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巴西(2010年世界杯,巴西输在哪里呢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2010年世界杯,巴西输在哪里呢

平心而论,巴西队的实力是在荷兰队之上的,但是命运之神跟巴西开了一个大玩笑,梦幻般的开局,却在下半场风云逆转,荷兰队两个进球都有运气成分,这是毋庸置疑的,尤其第一个进球。这个进球彻底打乱了巴西人的策略,一直顺风顺水的踢了大半场球,却莫名其妙的被扳平了。这时队员们的心态发生了转变,特别是在失掉第二个球和罚掉一名队员之后,巴西队心态彻底失衡,已经无法组织有效进攻,可以说军心已经大乱,要不是荷兰前锋太拙劣,估计德国大胜英格兰的一幕又要重演了。所以说巴西是输在运气和心态上了。由此可见,目前这届巴西队不具备王者之气。

为什么2010的巴西国家队拒绝了罗纳尔迪尼奥

开头语:2010年世界杯,是这项比赛第一次在非洲举行。在这届杯赛开始之前,尽管西班牙队完成了欧洲杯的第一次登顶,但是那个时候的西班牙王朝还没有受到人们的关注,当时大家的焦点放在了巴西队身上。巴西队无疑是当时世界杯的一个超级大热门,在邓加的率领之下,巴西队先后在美洲杯和联合会杯上捧得冠,一套防守反击的打法,虽然让桑巴军团缺少了之前的灵性,但是却换来了足够的成绩,当时邓加也是世界上炙手可热的主帅,尤文图斯一度曾经考虑让邓加接手球队,帮助“老妇人”重现辉煌。而彼时防守反击的战术依然是当时世界的主流。彼时瓜迪奥拉刚刚崛起,但是还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尤其是国际米兰在2010年的成功让人们相信,稳固的防守依然是夺取冠军的致胜法宝,所以我们在2010年的南非,看到了几乎是有电视转播以来的最难看的一届世界杯。

除了巴西队以外,一向以进攻华丽著称的荷兰队也打起了防守反击,放弃了范德法特这个技术出众的华丽中场,而采用了范德梅尔与德容的双铁血后腰组合。那是一届被防守掌控的世界杯,尽管让技术著称的西班牙队夺得冠军,但是防守依然是那届世界杯的主流。所以,巴西队在邓加的铁血防守打造之下,展现出来的战斗力和意志力让世人侧目。所以在那届世界杯赛的名单当中,我们没有看到状态回升的小罗,包括充满灵性的帕托,这两人全部都被邓加排除在了名单之外,很多人猜测小罗的比赛态度是影响邓加选择的关键因素,这一点我们不否认,但是邓加无视状态如此出色的小,而是一直却信任有伤在身的罗比尼奥,还是引起了极大的争议。不过,邓加放弃小罗恐怕绝非仅仅是他的比赛态度这么单一的问题而已,但是在2010年世界杯的失利,却也证实了这似乎不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放弃小罗真的是一个很艰难的决定对于很多看球时间比较晚的球迷来说。似乎很难理解为什么小罗落选世界杯会引起那么大的争议,因为在他们眼中,离开巴萨的小罗已经跌落到谷底,他凭什么跟当时身价超过8000万欧元的卡卡相比呢?

上面就是小罗在AC米兰当时打出的数据,不可否认的是,在离开巴塞罗那的两年时间内小罗的状态的确是不太好。但是很明显,当小罗认真起来的时候,他依然是当时世界上最顶级的球星之一。渴求参加2010年世界杯的小罗,在2009到2010赛季确实保持了不错的状态。尤其是“两双”的数据,在那个年代的意大利联赛当中是很难打出的,而小罗只要稍微认真一下就可以刷出这样的数据。所以,单从状态上来讲,放弃小罗的确是一个引起了极大的争议。

毕竟无论是在影锋、边锋或者是前腰的位置上,小罗都能够为邓加的巴西队提供足够的支持,他的灵性与实力还在,而又在那个赛季当中打出了极佳的状态,带上小罗似乎是一个顺理成章的事情。

所以我们在分析。邓加为什么要放弃小罗的时候,我们首先明白一点,以当时小罗的能力和状态,可以为邓加的球队提供的即战力绝对是非常大的,所以,在打出了一个如此出色的赛季之后,依然被邓加放弃,的确是一个让人很难理解的决定。

罗比尼奥与卡卡的确比小罗更加适合主力以当时邓加的战术构想来看,罗比尼奥—卡卡以—法比亚诺是邓加锋线的绝对主力。扣除中锋法比亚诺之外,另外两人的位置小罗都可以打,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起来比较一下卡卡、罗比尼奥以及小罗三人在当时那个赛季的状态。

