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节两寿相声的规矩(为何现在许多相声演员可以代拉师弟
发布时间: 2023-07-17

本文目录

为何现在许多相声演员可以代拉师弟

高英培不敢代拉师弟,说的是侯耀文拜师的事情,现在相声演员代拉师弟大概是说李金斗和李文山代拉师弟(谢金)的事情吧,代拉师弟说白了就是不管师父同意不同意,我拉了,你就入门了。

高英培为何不敢代拉师弟?

高英培是天津籍的相声名家,其艺术水平很高,很受观众喜欢,据说,侯宝林大师的儿子侯耀文一直没有师承,虽然侯耀文一身的能耐都是跟着侯宝林大师学成的,但是相声圈内,有不成名的规定,那就是父子不能成为师徒,于是侯宝林大师也有意让侯耀文拜入相声圈内。

关于侯耀文拜师的版本有所不同,但是有一点不可否认,那就是侯宝林对侯耀文所拜师傅要求极高,当时活着的宝字辈艺人有很多,比如天津常家,据常四爷说,侯耀文还有意拜常宝华先生,只不过侯宝林大师没同意。不过以侯宝林大师的艺术水准,自然能看上的同辈艺人都是顶尖的,最后侯宝林大师为侯耀文选择了已经过世的赵佩茹。

赵佩茹是宝字辈的相声大师,人称“通天教主”,能耐极大,先后给常宝堃和马三立大师捧哏,当时赵佩茹已经过世,选择赵佩茹拜师只能带拉。当时赵佩茹先生弟子之中名气最大、成就最高的便是高英培,而且高英培与侯宝林关系很不错,高英培收徒李嘉存的时候,侯大师还捧过场,不过对于师叔侯宝林提出的这个要求,高英培却婉言谢绝了,理由是,自己不是顶门大师兄,这事最好还是由大师兄李伯祥主持。

侯耀文先生拜师

按说高英培名气、年龄都比李伯祥大,但是由于不是大师兄,最后侯耀文拜师还是李伯祥主持完成的,而李伯祥可以说是郭德纲的亲师大爷,这也就是高英培不敢带拉师弟的由来。

代拉师弟并不一定都是大师兄完成,但得有大师兄能力

对于带拉师弟的相声圈内规矩,可以说由来已久,大家比较熟知的便是张寿臣带拉常连安、侯宝林带拉马志明了。

张寿臣是寿字辈的门长,而常连安本是杂耍演员,并不是相声演员,由于常连安的儿子常宝堃拜在了张寿臣门下,而张寿臣又极为喜爱常宝堃,于是张寿臣代师收徒,代拉常连安进入相声门,拜师焦德海。

马三立是相声寿字辈艺人,而其儿子马志明先生虽然跟父亲学艺,但是并没有拜师,而且马志明年龄很小,比许多文字辈的艺人还小,等到马志明该拜师的时候,反而没有寿字辈的艺人可以拜了(天津倒有合适的郭荣启,但是两家关系并不好),于是马志明被侯宝林带拉拜师朱阔泉,从而解决了师承问题。

马三爷与郭荣启先生

侯宝林先生并不是顶门大弟子,但是侯宝林相声艺术成就很高,其完全可以代表师父,也就是虽然不是大师兄,但是得有大师兄的能力,这样才能在师门说的上话。可见,带拉拜师最好是大师兄,但是如果大师兄没能力,没威望,门下最有威望的也可以代表师父。

李金斗带拉师弟争议不大,谢金拜师争议不小

按照这个不成名的带拉规矩,李金斗师承赵振铎,也可以说是赵振铎先生门下威望名气最大的弟子,因此,李金斗完全可以代表师父带拉师弟入门,而李金斗也代拉李松涛(李伯祥先生公子)拜师赵振铎,由于李松涛本就是相声世家,而李金斗也符合代拉师弟的要求,因此争议不大。

