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公赠张良兵书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两个字,用之可一生受
发布时间: 2023-07-11

汉初三杰的张良,有恩有功于刘邦刘盈父子,不留恋权位,晚年云游四方。汉高祖刘邦曾在洛阳宫殿这样评价张良: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这可是当时整个中国乃至世界最高最有智慧的统治者之一刘邦直言所说的,含金量比现在哈佛剑桥等大学的教授头衔高多了。

张良是韩国贵族,父祖曾任韩国五代国相,若是战国依旧持续,韩国仍旧存在,张良不出意外也会是韩国一代贤相,青史留名是一定的,但绝对不如帮助刘邦建立汉朝的名气盛。战国末年,拥百万虎狼之师的秦国在秦王嬴政的安排下,不费吹灰之力就将弱小的韩国灭亡了。作为秦灭六国的第一战,秦军才热了个身。

张良散尽家财,打造120斤的大铁锤,找来一个大力士,在古博浪沙刺杀秦始皇。秦始皇多次遇刺,因此对自身安全有着很好保护,所以这次也是有惊无险,张良功败垂成,只得逃窜此地另作打算。秦始皇大怒下令全国通缉,却无有刺客样貌,张良得以逍遥法外。

虽说这事秦始皇不知道是谁干的,但按常理常人而言,作为罪魁祸首的张良应躲在家中,不瑟瑟发抖也得不出门去。可犯罪之人是张良啊,他怎会走寻常路。张良无所畏惧般,闲庭散步在沂水圯桥头,面色波澜不惊,仿佛博浪沙刺杀秦始皇的主犯不是他。也正是他这一点过人的胆识,才被黄石公选中重视,赠与兵书。

展开全文

一穿粗布短袍的老翁,走到张良的身边,故意把鞋脱下丢至桥下,然后傲慢地、用命令口吻对张良说:“小子,下去把鞋子捡上来。”张良满脸错愕,意欲动手殴打老翁(这在当时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还是忍住,替老翁将鞋子取上来。之后老翁翘起脚,眼睛睥睨张良:“给我穿上。”张良长跪地上为其穿上,老翁见鞋子穿好,便开怀大笑离去了。张良面色突变大惊。

张良望着老翁离去的方向,注视良久,只见老翁走出一段距离后又折回桥上,对张良赞叹到:“孺子可教矣,五天后的天亮与我在此相会。”张良不解其意,但还是恭敬地应诺。五天后,天刚亮张良就到了,老翁已在就说:“与老人相会后到?五天后再来。”五天后,鸡鸣天未亮,张良前去,老翁又先在,再言五天后再来。张良吸取教训,在第四日的十二点就先至了,这样无论老者是否已在那,也还是张良最先至,因为那是第四日十二点。

张良到那没多久,老翁随后也到,见张良大喜,遂拿出一书《太公兵法》说:“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老翁就走了。后世称他为黄石公。这则故事很好地告诉我们:高手过招,无需多言。

在这一场博弈中,黄石公教会张良两个东西:忍和先。忍:忍常人不能忍,要忍就忍到最后。先:绝对的先就是出乎意料地先,立于不败之地,先发制人后发受制于人。这是常年研究《史记》的历史学者们所说,并非一家之言。张良出奇谋帮刘邦破关隘先入关中,就用了“先”字。有惊无险地度过鸿门宴,运用了“忍”。当然这是灵活运用,并非生搬硬套,张良能领悟使用也是奇才。

正因为如此,皇帝领袖必学历史,从中启发智慧,了解人性。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