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心理学pdf(为什么有的人一直拖延,从心理学角度如何解决
发布时间: 2023-07-06

为什么有的人一直拖延,从心理学角度如何解决

未来10年内,最紧缺的人才是什么?

懂计算机的?

学习能力强的?

全能型的?

善于沟通协调的?

都不是!最紧俏的人才一定是:不拖延的。

拖延,其实只是一种现象,而不是本质。简单来说:拖延只是一种行为的表现。我们在各种压力、焦虑的影响下,丧失做事情的动力,抑或是瞻前顾后、畏手畏脚,一直逃避直面问题—— 这些现象加起来,就叫做拖延。


导致拖延的原因,本质上跟“拖延”没有多大关系 —— 拖延只是它们的副产品。因此,各种对抗拖延的方法,对它们很可能是无效的。例如:对于完美主义者来说,拖延,有时候是一个折中的办法——先拖着,避免失败的同时,也没有说不做这件事情。

拖延症的我们,前80%的时间焦虑,剩下20%的时间在高压下紧急完成任务。

拖延症很严重怎么办事情都是一天推一天,我太难了

想要摆脱“拖延症”,我们要在“自我要求”的阶段,就做好这三件事:

1.统一意识和潜意识

在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可以先问问自己,这个目标,是不是真心要的?完成目标的动力除了逼迫自己外,还有什么正向的抵达动力?

做一件事情并非对自我进行逼迫的暴力,要找到内驱力,找到和这件事最吸引你去做的关系,重塑一种身心整合的状态,就不会有拖延。

比如要做一个演讲和PPT,可以告诉自己,做这件事情并不是因为领导交代不得不做,而是因为你能够从这件事情中收获他人的赞赏、笑声、认可,以及完成目标的成就感,通过想象说服你的潜意识,就能更愿意、更主动去做这件事。
2.忘记完美,降低期望值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句名言,不知道是多少拖延症患者的挡箭牌,为了等待所谓“完美开端”,不知道拖黄了多少成功的结果。

如果你有拖延的经历,绝对不要等到万事俱备才开始做事,把对结果的期望值降到最低。

比如要写一篇文章,就直接预期会写一篇很烂的文章就行,先写了再说!看看自己能写多烂!再烂也比没有强!等到写完了,你会发现你有大把的时间可以修改,改着改着,一篇好文章就出来了。
3.拆分目标,降低启动门槛

有时候我们要完成的目标非常大和宽泛,除了让人不知道应该从何下手,对能否完成这件事情也变得心里没底,潜意识会出现抗拒。

这时候,我们不妨把这个大目标拆解成一个小的目标,逐步逐个的完成,不知不觉中就把大目标给搞定了。

比如“我要学好英语”这个目标,可以把学习目标拆分为听力、阅读、写作三件事,其中的听力再拆解为“每天做10分钟的听力练习”,这么一来,不仅你自己知道该做什么事情,而且每天只需要10分钟,一点都不难,想做的动力就大多了。
总结一个战胜拖延症的口诀:

问清内心真想法,找出乐趣更简单;

别拿完美当借口,否则事事都拖黄;

做事先定小目标,由简入繁不拖延。

拖延者是在害怕成功吗

你好,谢谢你的提问。

拖延症不是在害怕成功,而是在寻求改变。

每个人的假期都是这样度过的,定了一个完美的假期计划,看多少本书,走多少的路,陪陪父母,学学理财。可是当假期开始,鸡血忙活了一两天之后,陷入了无目的无计划模式,睡觉,逛街,转眼间离开学就剩两天了。人人都会拖延,但拖延并不是种病。

人们做选择依循两个原则:追求快乐或者逃避痛苦,所以你会看到小孩子上学会迟到,但是看动画片绝对不会拖延;老板在公司你就不会迟到,老板一出差,你的闹钟就忘记定了。对于你不想做的事情,你有各种理由来拖延,对于你想做的事情,历尽千辛万苦也要完成。

但是拖延是痛苦的,因为它违背了你的计划和对自我的定位,拖延着身体一时爽,但是心里焦虑,大家说的拖延症大多也是这种焦虑感。

有的事情拖着拖着就会出现转机,比如一直不想去洗车,突然就下雨了,然后你就在心里想,幸亏没有去洗车,要不然下完雨还要再洗一次。对于有些来说,虽然一直在拖延,但是潜意识还在偷偷搜集着和目标有关的素材,等到有天突然文章在大脑成形,然后奋笔疾书,在大限来临前完成。在拖延中完成了创造。

也有的事情在拖延中就不了了之了,其实这也是拖延的选择价值:你通过拖延,辨别出重要的事情,哪些事情是重要的,哪些事情时间长了就过去了。有的人在最后的拖延中爆发出创造力,最好的创意,往往都是在最后一秒出现的。

拖延是一种保护,如果你不喜欢一件事,还强迫自己去完成,就会产生严重的焦虑。所以,如果你一直有着严重的拖延症,请仔细分析下,自己是否喜欢目前的工作和生活,有哪些是可以改进的。

希望能解答您的问题。

每日谈心,心理领域最有干货的答主。

答案由每日谈心答主庞静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