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在不可逆转的复兴进程上——从全国两会看新时代十年伟大变
发布时间: 2023-07-11

2023年的春天,意义格外不同——

走过新时代十年非凡历程,我国发展站上新的更高起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入新的关键一程。

东风浩荡,梦想催征。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共话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共同展望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的光明前景,不断汇聚乘势而上、迎风破浪的信心和力量。

夯实迈向现代化强国之基

3月5日上午,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灯光璀璨。

热烈掌声中,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步入会场,在主席台就座。在此开幕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听取政府工作报告:

“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到121万亿元,五年年均增长5.2%,十年增加近70万亿元、年均增长6.2%,在高基数基础上实现了中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

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面对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殊为不易的成绩,展现出中国号巨轮的底气和实力,更彰显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下,新时代十年变革造就的中国发展奇迹。

这是中国经济实力历史性跃升的十年——

近期热播电影《流浪地球2》里的“宇宙级”施工中,国产工程机械成为“特殊演员”。

展开全文

这是2019年4月4日在徐工集团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拍摄的调试中的起重机(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伴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大潮,徐工从默默无名到跻身全球前三,起重机械做到了全球第一,中国制造的高质量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单增海代表充满自豪。

“中国去年出口新能源汽车67.9万辆,同比增长120%,中国连续8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居全世界第一,是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国、消费国。”站在4日的“委员通道”上,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书福委员倍感自信。

在广州市番禺区的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装生产线,机器人手臂在安装汽车轮胎(2023年2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有更多精彩注脚: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从11.4%上升到18%以上,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30%,居于首位;稳居世界第二大消费市场、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

这是成功转入高质量发展航道的十年——

“包括运-20、AG600、C919在内的国产大飞机家族不断壮大,密码就在于自立自强、创新发展。”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型号总设计师唐长红委员说。

这是国产大飞机C919交付全球首家用户东航的仪式现场(2022年12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丁汀 摄

北斗组网、嫦娥探月、天问探火……十年来,我国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在全球创新指数中的排名从34位升至11位,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突破3万亿元,“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超过17%。

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底色。

“从过去污染严重,到现在村强、民富、景美、人和,乡亲们都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就是幸福靠山。”浙江省安吉县余村村党支部书记汪玉成代表拿出了新规划,“我们正在招募人才,推动更多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

“新时代十年,我国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谱写了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曲永义委员说。

这是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的十年——

“经过八年持续努力,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县长李勇代表,将报告中这句话画上了着重线。

由衷共鸣,因有深切的体会。2014年,独龙江公路高黎贡山隧道全线贯通;2018年,独龙江乡6个行政村整体脱贫,作为“直过民族”的独龙族摆脱千年贫困。

“过去每年12月至来年5月,因为大雪封山,我们根本无法外出;现在一天就能到北京,而且实现了所有行政村5G全覆盖。”李勇代表说,独龙族人做电商、开民宿,十年来收入增长了10倍。

告别绝对贫困,扎实迈向共同富裕。十年来,我国人均GDP从6300美元上升到12741美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500元增加到3688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持续快于城镇居民。

物质生活宽裕,也要精神生活丰盈。

“我16岁辍学,以为这辈子就要在土地上过一眼就能看到头的生活。没想到移民搬迁政策给了我学习的机会,让我成为了一名写作者。”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玉池村的农民作家马慧娟代表感慨,“现在村里开辟了文化活动场地,配备了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等,让农村的生活、农民的生活也有了诗与远方。”

十年非凡成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庄严宣示——“我国发展站在了更高历史起点上”。

登高望远,开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

“踏上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既要怀抱梦想又需脚踏实地。”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韩保江委员说,从中国实际出发,扎扎实实谋发展,一步一步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一点一滴创造新的发展奇迹。

点亮人民美好生活之梦

从我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建制村出发,四川省布拖县阿布洛哈村党支部书记吉列子日代表带着乡亲们圆梦追梦的幸福,来到首都北京,走进人民大会堂。

作为当年村里唯一的大学生,他走出大山,又回到家乡,成了忙前忙后的“爬山书记”。3年后,一条3.8公里的公路通了,他变成村民口中的“修路书记”,带领全村迎来生产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

“通路、住上好房子的目标已经实现了,现在我们正规划发展农旅融合项目,以实现更好的长远发展。”吉列子日说。

一村之变,是新时代中国厚植民生福祉的剪影。

十年笃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愈发鲜明。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温暖人心的话语,化作一项项惠民生、纾民困、解民忧的政策举措,持续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美好生活的定义很广阔,也很具体,比如一部电梯。”广州市荔湾区蟠虬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区燕明代表带来了一个故事:

蟠虬社区的老年人口占三分之一。过去没有电梯,有些行动不便的老街坊一星期才出门一两次。近年,十几栋旧楼宇加装电梯后,不少原本搬离的老街坊又搬回来了。

“现在天天看见他们出门买菜、散步,高兴又欣慰。”区燕明代表更欣慰于这样一组数字:2019年至2022年,全国累计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6.7万个,惠及2900多万户居民。

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新时代中国航船向着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方向发展前进——

这十年,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3亿人。对此,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莫荣委员感受深刻,“在14亿多人口大国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是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坚实支撑”。

这十年,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6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10亿人。对此,山西白求恩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杨晓静代表深有感触:“医疗和养老保障更加健全,让百姓能够在更好的健康管理基础上追求更高品质生活。”

这十年,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教育体系。对此,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谢资清委员始终关注: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

农村厕所改造、餐饮浪费、垃圾分类、“小眼镜”……一件件民生“小事”,成为全国两会上的国家大计。涓滴汇流,点亮人民美好生活梦想。

社会主要矛盾历史性转化,聚焦“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人民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要求日益增长。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李占国代表说,司法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执法司法公信力不断提升,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进人民心田。

这次全国两会上,李连成又讲述了新梦想。

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来自河南的村党支部书记李连成代表,向习近平总书记讲述了农民的“八个梦想”:读书梦、健康梦、就业梦、致富梦、环境梦……

“一个个梦想都在成为现实。”李连成说。这些年,他所在的濮阳县西辛庄村驶上发展快车道,变化很大。如今,当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他,正与乡亲们一起致力于第九个梦想——助力乡村振兴的科技下乡梦。

十年砥砺,无数梦想缤纷绽放。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十年前的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殷殷话语穿越时空,意味深长。

激活改革开放创新之力

备受关注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将提交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

“党和国家机构职能实现系统性、整体性重构,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提供了有力保障”,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