疖怎么读 疖的读音?疖,这个字怎么
发布时间: 2023-07-11

本文目录

疖怎么读 疖的读音

1、疖,汉语二级字,读作疖(jiē),疖子,皮肤病,由葡萄球菌或链球菌侵入毛囊内引起。症状是局部出现充血硬块,化脓,红肿,疼痛。

2、基本字义,疖(疖)jiē(ㄐ一ㄝ),一种局限性皮肤和皮下组织化脓性炎症。俗称“疖子”。

3、疮疖。亦指树枝干上的疤结硬块 。如:疖子,常用词组,疖子。

疖,这个字怎么读

疖[jiē]

[名]疖子,一种局限性皮肤和皮下组织化脓性炎症。

用法说明:统读 jiē,不读 jié。

附: 疖的治疗,初起时,可用2%碘酊涂于局部连续多次,保持局部清洁,疖肿可以控制。根据全身症状,可给抗生素,并加强营养,注意休息。疖周围的皮肤也应保持清洁,可用70%酒精涂擦,以防周围的毛囊感染。

疖,怎么读


一种局限性皮肤和皮下组织化脓性炎症。俗称“疖子”。

疖怎么读

疖字读音为:jiē

拼音:jiē,注音:ㄐ一ㄝ,部首:疒部,部外笔画:2画,总笔画:7画

五笔:UBK,仓颉:KSL,郑码:TYVV,四角:00127,结构:左上包围

电码:4081,区位:8060,统一码:7596,笔顺:丶一ノ丶一フ丨

释义:

1.疮疖。亦指树枝干上的疤结硬块 。

2.疖子,皮肤或皮下组织局部性的化脓性炎症。易发生于头面部、颈和背部。

扩展资料

汉字演变:无

相关组词只有1个:

疖子  

症状是局部出现充血硬块,化脓,红肿,疼痛。

同音字:接

接拼音:jiē

释义:

1.靠近;接触:邻~。~近。交头~耳。

2.连接;使连接:~电线。~纱头。这一句跟上一句~不上。

3.托住;承受:~球。书掉下来了,赶快用手~住。

4.接受:~见。~待。~电话。~到来信。

5.迎接:到车站~人。

6.接替:~任。谁~你的班?

7.姓。

疖子怎么读 疖子的含义

1、疖子拼音:

2、释义:皮肤病,由葡萄球菌或链状菌侵入毛囊内引起。症状是局部出现充血硬块,化脓,红肿,疼痛。木材上的疤痕。

3、火疖子也叫疖疮,疖子是一种化脓性毛囊及毛囊深部周围组织的感染;痈则是相邻若干个毛囊及其结构的化脓性感染。致病菌主要是葡萄球菌,由于皮肤卫生不良、皮肤脂溢性物质产生增多、外伤及机体激素水平高而引起。初病起期局部红肿疼痛,而后红肿范围扩大、跳痛明显,最后形成脓肿,如果破溃则流脓但疼痛减轻。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全身不适、畏寒、发热、白细胞计数升高等症状。

疖这个字怎么读啊

疖读作:jiē

部首:疒部,部外笔画:2画,总笔画:7画

五笔:UBK,仓颉:KSL,郑码:TYVV

四角:00127,结构:左上包围,电码:4081

释义:一种局限性皮肤和皮下组织化脓性炎症。俗称“疖子”。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只有两个

1、疖子 

皮肤病,由葡萄球菌或链状菌侵入毛囊内引起。症状是局部出现充血硬块,化脓,红肿,疼痛。

2、刺唬疖 

一种毒疮。

疖字怎么读

疖字怎么读
疖的解释
1. 一种局限性皮肤和皮下组织化脓性炎症。俗称“疖子”。

这个字怎么读 火疖子 拼音是什么

疖,读作jiē,是一种局限性皮肤和皮下组织化脓性炎症。俗称“疖子”。火疖子:指因为着急上火而引起的局限性皮肤和皮下组织化脓性炎症。

痈、疽、疔、疖这些字怎么读

痈:读音:

疽:读音:

疔:读音:

疖:读音:

痈、疽、疔、疖,是四种发生于体表各有不同病理变化和形状特征的外科疾患。痈是感染毒邪,气血壅塞不通而致的局部化脓性疾病。疽是为毒邪阻滞而致的化脓性疾病。疔因其坚硬而根脚如钉故名。疖发于皮肤浅表,随处可生,多生于头、面、颈、项及臂臀等处。

痈: 红肿热痛,浅而高大,未脓易消,已脓易溃易敛,因热毒熏蒸、气血淤滞所致。

疽: 漫肿无头,肤色不变,边界不清,无热少痛,未脓难消,已脓难溃因寒邪郁结、气血凝滞所致。

疔: 初起如粟,根深形小,状如针,顶白而痛,因邪毒侵袭、气血凝滞而致。

疖: 浅表局限,形小而圆,红肿热痛不甚,易溃易敛,反复发作,因湿热蕴结所致。

扩展资料:

望诊

1.痈

红肿高大,根盘紧束,伴有焮热疼痛者为痈,属阳证。多由温热火毒内蕴,气血瘀滞,热盛肉腐而成痈。其特点是未脓易消,已脓易溃,脓液稠粘,疮口易敛。

2.疽

漫肿无头,肤色不变或晦黯,局部麻木,不热少疼者为疽,属阴证。多由气血虚而寒痰凝滞,或五脏风毒积热,深窜入里,流滞于筋骨及肌肉深处所致。其特点是未脓难消,已脓难溃,脓液稀薄,疮口难敛。

3.疔

初起如粟如米,根脚坚硬而深,犹如钉丁之状为疔。初起局部顶白,麻痒相兼,继而红肿热痛。多生于头面手足。疔毒多由火热毒邪,阻于皮肤,留于经络而成。

疔毒较一般疮疖为重,若患处起红线一条,由远端向近端蔓延,称红丝疔,或曰“疔毒走黄”,是火热毒邪流窜经脉,有内攻内陷之势。

4.疖 发于皮表,形小而圆,红肿热痛不甚,容易化脓,脓溃即愈为疖。多由外感热毒或脏腑湿热蕴结,发于肌肤而成。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