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李师师:为女子,胸怀不输男子,沦落风尘,骨气不输帝
发布时间: 2023-07-06

约在公元1109年的秋天,北宋第8位皇帝赵佶(宋徽宗)鬼鬼祟祟地出了皇宫,趁夜来到矾楼。矾楼可是汴京城最著名的风月场所,宋徽宗之所以要来矾楼,就是要找楼内的花魁李师师。不曾想,这一夜,发生了一件非常尴尬的事情,被后世广为流传。

当夜,李师师正在和大才子周邦彦吟诗作赋,周邦彦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也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他才华斐然,李师师对他很是倾心。宋徽宗已到门口,李师师和周邦彦大惊失色,情急之下,李师师让周邦彦躲到床底下,这才敢开门迎接宋徽宗。

宋徽宗进门后,非常热情,不仅向李师师诉说了自己的相思,还带来了江南官员新进贡来的橙子给美人尝鲜。秋夜凉如水,周邦彦趴在冰凉的地板上,吃不了橙子,但内心却酸得很。

过了三更天,宋徽宗不宜久留,便告辞而去。周邦彦僵着身子从床底下爬出来,大才子二话没说,拿起纸笔,写下著名的《少年游》: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这首词,把房间内美人用纤细的手指剥开鲜橙,罗账内二人的温情全部写了出来,最后男人要走,美人还以天黑路滑为由,要挽留男子过夜……

词是好词,只可惜男主角不是自己,周邦彦的心情五味杂陈。

李师师觉得这首词写的妙,便在矾楼里吟唱,等宋徽宗第二次再来,李师师便唱给宋徽宗听。宋徽宗是第一聪明人,他听完这首曲子后,后背发凉,连忙追问作者是谁。李师师如实相告,第二天,周邦彦被贬出京城……

一个是风流倜傥的大才子,一个是高高在上的帝王,只因中间有个李师师,惹出了这样的风波。

李师师活跃在北宋末年,和许多才子有过交集,但是,对于她的评价,却有很大争议。南宋词人方回骂她是“祸水红颜”,而《李师师外传》却说是“忠君烈女”。历史上的李师师,到底是个怎样的女子呢?本文,笔者和大家分享真实的李师师。

一、千古青楼第一流在写李师师的身世之前,笔者必须声明,在中国历史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娼”、“妓”、“伶”、“优”都是一种职业,是一种被官府认可的职业,接下来如果出现这样的字眼,笔者只是来陈述事实,没有歧视或同情之意,也希望大家以平和的心态来看待。

历史上的李师师,原本并不姓李。他的父亲名叫王寅,在家排行老三,靠开染坊为生。据记载:

寅妻既产女而卒,寅以菽浆代乳乳之,得不死,在襁褓未尝啼。汴俗凡男女生,父母爱之,必舍身佛寺。

李师师出生时,母亲因产女而亡,父亲用豆浆将她养大,李师师从小就非常奇怪,她在襁褓之中很少哭泣。当时汴京城有个习俗,父母疼爱孩子,必把孩子在佛寺中寄名,以求庇佑。

李师师3岁那年,他的父亲带她到宝光寺,一位老僧把手放在她的头顶上,李师师突然大哭,老僧觉得李师师很像佛门弟子,于是给他取名为“师”。一年后,王寅因犯罪被杀,李师师流落街头,被矾楼的妈妈李蕴看中,收她为女儿,从此改姓李,李师师这个名字,也就由此而来。

在李蕴的培养下,李师师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在歌舞和唱词方面,更是一绝,再加上她容颜绝美,很快成为名动京城的花魁,《李师师外传》说她“色艺绝伦,名冠诸坊”。

有人说,李师师的“矾楼”里,其实就是大半个北宋风流史。这句话虽然夸张,但并非无中生有。在北宋时代,才子佳人之间喝酒谈诗,其实并不会被人看不起,反而会被津津乐道。北宋著名的词人张先、晏几道、秦观、周邦彦等人,先后出现在李师师的矾楼里,并且都有诗词传出。

张先,北宋著名的风流词人,大家对他的名字或许不熟悉,但有一句诗,大家一定都知道,那就是“一树梨花压海棠”。张先风流了一辈子,80岁的时候还纳了一位18岁的小妾,“一树梨花压海棠”说的便是此事。张先曾专门为李师师写下一首《师师令》,把少年的李师师夸得像芙蓉花一样娇艳。

北宋词人晏几道是典型的“婉约派”代表,同时,他是宰相晏殊的儿子、官二代。晏几道和李师师交往颇多,曾一度有绯闻说李师师要嫁给晏几道,但晏几道毕竟是宰相之子,哪能迎娶妓女进门。尽管如此,晏几道对李师师仍有一片深情,晏几道专门为李师师写了一首《生查子》,其中一句是“遍看颖川花,不似师师好”。

继晏几道之后,和李师师传出绯闻的人换成了秦观。那个写下“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秦观,是宋朝的情诗高手,他曾为李师师写下一首《一丛花》,开头便是:

“年来今夜见师师,双颊酒红滋……”

这首词写的非常动人,最后一句诗:

“惟有画楼,当时明月,两处照相思。”

