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言不讳的意思(“直言不讳”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 2023-07-11

本文目录

“直言不讳”是什么意思

直言不讳
直言:指诚挚地和直率地说。语出《国语·晋语三》:“下有直言,臣之行也。”讳:避忌,隐讳。
直言不讳的意思是说话坦率,毫无顾忌。
出 处
《晋书·刘波传》:“臣鉴先征;窃惟今事;是以敢肆狂瞽;直言无讳。”
例 句
一个青年人,应该襟怀坦白,热情爽朗,勇于~。
这倒不必多心,我是个无党无派的人,才敢这样~。(梁斌《红旗谱》五十二)
有技巧地直言不讳胜过沉默不语。
《儿女英雄传》第三二回:“九哥,你既专诚问我,我便直言不讳。你要这宗东西,也不必等到你二百岁后。”言
“直言不讳”的意思是说话坦率,毫无顾忌。
1、拼音:zhí yán bù huì
2、出处:《晋书 刘波传》:“臣鉴先征,窃惟今事,是以敢肆狂瞽,直言无讳。”
3、近义词:
(1毋庸讳言 :用不着隐讳,可以直说的内容。
(2)直来直去 :说话、做事不绕弯子
(3)开门见山 :打开门就能看见山。 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
(4)心直口快 :性情直爽,有话就说。
(5)单刀直入 :原比喻认定目标,勇猛精进。后比喻说话直接了当,不绕弯子。
4、反义词:
(1)噤若寒蝉 :像深秋的蝉那样一声不吭。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
(2)闪烁其词 :指不肯透露真相或有意回避要害问题。
(3)半吞半吐 :形容说话含糊不清,不直截了当。
(4)隐约其词 :指语意隐晦不明或说话躲躲闪闪。 亦作“隐约其辞”。

直言不讳的意思是什么 直言不讳造句 近义词反义词

直言不讳的意思:

直截了当地说出来,没有丝毫顾忌。

直言不讳百科解释:

讳:避忌,隐讳。说话坦率,毫无顾忌。

直言不讳的详细解释:

直言不讳

讳:避忌,隐讳。说话坦率,毫无顾忌。

这倒不必多心,我是个无党无派的人,才敢这样~。 ◎梁斌《红旗谱》五十二

直言不讳的近义词:

毋庸讳言,和盘托出,直来直去,全盘托出,秉笔直书,百无禁忌,仗义执言,指名道姓,直言无隐,直抒己见,开门见山,心直口快,侃侃谔谔,单刀直入,直截了当,畅所欲言,打开天窗说亮话,指天画地,无庸讳言

直言不讳的反义词:

噤若寒蝉,遮三瞒四,旁指曲谕,闪烁其词,钳口结舌,隐晦曲折,讳莫如深,隐约其词,半吞半吐,闪烁其辞,旁敲侧击,隐约其辞,转弯抹角,曲意逢迎,话里有话,人云亦云,秘而不宣,吞吞吐吐,指桑骂槐,话中有话,藏头露尾

直言不讳的出处:

《晋书·刘波传》:“臣鉴先征;窃惟今事;是以敢肆狂瞽;直言无讳。”

直言不讳造句:

1、小李直言不讳地向社长指出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他直言不讳地指出了我们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对我们的帮助很大。

3、他直言不讳地指出了我的缺点。

4、他能直言不讳,说明没把我当外人,因此我感到欣慰。

5、他的性格直言不讳、热情奔放、活泼天真。

6、表哥平时说话直言不讳,从不拐弯抹角。

7、我自己则直言不讳地说,我们已置身于魔鬼和深渊之间。

8、你可以直言不讳地指责我,没什么。

9、我直言不讳地说吧,我觉得你对我房子的粉刷做的很烂。

10、他性格耿直,说话历来都是直言不讳,不讲究方式方法,您别见怪。

11、妈妈说:“我不想旁敲侧击地说你,我只想直言不讳地叫你要认真啊!”。

12、一个青年人,应该襟怀坦白,热情爽朗,勇于直言不讳。

13、在警察掌握证据,犯人不得不直言不讳的说出事实真相。

14、老师直言不讳的处事作风,受到大家的高度赞扬。

15、这里没有外人,有话你就直言不讳地说吧。

16、所谓的直言不讳其实与野蛮无礼只有一步之遥。

17、我的妈妈不喜欢旁敲侧击地批评我,总喜欢直言不讳地指出我的错误。

18、妈妈做事和说话都是直言不讳,从不拐弯抹角。

19、真正的朋友会在你成功是真心为你感到高兴,而不是表面上的捧你,在你悲伤时他不会弃你而去而是真心的送上安慰,忠言逆耳,朋友就是这么一个说忠言的人,在你有缺点时,他会直言不讳的指出批评并帮你改正,而不是一劲说你的好,这就是朋友

20、看到自己犯错误,同学们直言不讳,帮助我改正。

直言不讳是什么意思 直言不讳的意思

1、直言不讳,汉语成语,拼音是zhí yán bù huì,意思是说话坦率,毫无顾忌。形容一个人说话毫无隐瞒。

2、出自《晋书 刘波传》:“臣鉴先征,窃惟今事,是以敢肆狂瞽,直言无讳。”

3、成语用法:联合式;作主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直言不讳的意思是什么

“直言不讳”的俗语是:打开天窗说亮话。

直言不讳  

释义:直截了当地说出来,没有丝毫顾忌。

出处:《晋书·刘波传》:“臣鉴先征,窃惟今事,是以敢肆狂瞽,直言无讳。”

译文:我借鉴先征,偷偷地想今天的事情,因此敢肆行狂妄,直言不讳。

扩展资料:

近义词

全盘托出  

释义:连盘子也端出来了。比喻全都讲出来,毫不保留。

出处:元·明本述《天目中峰和尚广录》卷十六:“今日特为你起模画样,和盘托出。”

示例: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四十四回:“洋人见他们有点肯的意思了,便将芜湖道的说话全盘托出。”

直言不讳的意思

直言不讳(讳:避忌,隐讳)指无保留地、坦率地谈出事实、意见或感情;形容一个人说话直爽,毫无隐瞒。

联合式结构,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主语、定语、状语。

敢于直言不是不讲究说话的方式和艺术,而是指敢于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丝毫不因私情,不为面子而有所顾忌,躲躲闪闪。敢于直言,敢于说真话,开门见山,一针见血,不隐恶,不饰非。

直言不讳,反映的是一种实事求是的品格,一种敢于负责的精神和一种雷厉风行的作风,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思想的一种优良品质。

成语告诉人们,无论何时何地,要在言行上服从于真善的准则,不去刻意地追求外在的装饰,不去刻意的讨好他人,不去为了所谓的“婉转”“不得罪人”而做一个“好好先生”,失去了直言不讳的勇气。

  • 运用示例

  • 战国楚·屈原《卜居》:“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 

    宋·俞德邻《贽见沿海陈制置启》:“直言不讳,君子有所恃,小人有所畏。” 

    宋·苏轼《凫绎先生文集叙》:“微言高论,既已鄙陋汉、唐,而其反复论难,正言不讳,如先生之文者,世莫之贵矣。”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三二回:“你既专诚问我,我便直言不讳。” 


\u003Cimg src='http://www.taiheerp.com\\\\images\\\\t","('互联网')",0,null,false,{},["Set"],{"POST":16},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