李文山先生

另一个争议不小的便是谢金了,谢金父亲是谢天顺,也是相声世家,但是由于其父亲过于年轻,导致80后的谢金成为了文字辈艺人,要知道不少明字辈艺人都是40年代-50年代出生的,因此谢金拜师更成问题,最后在德云社相声演员李文山的带拉之下拜入了王世臣门下,由于李文山本身的缘故,谢金拜师争议不小,其文字辈也就打上了问号。

相声界有什么老规矩能不能改

每一行都有每一行的规矩,相声界虽以德云社为主,但德云社并不能改变相声界的规矩,甚至说,德云社自家的规矩也不会轻易变动。

郭德纲作为德云社班主,在相声界影响十分广大,但是并不能代表他个人能改整个行业的规矩。德云社今天的成功,是靠所有社团演员的努力得来的。

无规律不成方圆,有规律不可乱改。所以,即便现在郭德纲的成就很大,还是不足以一人改变相声界的规矩的。

相声中的禁忌是什么

相声禁忌不能拿残疾人调侃,也应与时俱进德艺双馨是永远的主题,攀龙附凤拜师过场应去其糟粕,才能使相声为大众服务经久不衰

杨少华是相声界的老前辈,儿子杨议迟迟没有拜师,是无师可拜了吗

前天晚上,《首届相声小品大赛》来了个惊喜,87岁高龄的杨少华和儿子杨议,这对相声界少有的父子固定搭档,出现在舞台说相声。而且题材很新颖,直接切入了当下热搜的明星偷税问题,爆笑点一个接一个,台下观众更是拍手称快。

说到杨议的师承问题,必须先说说“蔫坏老头“杨少华的师承谜团。杨少华很早就在天津启明茶社(相声学校)当学徒,和马三立、侯宝林等大师早就认识。启明茶社的创始人常连安将杨少华介绍给相声界寿字辈名家郭荣启当徒弟,刚开始郭荣启老先生没同意,但后来口头答应收徒——相声界称之“口盟“。

“口盟“师承是相声界一个边缘化的口头师承,如果没有列入“家谱“或举办“摆知“,这种似有似无的师承关系,可能分分钟就被某些前辈否认。杨少华既是处于这种尴尬境地,随着郭荣启等老一辈相声名家的去世,杨少华的师承就成了问题。

据说,侯宝林大师曾经口头允诺承认郭荣启和杨少华的师徒关系,但也是据说而已。杨少华的这个师承迷雾,直接影响到儿子杨议的拜师,时至今日,杨议仍然没有正式师承。

如果说杨少华的师承关系成立,他就是属于宝字辈,和侯宝林大师同辈,那么杨议则要按照“文“字辈拜师,而相声界能有此辈分的只有马志明了。可惜,少马爷不待见杨家父子俩,据说马志明和杨少华之前搭档合作时,有过很激烈的分歧并“裂穴“,留下了江湖恩怨。

当年杨议想拜马志明为师,马志明酸了他一句:连你爸一起收了吧。这等于变相不承认杨少华的师承,也将杨议的拜师拒之门外。足见相声界这个大江湖之乱了吧。

不过这些其实就现在而言,并不是那么重要了,杨议照样说相声,父子搭档照样很受观众欢饮。杨议涉足影视圈,代表作是《杨光的快乐生活》,很是成功。

顺便说一点,杨少华曾经接收采访时,夸郭德纲是给相声界的立了一个大功劳。而杨议性格也是属于耿直型,曾经在一次相声会议上,杨议直接倡议相声应先搞笑,应多说传统相声。这些观点和郭德纲可谓是不谋而合,也因此他和郭德纲关系也是不错。

为什么相声界会有这么强的门派观念没有师承辈分怎么了呢

近几年相声逐渐火热起来,往往最火热的地方,也是利益纠葛最复杂的领域;一个德云社的出现,搅乱了整个相声池子的水,一个讲究雅俗共赏,一个讲究传统传承,一直以来谁也不服谁,谁都想当主流,自然矛盾跟成见就会很深。

相声界其实非常讲究辈分的,很需要师傅领进门,不是你买几本书懂些理论知识就可以了,很多包袱跟技巧都是师傅跟弟子口口相传,言传身教。你想学相声、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