上图就是三人在那个赛季几项关键数据指标的对比。单纯从数据方面来看,我们可以很清晰的感觉到小罗就是最好的那个,当然最好的那一个未必是最合适的那一个。我们知道邓加师从佩雷拉,踢球的时候他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欧化”的球员,而在执教之后,这一点依然没有改变。强调整体的纪律性与打法的一致性是邓加所追求的,因此,同样“欧化”非常明显的卡卡,自从邓加执教国家队以来,一直是球队的绝对战术核心。

当然,以卡卡的能力而言成为当时巴西队的绝对核心,这点到无可争议,虽然因为伤病的原因,在加盟皇马的首个赛季表现一般,但是轻易地改动核心并不是一个很恰当的选择,所以卡卡出现在首发阵容,并且承担核心的作用应该是没有什么太大异议的,尽管数据手套不如小罗,但是另一名球员罗比尼奥首发,就会引起很大的争议。

罗比尼奥在整个2010年的上半年仅仅参加了八场俱乐部的比赛,数据状态都难以保证,而且以职业态度来说,罗比尼奥似乎也未必比小罗更好,他凭什么呢?我们首先来看一组数据,罗比尼奥在邓加的队伍中出场49次,和吉尔伯托席尔瓦并列全队第一,而罗比尼奥也在邓加时代为国贡献了19粒进球,这19个进球是在15场比赛里打进的,而这15场比赛邓加的球队取得了全胜。

我们不用去过分的探讨罗比尼奥究竟和小罗孰优孰劣,单纯凭借这一组数据就很清晰地显示出罗比尼奥究竟对于邓加的巴西国家队有多么的重要。其实。就像我们在本段开头列出的数据一样,罗比尼奥的数据完全没有办法跟小罗相提并论。但是主教练不是单纯的靠这些数据来选择球员的,因为这不是玩足球游戏,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邓加能够见到的就是罗比尼奥在自己的球队当中表现得生龙活虎,至于他在俱乐部的表现完全可以忽略。

而上面我们提到的罗比尼奥的职业态度问题,虽然他也算不上很好,但是足够听话。比如在世界杯前的备战当中,邓加向全队下达了对媒体的“封口令”,然而,轻佻的罗比尼奥并没有当回事儿,还是接受了媒体的采访,结果让邓加大为震怒。但是一天之后,罗比尼奥就乖乖的在全队训练前当着增加的面像全队道歉,所以说罗比尼奥许态度有问题,但是他绝对是一个听话的球员,能够再邓加的掌控范围之内。所以基于这两点,罗比尼奥出现在邓加的首发阵容当中也是合情合理的。

因此我们看到,且不论放弃小罗正确与否,即便是小罗能够入选,也不会进入到邓加到首发阵容当中,而且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这样的配置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所以结合当时邓加在巴西队三年里取得的战绩,以及相对成熟的战术打法上来看,增加的这套首发阵容没有问题,不应该有小罗的位置出现。

逆时代的球星,小罗没有数据显示的那么重要就像我们说的,能够在当时的意甲联赛当中打出两双的数据绝对是巨星才能干出来的事情,但是并不是每个巨星都能够产生与其数据相等的战术作用,而小罗就是这样一个球员。说实话,以小罗当时的战术价值甚至远不如斯内德等同位置的球员。

想让小罗能够打出出色的发挥,你就需要以他为战术核心来打造球队,而具备这样条件的球队并不多。首先一点,想让小罗有出色的发挥,你必须要有足够的控球权,因为只有有球在脚下的时候。才是小罗最能发挥的时候。小罗既不会参加防守也不会无球跑动,而在在当时小罗的速度也下降了不少,所以在主流以防守反击为主的足球世界当中,小罗很难发挥。

而即便是在讲究技术的瓜迪奥拉手下,小罗也最终被放弃,因为小罗在场上有点“懒”。他不喜欢无球跑动,这就让传切配合从后场推进到前场的战术难以得到实施,所以,能让小罗发挥的战术必然是一种落后性的战术。而这一点在AC米兰身上体现的也很明显。

诚然在09—10赛季的小罗表现足够出色,但是AC米兰的战绩不过是不温不火的70分而已,而在一年之后,小罗逐渐淡出了主力阵容,球队迎来了神锋伊布,积分却从70分暴涨到82分,最终拿到了意甲冠军。放弃小罗反而让AC米兰取得更加出色的战绩,而且欧冠当中,小罗带领的AC米兰,不过是欧冠16强的成绩,但是一年之后,在伊布的率领之下,米兰那打进了八强,并且在与当时不可一世(也是后来的冠军)巴萨对战当中,主场2比0战胜了对手。因此。当AC米兰放弃小罗改变战术的时候。成绩却取得了突破,同样的事情,在巴塞罗那放弃小罗之后也出现了。

我们不是说小罗不好,但是以小罗为战术核心构造球队想要打出很好的成绩,在当时的世界足坛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所以,这或许是邓加放弃小罗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即便是真的让小罗入选,那他也只能是战术的拼图,不能成为战术的主导,否则巴西队即便是让小罗进入国家队,也不会取得比八强更好的成绩,甚至会更差。

优秀的成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