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无战事》里,蒋经国为什么要抛弃曾可达?曾可达原型是谁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北平无战事》里,蒋经国为什么要抛弃曾可达

曾可达这个角总结起来就是愚忠而悲情的,他只会电话表达,对官场无所适从,人民网曾经调侃演员董勇接了一部“电话剧”,因为曾可达一直都在打电话给蒋经国,董勇对着电话拍了十五天。曾可达的结局让很多人不能接受,因为他正直清廉,忠于自己的理想,他这样子的人难道不应该被蒋经国好好任用吗?为什么会抛弃他?原因是曾可达太过天真,不善政治斗争,城府不深,而腐败已经深入国民党的每一个角落,牵一发而动全身。

曾可达并非忠于蒋经国这个人,而是对他的政策或者目标认同而已,他忠诚的对象既然是反腐这件事那么他的立场就已经站在穷人平民这边了。而蒋经国只是一个孝子,蒋经国的立场虽然在做反腐的事,但是作为阶级立场本质上还是属于既得利益方也就是国民党统治阶级这边的。抛开忠诚、才干不讲,在民国崩溃的大背景下,两人深层的裂痕无法弥合。所以曾可达虽然名义上的地位比较高,实际上却一直被蒋经国防范着,在蒋经国面前,他可能连个孙秘书都不如。

曾可达私卖军粮的原因就是以死相谏。在蒋经国对他失去信任,无法联系的境地,趁蒋介石飞北平见傅作义时,私卖军火。他原本想会被蒋介石直接枪毙,这样就会使蒋经国在上海能有同样的理由查孔令侃非法走私和囤货。但他失望了,没想到蒋介石没理他,蒋经国碍于宋美龄保护孔令侃,蒋经国为了不使蒋介石,宋美龄和自己产生矛盾而放弃了国家前途,妥协了。

他选择了自杀就是因为他已经知道了自己的理想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是肯定无法实现的。这也是他最后询问方孟敖对蒋经国的看法时,方为什么说蒋经国是个孝子的原因。他最后自杀那一幕真是悲凉,身边连个可以说话的人都没有,最后可以交心相谈的却是个共产党。

在国共内战的历史上,因为对国产党的彻底绝望而自杀的高官或者将领是比较少的,比较有名的就是陈布雷了。曾可达的原型,个人认为应该是贾亦斌和王升两个形象的糅合。贾亦斌和蒋经国产生分歧,主要是因为“扬子公司案”。1949年,他南下参加嘉庆起义,被批准为中共党员,2012年去世,是一位活到100岁的长寿军官。

王升和曾可达的身世比较像,赣南人,黄埔军校十六期毕业,在1948年陪同蒋经国在上海打老虎。王升熬到了蒋经国即位,官至上将,也活到了99岁,同样是个长寿的军官。

曾可达出身贫寒,家人都是务农的,他无法在彻底腐败的国民党之中求得生存。国民党从抗战都内战,腐败是全面的。只是因为郭汝瑰不同于其他的官员,清贫了一些,杜聿明曾经以为他是共产党的间谍,可见在国民党之中,贪污腐败已经到了什么程度。曾可达的自杀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暗示着国民党彻底没救,已容不下清廉之人。对于很多人所言的曾可达情商不足,败事有余,个人觉得,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曾可达这样将反腐坚持到底的人,他才是一个国家的试金石。

曾可达原型是谁呢

曾可达原型是王升。国防部预备干部局少将督察曾可达,原型为国民党陆军上将王升,江西省龙南县人。从在赣南时期起,就是蒋经国的左膀右臂。

国防部预备干部局少将督察、铁血救国会核心成员曾可达,原型为国民党陆军上将王升1917到2006年,原名建楷,又名修阶,字化行,江西省龙南县人。

北平无战事的剧情

1948年,国共两党已届决战,国统区经济全面崩溃。潜伏于国民党并任空军上校的中共地下党员方孟敖,受命于蒋经国彻查北平民调会和中央银行北平分行贪腐案,北平分行行长正是其父方步亭。

蒋经国的孔雀东南飞行动命何其沧与方步亭推行币制改革,目的是从人民手中掠夺黄金白银外汇,围绕这一重大经济战线的斗争,中共地下党及北平学联的进步青年和潜伏在中共的国民党要员梁经纶以及各方的贪腐势力展开了惊心动魄的较量。

