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指的是什么?什么是“赋”你最喜欢哪几篇“赋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指的是什么

阳春白雪对下里巴人。阳春白雪呢,是形容非常非常的高雅的人或者是事物;那下里巴人呢,自然就是形容那些非常的粗俗,非常不高雅的人或者是事儿了呗。

这两个成语呢,都是出自宋玉的文章。宋玉,大文学家,他还写过这个《登徒子好色赋》,从此落下个词——登徒子,好色之徒。他的另一篇文章,《宋玉答楚王问》,这篇文章里呢,还出了两个成语,阳阿薤露,还有曲高和寡。他这一篇文章产出了四个成语。

说是有一次,这楚襄王问宋玉,说“宋玉你是不是有什么不良行为呀?怎么有这么多人总说你坏话呀?这有一个两个的说你不好,还有情可原,这么多人都说你的坏话,是不是就是你的问题了。”

宋玉呢,没有直接回答,他给楚襄王讲了个故事,哈,这是他的一贯风格。他说,有一个外地来的歌手,到咱们楚国的都城—郢城来献唱,开演唱会。刚开始呀,他唱的是《下里》和《巴人》这两首歌,赫!好几千人都跟着他一起唱,改全民卡拉ok了。然后呢,他又唱了《阳阿》和《薤露》两首歌,唉,这次跟他一起唱的人少了,不过那也有几百人。最后呢,歌手唱了《阳春》和《白雪》两首曲子,这时候跟他一起合唱的,就剩下几十人了。宋玉就说了“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下里呀,就是乡里,巴人呢,就是巴国的老百姓,相对于楚国人来说呢,巴人的文化水平很低,因此呢,《下里》和《巴人》这两首歌,就是现在的这个烂大街的流行歌曲,唉,口水歌,人人都会唱。

《阳阿》呢,就是稍微高雅一点的曲子了。薤呢,是一种草本植物,薤露就是薤叶上的露水,《薤露》这首曲子呢,是一曲挽歌,比喻人的命运就像薤叶上的露水一样,太阳一出来就干了。所以这《薤露》也是稍微高雅一些的曲子。

《阳春》跟《白雪》就不一样了。现在也有一首曲子叫《阳春白雪》,是这个古琴十大名曲之一,但这跟宋玉所说的阳春白雪可没有半毛钱关系,当时的《阳春》和《白雪》是两首器乐曲。明朝有本书叫《神奇秘谱》,这里面就说了,“《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淡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白雪》传说是春秋时期著名的音乐家师旷所做,和《阳春》一样都非常高雅,也很难学,很难精通。这曲子高雅到什么程度呢?《淮南子 览冥训》里边写了,“昔者师旷奏《白雪》之音,而神物为之下降。”到了魏晋时期,也只有古琴大师嵇康一个人,才精通《白雪》。他在《琴赋》里就说了,“理正声,奏妙曲扬,《白雪》,发清角。”嵇康的弹奏水平那是没得说啊,他一死,这《广陵散》就没人能弹了。可见这《阳春》《白雪》是多高雅了。所以宋玉说“其曲弥高,其和弥寡”。曲高和寡。

宋玉的意思呢,就是,说我不好的那些人呀,都是下里巴人,他们都粗俗不堪;我呢,就是《阳春》《白雪》,我曲高和寡。哈哈,这宋玉可够狂的呀!

什么是“赋”你最喜欢哪几篇“赋”

野狐试答

题主好,赋是以“颂美”和“讽喻”为目的的一种韵文体,介乎在诗歌和散文之间,赋起源于战国,胜于两汉,宋以后逐渐衰落。

一赋的起源

《周礼》有“六诗”的提法,《毛诗序》称作“六义”,就是风雅颂,赋比兴。“赋”是铺的意思,《诗经》中的赋,作为铺陈言志的一种表现手法,对于赋体的产生有着很大的影响。

赋作为一种文学体制,可以追溯到战国中期的屈原。《离骚》、《九歌》等篇章,虽然并没有以赋来标示,但西汉刘向校书时称为“屈原赋”,后世也把屈原作为赋的鼻祖。

赋作为一种文体的名称,最早开始于战国后期荀况的《赋篇》。赋总的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赋随时代发展有着很大的变化,不同时期的赋又有着一些具体的特点。

二两汉大赋

汉大赋由枚乘的《七发》开始,代表作家有司马相如、杨雄、班固等,汉大赋一般都是长篇巨著,结构严密,气象宏大,文采飞扬,肃穆凝重,具有庙堂气息,被看作赋的正宗。汉大赋常用主客问答的形式,用典多,偏难字词很多,有以此夸示才学的嫌疑。汉赋是“劝百讽一”,劝帝王节俭,结果是以夸富和炫耀为主,汉大赋代表作有《上林赋》、《子虚赋》。

三魏晋骈赋

骈赋也叫排赋,流行于魏晋南北朝。骈赋全篇由四言、六言的对仗句组成,句式整齐,辞采华丽,富有音乐性,抒情性很强,一般都比较短小。魏晋南北朝骈赋著名的有庾信的《哀江南赋》,江淹的《恨赋》、《别赋》,鲍照的《芜城赋》,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思想解放的时代,文学的个性化色彩很强烈,名家辈出,佳作如云。

四唐代律赋

唐代科举考试已经很完备,赋列入到了国家考试的科目之中,于是产生了专用的试贴赋,也就是律赋。律赋是对骈赋在形式上的进一步发展,对声律和对仗有着更严格的要求,作为利禄之途的敲门砖而失去了文学性的律赋一直持续到了清朝。

五 宋代文赋

在唐宋古文运动的影响下,赋又从讲求形式的六朝骈赋向散文转变,出现了一些不太讲求对偶、音律、辞采、典故等形式的文章,这些文章清新自然,文质彬彬,兼具了先秦散文和六朝骈赋的优点,著名的有王勃的《滕王阁序》,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等。宋以后赋这种文学样式渐渐淡出,元、明有杂剧、传奇,明、清有小品文、章回小说,明清散文虽有唐宋派、桐城派,但在文学上已经不处于主导地位了。

六 我喜欢的赋

尼采说:“世间一切文学,余独爱以血书者。”

我最喜欢的是《滕王阁序》、《归去来兮辞》、《赤壁赋》。这些赋既有着优美的文字,更有着一个活生生的作者站在背后,文字的背后有着他们的悲苦、辛酸,甚至血泪。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