秦观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李师师的爱慕。

至于本文开头提到的大才子周邦彦,他和李师师更是郎情妾意,周邦彦为李师师写的诗词最多,可惜二人未能修成正果,因为中间横插一了一个周邦彦惹不起的大人物——宋徽宗赵佶。

《宋史》云,宋徽宗在位为期间,设置了一个特殊的部门,名曰“行幸局”,专门为宋徽宗寻觅美女。宋徽宗隔三差五都会出宫“体察民间疾苦”,有时候彻夜不归,不得不向大臣们请假,要停朝一天。

北宋是文治的天堂,同时,才子们出入风月场所,并不为奇,宋徽宗因此常常化名为赵乙,出门狎妓。宋徽宗所接触的名妓,史书有明确记载的,至少有三人,分别是李师师、赵元奴、王仲端。下图为宋徽宗像:

由此看见,李师师在北宋末年,是一个深受文人雅士倾慕的奇女子,甚至连宋徽宗也想一睹芳泽。也许有人会认为李师师是轻浮之辈,请继续往下读,因为真实的李师师,并非如此肤浅之人。

二、一曲当时动帝王李师师虽然出名,但却有一个非常著名的争议。

因为很多文人和李师师有染,但这些文人所处的时代不同,所以,关于李师师的记载,有一些不合理之处。张先和宋徽宗都和李师师有染,用他们两人举例:

张先的生卒是990年-1078年,宋徽宗在位的时间是1100年-1126年。也就是说,张先死了22年后,宋徽宗才当上皇帝。

因为张先曾为李师师写过一首《师师令》,我们按照最极端的情况,假如张先这首词写在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年(1078年,也就是张先88岁那年),而当时李师师既然能在矾楼招待客人,最起码也要14岁。也就意味着,22年年后,宋徽宗登基时,李师师至少36岁,而宋徽宗那一年才18岁。

这就有三点非常不合理的地方:

第一,宋徽宗可不是明宪宗,他没有恋母情结,应该不会喜欢上一个比自己年龄大一倍的女子吧?

第二,在古代,青楼本是吃青春饭的地方,李师师36(或者更大)岁还在青楼,并且能得到周邦彦等人的痴迷,这不太可能。

第三,而根据《大宋宣和遗事》记载,宣和二年(1120年),宋徽宗还在和李师师来往,而当时,宋徽宗已经登基20年,也就是说,李师师此时至少也有56岁,已为老妇。

这种推算,还是最极端的情况,如果张先给李师师写词的时候不是88岁,那宋徽宗见到的李师师,年龄就更大了。种种迹象表面,李师师若和张先、宋徽宗都接触过,非常不合理。

目前,最大众的说法是,历史上有两个李师师,即,张先接触的“李师师”,或许另有其人,而宋徽宗接触的“李师师”,才是后人熟知的李师师。

根据《李师师外传》记载,李师师和宋徽宗第一次见面,发生在大观三年,即公元1109年。到了11年后,也就是宣和二年,宋徽宗还命人挖一条地道出宫,直通李师师所在的矾楼。

当时,宋徽宗的宠妃韦氏(宋高宗生母)问宋徽宗:“陛下,臣妾想知道,你日思夜想的李师师,到底长什么样?”

宋徽宗回答:“如果你和李师师穿一样的衣服,她和你站在一起,也会截然不同,她完全在容色之外”。

韦妃也是著名的美人,但宋徽宗这句话,把韦妃打击得不行。

《大宋宣和遗事》记载,李师师曾被宋徽宗封为李明妃、瀛国夫人。不过,在宋徽宗的嫔妃里,并没有李师师这号人物。宋徽宗虽然风流,但身为天子,还没有大胆到迎妓女入宫的地步。

明清时期,《水浒传》风靡市井,小说中说梁山好汉为了招安,曾到京城联系李师师,想通过李师师的关系和宋徽宗搭上线,李师师还因此喜欢上了浪子燕青。其实,这并非无稽之谈。因为在《翁天脞语》中有一句这样的记载:

“山东巨寇宋江,将图归顺,潜入东京访师师”

朱熹的老师、宋朝诗人刘子翚曾写过《东京纪事》,在里面写李师师:

辇毂繁华事可伤,师师垂老过湖湘;缕衣檀板无颜色,一曲当时动帝王。

这首诗,不仅写出了李师师当年“一曲动帝王”,还写出了李师师垂老湖湘的情形。

李师师不仅仅是宋徽宗的心头肉,在两宋交替时期,她仍有较为精彩的故事。

三、师师垂老过湖湘其实,李师师的命运,是北宋灭亡的一个缩影。因为宋徽宗是亡国之君,两宋交替时期,李师师的命运,得到了后世的关注。

宋徽宗此人,除了不会当皇帝,在其他方面都很出色,他书法、绘画、蹴鞠、马球都是佼佼者,可惜是个昏君。当金人的铁蹄兵临城下时,宋徽宗不想做亡国之君,他连忙把皇位禅让给了自己的儿子宋钦宗,宋钦宗登基后,改元靖康。于是,接下来靖康之耻发生了,宋钦宗和宋徽宗都成了金人的俘虏。

当时,在亡国之际,宋钦宗曾想用女人和金钱来换取和平,他们按照要求,给金人送去3000位美女。可是,金人贪得无厌,再次伸手向宋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