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成是四朝的重臣,忠心耿耿,为何要围困饿死赵武灵王
发布时间: 2023-07-17

小编认为,题主所理解的忠心和战国时代公子成眼中的忠心并不是一回事。在那个年代,儒家还并不是列国统治者的心头好,孔子更算不得圣人,他流浪列国的累累若丧家之犬以及他和南后的花边新闻有可能还是贵族茶余饭后的谈资。

公子成属于赵国公族,是赵肃侯的弟弟,赵武灵王的叔叔,后来的赵惠文王是他的孙子辈,他的忠心是向着赵国,向着赵国王室,并不是向着某个人,包括自己的侄子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加强赵国军力,灭中山国,大败北方林胡,楼烦二族,开辟云中,雁门,代郡三郡,辟地千里,威名赫赫。但是公子成等公室贵族实际上并没有在战争中得到多少实际好处,另一方面,在将王位让给儿子赵何后,赵武灵王主要精力放在军中,和军中将领关系亲密,长此一往,公子成等老牌贵族不但得不到好处,反而会被崛起的军中新贵取代现有的位置。

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政策虽然使赵国军力快速崛起,但是也事实上加剧了赵国的分裂倾向,以邯郸为首的农耕区是赵国的政治经济中心,而以代地为中心的半游牧半农耕区逐渐称为赵国的军事中心,这种双中心制是危险的,特别是在战国时期,战国时期,各国的都城实际上也是各国军力最强的所在,是精锐之师的集聚地,而赵国则是错位了,这种错位无疑是危险的。

赵国下一步该向哪里走,到底是以邯郸为中心参与中原争霸,还是重心北移至代地,乃至于经过九原,云中灭秦,在国家政策上赵武灵王和以邯郸为中心的赵国公族势力之间是有严重分歧的。

主父欲令子主治国,而身胡服将士大夫西北略胡地,而欲从云中、九原直南袭秦,於是诈自为使者入秦。秦昭王不知,已而怪其状甚伟,非人臣之度,使人逐之,而主父驰已脱关矣。审问之,乃主父也。秦人大惊。主父所以入秦者,欲自略地形,因观秦王之为人也。于是,为了整合赵国资源实现自己强国的伟大目标,已经让位称为“主父”的赵武灵王想要再次夺回属于自己的王位,因此,他扶植长子赵章去和赵惠文王争夺王位,小编认为赵武灵王的目标很明确,两个儿子如果争的头破血流,作为父亲以及赵国军事统帅的自己,自然可以闪亮登场,解决争端,夺回王位。

可是他是低估了公子成这一群邯郸派公族的势力和胆量,在沙丘之变中他们竟然活活饿死了赵武灵王,有人认为一切都是在赵惠文王的默许甚至是是授意下进行的,实际上赵惠文王当时不过是15岁的少年,他怎么会敢于起意谋害赵武灵王,这起事变的实际策划者和执行者,就是公子成等以邯郸为中心的公族势力。

这一派人,不愿意看到赵国分裂或者是迁都,也不愿意被赵武灵王带领的新兴军事将领取代现在的地位,因此,他们紧密“团结”在赵惠文王身边,利用赵惠文王牵制赵武灵王天下的军事战略,不得不说的是赵武灵王灭秦的战略虽然天才,也实际上过于大胆,一旦失败,赵国就有灭顶之灾,他们更愿意国家采取保守的南下争霸战略。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