书法家,至少在蔡京那个年代,就已经排列好了,并且广为人所流传。后来因为蔡京名声不好,所以人们才把他剔除了。那么为什么这么巧,偏偏又要用蔡襄来替补这个缺漏呢?这样会不会有辱蔡襄?

历史上曾经记载蔡襄是一位清廉人士,为官做人清廉正直,深受百姓爱戴。假如真的如前面所言,因为蔡京为人问题而被剔除宋四家,那么,言下之意是本来蔡襄的书法就比不上奸臣蔡京么?要不然何不一开始就把蔡襄位列在其中呢?

有人提出,当时确实有人很欣赏、赞誉蔡京,称赞他的书法。但是这些人为什么称赞蔡京?有没有趋炎附势的动机?他们评价的客观性是值得怀疑的。

三、蔡襄其人其书:成就或许超越“苏轼、米芾、黄庭坚”?

所以,宋代四大书法家,蔡京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沾上边的,当属蔡襄无疑。但为什么蔡襄会名列宋四家之末呢?

宋代宋四家排列,前面我们也说过,要么是按照时间前后顺序来,要么是按照书法家的书法成就来。显然,宋四家里面,论资历,蔡襄应该是排列第一的。据史料记载,苏轼和欧阳修都对蔡襄赞不绝口,这就说明,蔡襄的书法风格的形成远远在苏轼之前。但是他却是最后一个。所以这应该是按照书法的成就来的。

宋代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时代,是一个张扬文人士子风采、个性的时代。宋代蔡襄在宋朝书法的发展过程中,只能算是一个先导和引路人的作用。

这就好像唐代诗歌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李白和杜甫,但是李白和杜甫之前的诗人,并不会因为生在李白、杜甫之前,就应该在文学史上高他们一等。他们在文学史上的意义可能各有成就,或者说他们为李白、杜甫的诗歌创作做了一个铺垫。比如陈子昂等人,扫除六朝积弊,为李白杜甫的诗歌创作埋下了伏笔。

因此,蔡襄在宋代书法史上的意义就是一个桥梁作用。宋代之前,唐朝之后,是一个混乱的年代。宋代之所以到了苏轼才算书法有了比较大的改观,原因就在于宋代和唐代书法之间出现了一个不对称期。

五代十国时期,战乱频仍,文人地位低下,文化艺术发展空前衰败,整个五代十国,只有杨凝式一人还可以说是承接了魏晋和唐朝时期书法的法度和遗韵。

到了宋代,必先要有人作为先导,这样才能让宋代书法接上正规,而蔡襄就是那个起到桥梁作用的人,他承接的魏晋唐朝的法度,给了宋代书法家传统书法的力量。

但是作为书法家,他本身创新不足,继承有余,所以,在讲求张扬士大夫个性、发扬文人的时代背景下,他就略显得拘谨了些。

但是就其本身书法技巧来说,是绝对的一流大师,如果没有他,整个宋代书法可能还要推迟发展至少几十年。

这就是蔡襄在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中的地位和他的影响力。

如何评价曹操、蔡京、和珅的书法

蔡京是北宋朝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位居太师,权倾朝野。在当时他的书法作品就已经名贯天下,有“苏、黄、米、蔡”四大家之称。他的书法博采众家所长,自成一体。其书法笔法姿媚,字势豪健,痛快沉着,独具一格。充分体现宋代“尚意”的书法美学情趣。当时人们评价他的书法作品时常会有“冠绝一时”“无人出其右者”之说,可见蔡京的书法是极具影响力的。

曹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书法家。是三国曹魏的奠基人,开创者。他精通音律,善做诗歌。其一生奔波于政治、军事,虽为一代书法家,其作品却极少留于后世,仅有的一副两字“衮雪”碑刻其真伪仍存争议。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历史上见过曹操书法的人评价他的作品说:“金花细落,遍地玲珑,”“笔墨雄浑,雄逸绝伦”,足以说明曹操书法的价值。

和珅是清朝乾隆时期的第一重臣。位居文华阁大学士。其书法善于模仿乾隆御笔,以致后来有些诗稿碑刻乾隆就指派和珅代笔。其书法融欧、颜、柳为一体,颇具书卷气。和珅善以书明志,以墨抒情,从雍优雅。相对于楷书而言,和珅的行书更具有张力,更加灵活,更能代表其书法的上限。

客观评价​蔡京​等人的书法,能做到吗

北宋书法四大家苏黄米蔡,苏是苏轼、黄是黄庭坚、米是米芾,其中蔡便是指蔡京,当然也有部分人认为蔡指宋初蔡襄。但这个蔡不论是指蔡襄或是蔡京,都表明了蔡京的书法确为一书法大家。

蔡京最初与弟弟蔡卞学宋初蔡襄书法,中进士官授钱塘县尉时因神宗喜爱徐浩书法,当时士大夫纷纷学之,蔡京也与被贬在钱塘的苏轼一同学习徐浩书法,后学沈传师、欧阳询,又改学“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博采诸家众长,自成一体。

蔡京书法造诣之高,时人评价为:“冠绝一时”、“无人出其右者”。傲狂者如米芾都曾经表示,自己的书法不如蔡京。

元代陶家仪在《书史会要》中记载当时人对蔡京书法的评价称:“其字严而不拘,逸而不外规矩,正书如冠剑大人,议于庙堂之上;行书如贵胄公子,意气赫奕,光彩射人;大字冠绝占今,鲜有俦匹”。从此段话中可以看出蔡京书法在当时的地位。

可以看出蔡京,书笔法姿媚,字势豪健,痛快沉着。然蔡京书法在后世不收推崇也与其为人有关,北宋奸相六贼之首。若单抛开其为官、为人其字在古今都可当称大家宗师之列。

蔡京的书法称有宋第一,你认同吗

评论书法艺术还是应该就书论艺,而不要掺杂政治因素,因人废艺。

有人说狂傲的米芾当面称赞蔡京的书法比自己的高明,就此推断蔡京书法属有宋第一。我认为此说不足信,米芾之说未见典籍,即使是真,也难免当面客气之故,因为很大程度上,米芾的仕途是托了蔡京的路子。

所以还是以艺术论艺术。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