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机器人,新新佛山
发布时间: 2023-07-11

智能机器人,新新佛山人

碧桂园旗下的千玺机器人餐饮集团相继在佛山、广州等地开设不同门店。

灰墙之上,一只粉色的手在左右晃动。“

她”在喷涂。一会儿工夫,一整面灰墙变成了彩色,涂层均匀。

“她”不畏高。不论多高,“她”总能抵达,把喷涂的工作完成。

“她”的性格,甄上宝最了解——这是他平日操作的机器人。

送过外卖、做过一线工人后,他决定去搬一种很新的砖——去建筑工地,当“操盘手”。

以上这一幕发生在佛山顺德北部的碧桂园凤凰台项目工地。

平日,除了“她”,甄上宝还要与“他们”和谐共处: 一系列应用到建筑行业的机器人,包括可以在高空自由攀爬的爬升式外墙喷涂机器人。

操控盘的那端,机器手代替了人工喷涂,也代替了“蜘蛛人”的高空作业,喷涂变得更安全、高效;而操控盘的这端,甄上宝熟练操作,比起送餐,他在试着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更高的价值。

这是人工智能技术在佛山的现实场景。

这些机器人,是新新佛山人,它们钻进车间、走进工地,替这座城市的劳动者弯腰弓背,替他们把最难、最危险的事揽在自己身上。

“人工智能的意义,是让人们更加有尊严、更加安全地工作。”

很多像甄上宝这样的年轻人,走进新制造工厂,走上生产一线,和这些新新佛山人一起,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势力。

新新佛山人,佛山造

展开全文

科幻电影《机器纪元》中,机器人像人类一样呼吸、思考和生活,并协助人类完成高强度的劳动工作。

它们还可以自我设定生产线,实现自我迭代与复制。

机器人生产机器人的魔幻场景,真实地发生在佛山顺德的工厂里。

眼下,美的库卡智能制造科技园中,机器人正忙着制造机器人,以实现生产力的倍增,让产能最大化。

在这里,“躺着干活”已成为现实。“机器人生产机器人”全自动化产线现已落地,自动化产线从机器人组装的第一道工序开始,到最终生产出一个成品,全程实现“无人化”。

这是广东首条“机器人生产机器人”产线,也是国内第一条生产重载机器人的全自动化生产线。

这条生产线没有想象的复杂——整线长度为35米,全线采用了12台库卡机器人、6台库卡生产的AGV小车、5条库卡第七轴轨道。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黑灯工厂’,即便我们下班了,机器人也不会停,还会继续作业、组装。”

库卡中国营运与人力资源总监陈峰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这条产线投入约2000万元,希望打造成可复制、一流水平的全自动机器人产线,赋能制造业。

为了迎接这些新新佛山人,佛山给出了十足的诚意,真金白银地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

《2023年佛山市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提出,今年佛山GDP预期增长目标为6%,将安排省、市重点项目投资不少于1200亿元。

佛山还力争2023年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增900家以上、科技领军企业新增1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万家,以强创新增效益。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在揽才力度上,佛山未输过。

大手笔不在话下。《佛山市科技创新团队资助办法》提到,经评审入选的科技创新团队可获得市财政专项经费资助,其中,科学家团队给予1000万—2000万元,青年拔尖人才团队给予200万—500万元。

它还有贴心关怀。《佛山市高等教育高层次人才引进扶持办法》提及,高等教育高层次人才在安居落户、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医疗保障等方面的待遇,享受市、区相关高层次人才政策待遇。

2022年3月31日,广东佛山。美的洗涤电器制造车间内的季华实验室X Lab(X 实验室)。(图/ 视觉中国)

佛山青年,不爱大厂爱工厂

许灵就是那个乘兴而来的年轻人。

“打不过,就加入。”ChatGPT火爆后,00后应届毕业生许灵在佛山找到了用武之地。

四年前,许灵拒绝家人青睐的教师专业,选择了广州大学机器人工程专业。

毕业后,她选择回到佛山,希望能把年轻人的理想和机器人的实践带回家乡。

春节假期过后,许灵带着数十份简历开启海投模式。

频刷招聘会的她发现,智能化招聘大厅总是人头攒动。

这样的场景让她战斗力拉满。

2月11日,佛山市顺德区勒流和陈村同时举行开年首场招聘会。

许灵一天之内刷完两场招聘会,海量的企业招聘一度让她犯了选择困难症。

佛山仙湖实验室、美的集团、科达制造等多个品牌企业,提供优质岗位近2000个,智能机器人研发工程师、系统设计师等岗位,等着如许灵一般的人才大展所长。

“唔使急(不用急),慢慢来,人工智能行业处于上升期,人才缺口大,很多工作在等着我们挑呢!”

