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作为姓怎么读?有的人为了表示对“苟”姓人士的尊重,故意不读第三声,而改读第四声这样做好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苟作为姓怎么读

苟(gǒu)

此姓氏多分布于河南、山西等地。苟作为姓氏来说,让很多人遭遇过各种尴尬。上学被人嘲笑,叫姓时被人误会。年龄小的孩子被叫做“小狗”,年老的人就被叫做“老狗”。而有的人竟因为苟姓,宁可不上户口,也不让孩子姓苟。

【拓展资料】

苟姓起源

  据史书记载,苟姓跟草有关,包含着生长的意思,最初产生于黄帝时期。传说,黄帝的子孙中,有人居住在河内(现在的山西、河北、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因为当地生长的枸杞比较多,所以以“苟”为姓。除了这支苟姓人外,其余的苟姓多由其他姓氏演变而来。

  敬岐等人的祖上之所以姓苟,就是由“敬”姓而来的。这个故事,在有苟姓人的地方多有流传。在五代十国时期,后唐节度使石敬瑭起兵,夺取政权,改国号为晋,迁都开封。在石敬瑭做后晋皇帝期间,有个姓敬的大臣因为冲了皇帝的名讳,再加上得罪了皇帝的近臣,遭到陷害后被定了罪,朝廷下令让所有的敬姓人改姓“苟”。

有的人为了表示对“苟”姓人士的尊重,故意不读第三声,而改读第四声这样做好吗

是否尊重,听者要看呼者的身份。来自什么方言区,呼者当时的语气,语言交流时的气氛,以及交流的内容,多方面来判断,呼者是否有恶意。

苟当姓氏怎么读

苟当姓氏也是读“gǒu”。

因为读音难听,全国各地许多“苟”姓后人,向公安机关提出改姓申请。无独有偶,这样的改姓行为,早在唐朝就已经有了。

西安市考古研究院公布的一方墓志,就记录了这一过程。中华姓氏文化博大精深,而墓志的发现,则对姓氏的发展变迁,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扩展资料:

苟姓,作姓氏读轻声,圆通韵。春秋战国已有之,据2006年统计:全国苟姓人口现约有43万,约占全国人口的0.026‰。为中国第225常见姓。

约72%分布在四川、陕西、甘肃、湖北四省。其中四川省最多,约占全国苟姓人口的29%。姓氏来源:出自黄帝、舜帝的后人姓氏。

姓氏起源

西汉元帝时(前48年―前33)史游所著《急就篇》以63字为一章。第一章列举了132个姓,单姓加两字、复姓加一字成三字句,其中便有苟姓的记载:“急就奇觚与众异,罗列诸物名姓字.....苟贞夫,苗涉臧。

田细儿,谢内黄......”表明在秦汉时期苟姓已为当时常用姓氏。《急就篇》比写于北宋初年的《百家姓》早1000年,而汉时期的疆域比北宋时期的疆域大俩倍,其涵盖的姓氏更广,这就是在《百家姓》里没有苟姓的主要原因。

蝇什么什么苟成语

蝇营狗苟yíng yíng gǒu gǒu 营:蝇飞的声音;苟:苟且。苍蝇飞来飞去;狗只图生存;不知羞耻;不择手段地追逐名利。

彡怎么读

彡有两个读音,一个是shān,一个是xiǎn。

彡意思是指用羽毛来装饰,以笔画表示修饰或毛长,也可用作姓氏彡姓及复姓彡姐。

基本释义

1、须毛和画饰的花纹。

2、毛长。

〔~姐〕古代羌族复姓。

出处

清 曹寅 《泊舟锡山晚游泉上》诗:“向晚泉声偏聒耳,乱云层石草彡彡。”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