蒋经国密令方孟敖执行孔雀东南飞行动,负责将掠夺来的黄金白银外汇运往台湾,千钧一发的时刻,中共中央为了和平解放北平,进一步和平解放全中国的更多城市,答应傅作义将军和谈要求,让方孟敖执行新的命令,让方孟敖及其飞行大队运走了国民党在北平金库的黄金白银外汇。

曾可达是好人吗

是好人。

曾可达是历史宏篇巨制《北平无战事》中的人物。曾可达是国防部预备干部局督察,少将军衔,是铁血救国会核心成员,天资不足但勤奋有余,受命彻查北平民调会和中央银行北平分行贪腐案,后负责“孔雀东南飞”计划。

曾可达的形象刚正清廉,他身为国防部少将,家人都在赣南老家辛劳务农,他每月把一半薪水寄回家中贴 补。如果抛开党派和主义的限定,任何时代都需要曾可达这样尽忠职守,向一切腐败开刀的忠义之士。“曾可达是一个忠诚的执行者,一个理想主义者,一个在国民党危难时期想要铁血救国、救党的改革派骨干。然而在那段时期,国民党内一些人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国家和民族之上,这是最可怕的,所以才会丧失民心,败走台湾。”

扩展资料:

曾可达去北平更重要的是执行秘密代号为“孔雀东南飞”的行动,由方孟敖和方家世交燕大副校长何其沧的得力助手、燕大经济系教授、潜入中共北平学委的党员、蒋经国铁血救国会的核心成员梁经纶执行。一场特殊的地下斗争惊心展开了。最终,中共北平地下党员们和方孟敖在中央的保护和指导下为北平和平解放挣得了民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曾可达

在北平无战事中,蒋经国为什么会抛弃曾可达

在《北平无战事》中,蒋经国抛弃曾可达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曾可达经常拿蒋经国当作挡箭牌

话说曾可达从一个平淡无奇的农村娃摇身一变成为耀眼的国防部年轻少将,除了自身拥有实力之外,坐镇后方拥有无敌到强悍实力的蒋经国功不可没。古人都说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却经常隐藏于市,能够遇到他们简直就是人生之中最可喜可贺的事情,正是由于蒋经国的一路器重,才让曾从众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人人羡慕嫉妒恨的对象。但是曾可达虽然有一定的才华,但是在单独面对政治问题,面对众人的刁难时却不能硬气的说我的决定就是最后的决定,而是把自己的后台搬出来,告诉大家这些其实都是蒋大佬的决策,与我没有任何关系,慢慢大多数的官员就把所有的怒火都放到了蒋经国的身上。

二、曾可达卷入了蒋氏父子的斗争

自从曾可达跟随了蒋大佬之后那可是岂一个衷字了得,而且做什么苦活累活都是任劳任怨的,没有任何不满的情绪,简直就是单位里的老好人。但是这个人衷心有余而智商总是处于宕机的状态,竟然在懵圈的状态下卷入了蒋氏父子的斗争中,要知道他的师傅蒋经国都是给老蒋家打工的,父子两人中的任何一个人可都是得罪不起的。作为师傅为了明哲保身只要放弃了这个可怜的徒儿,没办法,作为一个成年人总是要为自己的愚蠢买单的。

三、曾可达的自我放弃

如果社会上的大环境是国泰民安,团队内部的所有人有劲都往一处使的话,任何一个美好的想好都是容易实现的理想,但是如果大环境动荡,团队内部早已破败不堪,甚至已经烂到根了,这个时候再美好的理想也就会变成不切实际的空想。面对国民党的内部状况蒋BOSS都感到无力和无奈,但是热血青年曾可达却幻想着再拯救一把,最后绝望大于希望,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曾可达的真实身份是

曾可达是电视剧《北平无战事》当中的角色,他的真实身份是国民党国防部少将。

曾可达是历史宏篇巨制《北平无战事》中的人物,由演员董勇扮演。曾可达是国防部预备干部局督察,少将军衔,是铁血救国会核心成员,天资不足但勤奋有余,受命彻查北平民调会和中央银行北平分行贪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