社交平台上,许灵忙于分享春招攻略,也不忘为同龄人加油打气。

和许灵一样,诸多高校应届生将制造业当成人生职场的首站。

人工智能化浪潮之下,甄上宝、许灵等人的职业选择,不再局限于“互联网大厂”,而是开始追逐“新制造工厂”。

从“大厂”到“工厂”——这样的职业趋势,让制造业企业招聘摊位迎来大量年轻面孔。

猎聘大数据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在2020年之后处于总体迅速上升态势。

2022年第四季度,人工智能新发职位是2018年第一季度的2.74倍。

近一年,人工智能整体人才紧缺指数为1.6,高于互联网行业。

作为制造业大市,佛山以机器人撑起了大部分制造力量。

近年,佛山培育出科迅达机器人、博智林机器人、隆深机器人等一大批优秀机器人企业,抢占机器人产业高地,成长为广东大力建设机器人产业发展示范区的不二之选。

这份制造力量换来不俗的成果。

2022年,佛山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2698.39亿元,同比增长2.1%。

其中,规上制造业完成增加值5524.13亿元,同比增长1.3%,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1.3个百分点。

在制造业根基深植的基础之上,佛山要更进一步,人才就是它夯实制造业这份厚实家当的重要支撑。

为此,佛山对人才展现了更大的诚意。

根据猎聘大数据,2023年春节后首周,全国招聘需求最大的城市TOP 20中,佛山在列,平均招聘年薪达18.71万元。

招聘需求位列前三的行业为家电、家具/家居、机械/设备。

这些行业正处于技术迭代高峰期,对高端人才和技术型人才需求量极大。

接下来,佛山把人才放在更重要的位置。

进入2023年,科技与创新被摆在佛山工作的C位,人才是关键抓手。

《报告》中,科技与创新被提及达88次之多。

与过去三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相比,《报告》更强调人才培养和引进,例如提出要实施“百千万”产业人才工程、推动人才创新灯塔产业园建设、试行青年人才举荐制度等。

作为创新发展的内驱力,新兴人才为城市向内发展提供重要机会,也是新一轮城市竞争力打造的关键。

佛山这座传统制造业城市,正在不断为“许灵”们寻找理想的落脚点,鼓励其成为产业升级生生不息的原动力。

2022 年7 月8 日,广东佛山。第二届中国(佛山)智能机器人博览会在潭洲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图/I C)

圈粉“最强大脑”,佛山做了什么?

“在不远的未来,没有智能家居系统的住宅会像不能上网的住宅一样,不合潮流。”

比尔·盖茨可能没有想过,他在1995年出版的《未来之路》的预言,被佛山实现了。

你的偏好——喜欢听的歌、舒适的温度、温和的灯光,在系统自动迭代功能之下,一声呼唤,随时开启。

家里自带“最强大脑”,在外劳碌了一天的你,在家得以暂时让自己的脑袋待机一会儿。

这种看似科幻的场景,是“新新佛山人”与“许灵”们融入佛山的成果。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佛山家居产业借此转型升级——跳出传统思维,从底蕴深厚、规模雄厚的优势延伸,通过产业集聚,再“裂变”多个细分领域,形成技术领先、市场潜力巨大的产业集群。

“隐形冠军”就是最好的说明。这些“冠军企业”在各自领域发挥作用,合力组成了“有家就有佛山造”的美誉。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中,佛莞泛家居产业集群位列其中,与广深佛莞智能装备产业集群等同为广东入围的产业集群。

充满前景的行业、良好的生态,让佛山成为“最强大脑”集聚地。

在政府的推动下,佛山各类创新研究平台加快建设,与78家大院大所合作组建各类创新平台已达100家。

季华实验室(先进制造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就是其中之一。

2022年,季华实验室发明专利申请量和独有发明专利申请量在全省科研院所中排名第一,独有发明专利申请量在全国科研院所中名列前茅。

此外,季华实验室与多家职业技术学院共建高水平技能人才培养基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为佛山培育高端装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