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身前出制空,战线推到日本近海,歼20的出现,让解放军掌握主
发布时间: 2023-07-11

歼-20战斗机是中国自行研制第一款五代机,但外界却长期流传着歼-20的一些传言。鸭翼布局影响隐身?气动布局类似米格1.44?只是追求高速的隐身截击机?这些其实都是毫无根据的猜测。

(由于不相信中国航空业的实力,歼-20长期面临外界很多非议)

【鸭翼布局和隐身并不相斥】

歼-20战斗机是第一种采用鸭式布局的隐身战斗机。许多人认为鸭翼不利于隐身,实际上这个观念是错误的,美国的ATF和JSF战斗机项目中都有多个鸭式布局方案。第6代战斗机也研究过鸭式布局,所以鸭式布局不利于隐身纯粹是无稽之谈。

成飞同样采用了波束控制概念来设计歼-20的气动布局和外形,机身表面光滑平顺,机头和机身呈现菱形,主要边缘平行,垂尾V形布置,鸭翼倾斜向上与机体呈现X形,这些都能有效控制雷达波束散射方向。

(歼-20的可动舵面多,但隐身水平依然控制的很好)

歼-20的机腹和机身都有弹舱,平时武器挂载在弹舱之中,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歼-20侧弹舱,导弹伸出之后也能关闭,进一步降低了战机在近距离空战中的RCS。而F-22战斗机侧弹舱在导弹伸出之后不能关闭,在发射导弹的前后会瞬间增加战机的RCS。

展开全文

优异的隐身性能赋予歼-20巨大的战术优势,从国内模拟对抗结果来看,歼-20面对四代机和四代半战斗机几乎就是碾压,一边倒痛击对方。在实战之中,歼-20也能成功近距离逼近F-35战斗机,让美军不得不承认E-3A预警机已经过时。

【独一无二的边条鸭翼升力体布局】

超级机动是五代隐身战斗机另外一个特点,鸭式布局又称抬式布局,鸭翼和机翼都产生升力,从而具备良好的机动性能。中国技术人员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独一无二的创新设计,为鸭翼和机翼增加了边条,创造了独一无二的边条鸭翼升力体布局,进一步提高了战机的机动性能。

从四代战斗机开始,战斗机的气动布局普遍重视机体涡流的利用,机体涡流可以对机翼表面的气流进行补充和加强,从而推迟分离,扩展飞行包线,达到提高机动性能的目的。进入五代机时代后,涡流的作用更加重要。

歼-20战斗机的菱形机头、机身、进气道、鸭翼和边条都能产生机体涡流,这些涡流经过多次生成、加强,再到机翼表面的时候强度非常大,能够为这里的气流进行有效的补充和加强。因此歼-20战斗机具备较高的升阻比,机动和航程性能突出。

【分布式信息采集+局部存储+集中思考决策 】

电子系统是现代战斗机的灵魂,没有先进的航空电子系统,再好的战斗机也不能发挥战斗力。歼-20战斗机刚刚亮相的时候,外界就注意到它采用了分布式光学孔径系统(DAS)。这套系统的出现让外界意识到中国在五代机机载系统上有了巨大的进步。

(歼-20座舱前后的DAS光学窗口)

DAS代表着当今航空电子系统最高水平,当时只有F-35战斗机安装有DAS,连F-22、苏-57战斗机这两种五代机都没有,歼-20战斗机是全球第二种装备DAS的战斗机。这也从侧面证明歼-20的航空电子系统相当完备。

歼-20战斗机采用基于光纤的高速数据总线,传感器分布式配备,信息数据局部存储,处理系统由中央综合处理系统统一负责。它配备有大孔径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DAS、电子战系统等等。数据链为国产新一代高速宽带数据链,信息获取能力强,中央综合处理系统能够对信息进行综合处理。

机载系统还具备一定的人工智能能力,信息处理不再是简单的数据加工,还能进行筛选和优势,帮助飞行员进行辅助决策,以降低飞行员的负担。

由于歼-20战斗机具备一定的人工智能,它可以方便的增加无人机协同交战能力。歼-20战斗机双座型-歼-20S就具备这样的能力,它的后座是系统操纵员,能够指挥控制数架国产隐身无人作战飞机执行任务。歼-20S为后者提供指挥引导,下达作战命令,无人机相当于歼-20S战斗机的延伸,能够替代它进入危险环境作战。

(歼-20双座型已经在试飞中)

【前出制空,攻势防御】

歼-20的作战思维也一改此前国产战斗机注重国土防空的模式,提出了“前出制空”的概念。歼20副总设计师王海峰在接受央视采访时就明确表示,歼-20要前出作战,将战线推进到上千公里的外海之上,做到真正的御敌于国门之外。之前央视对空一旅的访谈中,飞行员也肯定歼20是一种“进攻型武器”。

(歼-20领衔前出制空作战)

此前的国产战斗机受限于航程、作战性能、体系不健全等因素,将作战空域限制在了本土和近海上空,强调“国土防空作战”。这在和美军等外军战机交锋的过程中,经常处于被动拦截的境地。进入新世纪后,空军开始推动由“国土防空”向“攻防兼备”的转变,新服役的歼-10C、歼-16等战机都有了多用途能力,对空对地打击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挂载PL-15的歼-16战机)

歼-20的出现将“攻防兼备”拔高了到了一个新层次,由于采用了诸多新技术,歼-20可以对抗当今最先进的战斗机,例如F-22和F-35。使得空军有能力将战线前推,让空防压力远离我国本土和近海,逐步压缩美日军机的活动空间。歼-20的航程和突防能力,已经有能力绕台飞行,也有能力在东海防空识别区的最远端执行任务,将巡逻拦截线推到了日本冲绳近海上空。

(防空识别区)

对于中国航空工业来说,通过歼-20战斗机的研制和生产,在气动布局、材料工艺、电子等诸多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打通了第五代隐身战斗机的产业链,为以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现在美国正在加快第6代隐身战斗机发展,力争在2030年代初首飞,2035年开始初始作战能力,2040年批量生,因此我们也要加快第6代国产战斗机发展,力争在2035年之前投入运用,更好的捍卫国家安全。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