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建设县域幸福家园 答好暖心民生答
发布时间: 2023-07-11

汝南:建设县域幸福家园 答好暖心民生答卷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杨晓东 祁道鹏 通讯员 付忠于 徐世领

1月31日,在2023年全省民政工作会议上,汝南县民政局局长罗方从省民政厅领导手中接过沉甸甸的“2022年民政工作先进县”奖牌,这是驻马店市民政系统唯一受到表彰的县(区),也是汝南县在新年伊始又获得的一个荣誉。

“建设人民群众的幸福家园,必须坚持民生优先,强化基本民生保障,把资金向民生项目倾斜。”汝南县委副书记、县长杜娟介绍,2022年汝南全年民生支出32.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7.7%,省市县民生实事全部完成;投入3740万元高标准升级改造敬老院,投入 3800万元建成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投入6440万元建设4个街道综合养老中心,投入1750万元建成68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并添置设备,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实现全覆盖,获得全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项目观摩评比第一名......

真金白银的投入,不仅让群众获得满满的幸福感,也推动汝南民政工作不断跃上新台阶。

2021年8月,汝南县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了建设“工业强县、文旅名县、生态美县和人民群众的幸福家园”奋斗目标。汝南县委书记李卫明指出,民政工作涉及千家万户,必须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注重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上为党委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难。为此,汝南县建立起县、乡、村“三级书记一起抓”民政重点工作的联动机制,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分管县领导常态化召开专题会议推进落实,确保民政重点工作有力开展。

展开全文

在韩庄镇敬老院,房屋装饰一新,屋内干净整洁,老人在游园内或聊天、或下棋十分悠闲。这是汝南用心答好民生答卷的一个生动缩影。汝南县民政局局长罗方说,近年来,县里高标准升级改造农村敬老院,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坚持统一规划,完成全县19所敬老院提升改造,实现了花园、游园、菜园、果园、养殖园“五园”合一和空调、彩电等室内外设施设备“19个统一”,全部安装了可视化养老服务平台,设置室内外安全监控、床头呼叫、智慧用电、烟感报警、自动喷淋和夜晚巡更六大系统,彻底改变了农村敬老院“脏乱差”面貌,让全县农村敬老院成为人人愿意去的地方,驻马店市专门在全市推广了农村敬老院管理工作的“汝南模式”。

同时汝南县还高标准建设1个县级集中养老服务中心,作为全县养老服务的指挥调度平台;打造4个城区养老服务应用示范街道、每个街道建一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全县建设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68个,形成了“1+4+68”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格局。

“我们这个平台可以看到全县所有敬老院,实现24小时全程监控。”在汝南县“可视化”居家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平台,负责人姚汝礼说,通过设立指挥中心,联通17个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站、19所农村敬老院、15所重残托养中心、4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对全县敬老院各类监管信息进行研判、分析,下达综合调配指令,开展居家24小时线上寻医问诊服务,实现“问诊不出户,服务一键通”。

“金环对俺真好,前一段多亏了有他照顾,帮我渡过了难关。”在金铺镇姚寨村,该村七组村民独居老人乔天义对记者激动地说。这得益于汝南县推行“农村邻里互助养老”模式。针对农村个别人“没人管”和“没人干活”的问题,汝南县搭建邻里助养网络体系平台,采取邻里互相帮助的形式解决养老问题,实现“养老对象得服务、服务人员得报酬”的双赢效果。全县285个村(居)全部建成农村养老服务站,联合县乡村振兴局开发756名养老护理员公益岗位,为全县832名空巢、独居及特殊特困老人家庭免费安装“一键通”智能终端设备。去年来已开展入户探视5.8万次,提供代买代缴、卫生保洁、紧急求助等服务6.9万次。在全县农村逐步建立集中供养、重度残疾人托养、居村联养、乡镇卫生院医养、亲情赡养、邻里助养、“互联网+居家养”等七种方式破解农村特困人员养老难题。

汝南县还注重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工作合力。把民政工作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结合,开发700多名养老护理员公益岗位,2023年计划再开发公益性岗位1200多名;与盘活公共资源相结合,在原计生委办公区规划建设城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在移民服务中心闲置办公区规划建设城区日间照料中心,在原粮食局办公室规划建设高标准养老院,利用闲置小学、厂房和村委办公场所建设日间照料中心、幸福院、养老服务站30多所;与社会公益组织结合,建立沟通联络互动机制,定期通报救助情况、畅通救助渠道、争取资金支持,凝聚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民政工作的合力。

“建设人民群众的幸福家园,必须全力办好民生实事。”汝南县委书记李卫明表示,新的一年,汝南县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