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赫鲁晓夫先认怂?回顾古巴导弹危机中,关乎人类命运的那一
发布时间: 2023-07-11

二战的时候,英国就把社会主义的苏联当作洪水猛兽,二战刚结束,丘吉尔就发表那场让世界震惊的"铁幕演说"。可叹人类刚刚结束了二战,就开始了冷战,东西方两个阵营开始了你死我活的争斗。

所谓冷战仅仅是指两大国之间,巨头之间虽然不开打热战,但他们有无数的小兄弟、代理人,他们之间照样打个你死我活,世界从此再也无法安宁,狼烟四起、战火纷飞,无数生灵涂炭,人类的大劫难又开始了。

冷战中东西方阵营爆发了大大小小的冲突上百场,对人类造成的灾难并不比二战少多少。

而且冷战中还发生有一场危机,差点将人类毁灭,带到万劫不复的深渊,它就是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

在这次史无前例的冲突中,苏美两国首脑都被逼到了墙角,赫鲁晓夫和肯尼迪的手同时都放在了核按钮上,只要一个人摁下去,人类将不复存在。直到今天,美国一个将军看到解密的当年文件时,仍然惊得从椅子上跌落下来。所幸的是,由于双方领导人的克制,这场危机以和平方式结束。

众所周知,是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先退一步,先认怂才化解了这场危机,苏联为什么会妥协呢?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我们简单回顾一下这场危机的来龙去脉。

话说冷战拉开序幕,苏美在全球争霸,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

1959年1月,古巴的领袖卡斯特罗领导人民推翻了美国扶持的巴蒂斯塔独裁政权,成立了古巴共和国。新成立的政权采取了反美亲苏的外交政策,美苏是势不两立的死对头,霸道的美国政府自然而然对古巴采取敌对政策。

展开全文

美国不但对古巴采取经济封锁,而且对支持古巴反对派颠覆古巴政权。古巴领导人非常害怕,就向苏联求救,要求苏联在古巴部署核弹头,卡斯特罗心想有了核武器我就不怕美国了.

对于卡斯特罗的要求,赫鲁晓夫也没有犹豫。因为美国在欧洲对苏联咄咄逼人,刀子已经架在了苏联脖子上,美国的导弹都部署到苏联的邻国土耳其,苏联为什么不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1962年7月,苏联政府偷偷把数十枚导弹采取瞒天过海的方式运送到了古巴,这一切做得非常隐秘,当时美国人对此毫无察觉,完全蒙在鼓里。但不久之后,美军侦察机还是发现了古巴安装好的导弹发射架,并确定苏联在古巴部署的是核武器。

得到消息后华盛顿和五角大楼怒不可遏,肯尼迪向全世界发表讲话,通告各国苏联在古巴部署了核弹并出兵对古巴实行封锁。

与此同时,肯尼迪对苏联政府进行措辞最强硬的警告,要求赫鲁晓夫无条件从古巴撤走全部导弹。话音刚落,美国航母编队上百艘战舰开始对古巴进行海上封锁。

肯尼迪同时下令美军其它海空力量从美国沿岸到日本海域对太平洋进行全面封锁,美国在全球的军事基地进入一级戒备备状态。美国政府向美国人民告知了导弹危机的进展,并下令各大城市进行防核武演习。军方已经向肯尼迪提供了对苏联6000多个军事、政治和经济目标进行核打击的计划。

与此同时,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立场坚定,坚决不同意撤走核弹,卡斯特罗还多次给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打电话要求苏联先发制人,立刻从古巴发动向美国核打击。

得知这一情报后,肯尼迪决定孤注一掷,下令美军近50架战略轰炸机带足核弹起飞在空中盘旋待命,洲际弹道导弹也装备好核弹进入发射前状态,发射远程弹道导弹的"北极星"核潜艇进入指定海域。

肯尼迪向赫鲁晓夫发出最后通牒,如果届时赫鲁晓夫不撤走部署在古巴的导弹,那就核弹伺候。

形势非常严峻,核战一触即发,全世界都屏住了呼吸看着莫斯科。

关键时候,赫鲁晓夫退让了。一场迫在眉睫的核危机终于化解了,全世界都长长舒了一口气。

苏联为什么认怂了呢?

首先,苏联是乱出牌、心里没底。

苏联是打算偷偷摸摸先把导弹运到古巴,对美国作何反应没有预案。

而且肯尼迪的强硬态度,出乎克里姆林宫所有人的预料。

面对严峻的形势,双方领导人都接近崩溃的状态,就看谁先崩溃。肯尼迪下定决心要鱼死网破,所以有恃无恐。而赫鲁晓夫没有抱定必死的决心,所以首先心理防线崩塌了。

其次,美苏对比力量悬殊。

苏联克格勃掌握的情报显示,美国当时拥有洲际弹道导弹299枚,远程潜射弹道导弹146枚,远程战略轰炸机635架。核弹头4960枚。而苏联方面可以打到美国的洲际导弹只有26枚,远程潜射弹道导弹24枚,战略轰炸机158架,两国力量对比,美国拥有压倒的优势。

如果美国首先对苏联进行核打击,苏联将陷入灭顶之灾。如果苏联先发制人,美国的一波还击就让苏联难以承受。

因此,苏联才在紧要关头做出妥协,而肯尼迪也在暗地里做出了妥协性质的“回报”,撤出了部署在土耳其的导弹。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