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活雷锋”吴登清:做好事30余载,期待更多人加入志愿队
发布时间: 2023-07-11

扬子晚报网3月3日讯(记者 范木晓子)“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对我而言,向雷锋学习,回报社会,奉献自我,只有起点,没有终点。”3月2日,盐城吴登清中医诊所负责人吴登清在盐城市召开学雷锋工作座谈会上,作为学雷锋先进个人代表发言。近年来,吴登清先后被评为“中国好人”“全国自强模范”“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江苏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1962年,吴登清出生在亭湖区新兴镇一个农民家庭,2岁时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导致双下肢瘫痪,先后做了十次手术,到21岁时终于扶着双拐站立起来。

由于在求医治病期间,他得到了医生对他的帮助,让他获得了自信。他下决心要学医,治病救人,让病患摆脱病痛。就这样,吴登清四处拜师学艺,向医书求教,最终通过了行医资格考试,在政府部门支持下,于1989年创办了中医诊所。

“在我求学的过程中,得到了多方热心人士的帮助,他们有的引荐我拜访名师,有的给我医书,有的给我精神鼓励,增添了我再难也要学成的动力和信心。”吴登清觉得,正是身边的这些热心人,让他重新面对人生,走上自立自强之路,“这些热心人就是我身边的活雷锋,我立志也要向雷锋学习,尽我所能去帮助他人,为社会多作一点贡献,人生就少一些遗憾。”

展开全文

从医期间,吴登清将系统的中医理论与行医实践紧密结合,取百家之长,推陈出新,发明了“痛敌膏”,并以此为依托,发明了治疗颈肩腰腿痛的“吴氏疗法”,形成治疗颈椎病、肩周炎、关节炎、腰腿病等疑难杂症的特色,帮助了无数人摆脱病痛。

他一直以雷锋为榜样,始终没有忘记行医初心,崇德向善、示范带动,勇当引领道德风尚的排头兵。30多年来,他坐在轮椅上服务患者30多万人次,为残疾人、军烈属、特困户、五保户开免费处方2万余份,减免药费50余万元,被百姓誉为“最美乡村医生”和“值得信赖的亲人”。

据吴登清介绍,在他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吴登清捐款成立江苏省首家残疾人助学基金,扶持了近百名残疾学生读书;连续32年关爱敬老院老人;组建“盐城励志助学队”,连续12年为150名留守儿童、贫困学子排忧解难,累计捐款50多万元。向盐城30名最美警察和盐城福利院老师各赠30份报刊;向敬老院、志愿服务队赠送晚报;积极走进军营、院校、社区、监狱、劳教所作报告演讲100多场次,累计听讲受众达10万人次,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构建和谐社会尽绵薄之力。2019年,中宣部命名第五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岗位学雷锋标兵,吴登清入选岗位学雷锋标兵,是盐城市唯一获此殊荣的人。

人大代表,是吴登清的另一个身份。他连续四届当选为人大代表,吴登清兢兢业业,勤勉履职,是时刻关心群众冷暖的“贴心人”。在创建文明城市方面,2018年,吴登清被盐城市文明办聘任为文明出行体验团团长,他主动克服自身残疾的诸多不便,经常深入到公共场所,进行无障碍体验,做城市“啄木鸟”,为文明创建“挑刺”,为人民群众“代言”。党的二十大以来,吴登清还积极地走进街道社区,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党的好声音送到人民心坎上,以实际行动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

30余年来,吴登清以博大的胸怀和滚烫的爱心,一路播散爱心,一路伴爱前行。“我出生在‘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年代,雷锋精神影响着我们这一代人。”吴登清说,做一件好事容易,但一直坚持几十年,需要很强的耐心、细心和毅力,“我希望我们做的事情,可以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志愿者队伍,为社会文明进步添砖加瓦。”

校对 陶善工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