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皮卷之一感想?羊皮卷之一到四的读后
发布时间: 2023-07-19

本文目录

羊皮卷之一感想

在学校的图书室,一个人静静地在一排排的书架前寻觅,“淘宝”,《羊皮卷》系列丛书就是我淘的宝贝。
“改变全球数千万人命运的奇书”---在书的封面上赫然印着这样的大字,怀着一份好奇,揣着一种期待,开始我的阅读。
其中我最有感触的是第三篇 获取成功的精神因素 这里谈到了积极心态的问题,这部分的作者是克莱门特.斯通,他是世界保险业巨子、创富学第三代祖师,他曾是奥格.曼狄摆脱失败的阴影最终成为世界著名的成功学大师。它给我们的启示是:
1、为了实现生活中的任何有价值的目标,无论你采用了其他哪些成功-法则,你都必须拥有积极的心态。积极的心态是催化剂。
2、培养积极之心,是生命中的重要一环。
3、积极的心态会给你带来好运气。
读着一个个小案例,一句句箴言,心底仿佛吸进了雨后的清新空气,透亮。是的无论我们做任何事,想取得好的结果,就都必须有积极的心态!作为教师也是,但我们对孩子们微笑的时候,孩子们的心和我们离得更近;当我们对家长真诚微笑的时候,会更好的形成教育合力,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羊皮卷经过历史长河的沉淀,时时闪耀着先人的智慧,很值得一读。
“今天我要开始全新的生活,今天我要破茧成蝶,今天我要把智慧的果实摘下”,今天我要......!当我手捧羊皮卷打开第一章,第一卷的宣言文字映入我的眼帘时,一种无形的力量顿时从心中升腾而起。
当一个人真正有了为今天而行动的理想并付诸行动时,命运之神便在关于他的成功之时赋予某种意义,今天的行动意味着明天的成功,并为明天的成功打下坚实基础,明天的成功离不开今天养成的某种好习惯,成功并非一朝一夕能实现之事,但一个人只要有成功的信念和坚持不懈的恒心与毅力,并把握每一个今天,想信他一定能让理想之树开花结果。
人生最难得的就是能及时领悟到今天的重要,很多时候,大多数人都习惯把希望、理想及光明寄托于明天,却往往忽略了把握今天的机会,于是总是在叹息中蹉跎掉一个又一个美好的今天。
记的一有首时间歌这样写道:“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从这首歌中可以看出今天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朋友,从今天开始,请好好把握今天的一切,从今天开始给自己的人生开始设立目标。
羊皮卷为我打开了一扇心门,让我开始有了重新审视自己人生思想与理想的信念,今天我在宣读这些激励人心文字时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今天让我们心动与行动同时进行,来吧,朋友,让我们成为今天的主人,今天你准备好了吗!

羊皮卷之一到四的读后感

  一
  是的,今天特别地不同!所有的昨日已成定局,所有的明天又虚无缥缈。只有今天,一切都有可能掌握在我的手中,自己以前的努力在事情的变化发展中所产生的效果历历在目。然而,真正的掌握、纯熟的驾驭,并不在于做了多少、是不是下够了功夫,而是做得好不好、功夫是否下得恰到好处。所以,让自己变得更加充满智慧,才是生活的重心,总而言之,今天,我非开始新的生活不可了。
  奋斗的代价当然是消耗了心智和体力,而成败则是奋斗的结果。代价和结果的关系是相当复杂的,从昂贵的代价换来失败的结果,到轻轻松松就取得成功,都是可能发生的事情。确实,失败的同伴数不胜数,却没有必要叠在一起,更不会和金字塔比高低。其实,我也会像他们一样失败,因为和他们相比,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长处。失败,就象犯错误一样,在很多时候是无法避免的,当然,并非所有的失败都不能避免,如果能够做到同样的错误不一犯再犯,很多失败其实能避开。所以,尽量不要犯同样的错误!如果真有什么航海图的话,很可能指的是这个。人生奋斗确实就象越过汹涌的大海,在征服狂风恶浪的时候尽管会犯错误,同时,行之有效的经验也日积月累。在磨砺中进取,就可以领我抵达梦中的彼岸。
  即使能长生不老,也不可能学到一切。问题不在于我能不能永生,毕竟,未来不是可以绝对掌握得了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天的特性我当然要尽可能多领会,使所有的谋划符合天性是我可以做的事情。现在,当然是有限的人生,大自然的行为也确实一向是从容不迫的。但我是需要一百年时间的树中之王橄榄树还是九个星期就会枯老的洋葱,那正是我要通过努力奋斗来证实的事情。
  经验的价值确实往往会被高估,甚至我走得更远,我觉得,一个人只要老了,就说明他(她)此时的经验是不可靠的,不管开不开口,都当他(她)糊涂好了。他们以前的经验却不妨认真对待,其实,行之有效的经验和被多次检验了正确性的知识正是智慧之源。我们不能指望,在把前人的知识和经验转化为自己的智慧时可以不花很多时间,其实,说我们缺乏时间,并不是说事情太多了,而是知识和经验变成智慧太需要时间了。再有,智慧是和知识经验不同的东西:智慧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头脑因悟性的觉醒而产生的奇思妙想,具有非常的灵活性;知识和经验则是固定的程序,是僵死的东西。但智慧也离不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如果没有任何知识,从来没动过手,哪怕你手头有无限多的智慧秘笈,你头脑中最多也只能有智慧的假象。也许具体的知识和经验确实会有过时的时候,但即使是过时了的知识和经验,对智慧依然有无限的启迪作用。关键不在于知识和经验行不行得通,而在于能不能开启智慧。
  知识和经验一定要升华成智慧,而不是什么原则,原则其实和知识经验一样是没有生命的僵死之物。即使是所谓真理,也不过是被重复证实正确有效的知识,它在实践中的有效性还需要适当的条件鼎力相助。总而言之,这些都需要人去运用,而不能迷信,一旦迷信它们,即使是最好的原则、最正确的真理,都会领着我们走向失败。
  在这一卷中,有一处我挺赞赏:好习惯是通向成功的大道。不过我的好习惯又有一点不同,我认为的好习惯是能时刻反思自己现时的习惯,把其中不利于成功的部分找出来并剔除掉。所以,我的好习惯,其实就是不断完善自己的习惯,这却是没有尽头的。
  靠把几本歪书一读再读,绝对形成不了我要的好习惯,能培养出失败者倒是肯定无疑的事情。
  二
  “我要用全身心的爱来迎接今天。”也许,这就是迷信爱比较典型的表达。然而,爱到底是什么呢?我想,写下这句话的作者未必真的知道多少。
  与能够劈开一块盾牌、甚至毁灭生命的强力相比,爱可能真的具有无与伦比的另类力量,至于是不是能使人们敞开心扉,那倒是不一定的。按世俗的说法,爱是开启心锁的钥匙,可是并非每颗心都上了锁。再说,不同的锁需要不同的钥匙,难道糊糊涂涂的爱竟是万能钥匙不成?!
  “因为,这是一切成功的最大的秘密。在掌握了爱的艺术之前,我只算商场上的无名小卒。我要让爱成为我最大的武器,没有人能抵挡它的威力。”这就说出了这爱的可怕之处:它象一门手艺,勤学苦练就可以掌握;尤其是一种利器,具有无坚不摧的威力。我知道了,这真是万能钥匙:用大锤来砸、用千斤顶来撬,看还有什么开不了的门!哦,当然有万能开锁匠,门边就有许多“开锁王”广告。不管是怎么样把锁弄开的,一想到拥有此等技艺的开锁能手,我就觉得不寒而栗。
  据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作为推销员,当然所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是他的上帝,毕竟他的生存意义相当简单:有利润地售出手中的货物。假如把消费者的消费权利变成消费义务,作为推销员,当然是大功告成、万事大吉。遗憾的是,权利总是权利,虽然权利隐含着应尽义务,毕竟还是义务的对立面。消费者也懂得爱,只不过他们出自本能地不会爱推销员,而是爱自己以及属于自己的财富。当然,消费者即使不是现实的上帝,也永远是潜在的上帝,作为推销员是应该知道的。所以,即使是有缘有故,心里的恨也千万不能表达出来。
  我不想说爱和恨其实是一面两体,那属于哲学的范畴,而推销员是不太需要哲学的。
  不过,爱是相互的。即使只想做一个推销员,这道理还是要懂的。推销员非爱消费者不可,就象信徒必须毫无条件地爱上帝,可上帝必须爱信徒吗?在推销员和消费者之间至少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可是,只有平等的人们之间才有互爱的可能。当爱变成祈求和赐与的关系时,即使被称呼为爱,也是相当别扭的。
  “我赞美敌人,敌人于是成为朋友;我鼓励朋友,朋友于是成为手足。”把迷惑人的部分去掉,就是要让敌人成为朋友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