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洋务运动人物,如何评价张之洞和李鸿章这两人?贵州省最具有影响力的人是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同是洋务运动人物,如何评价张之洞和李鸿章这两人

谢谢邀请!

张之洞、李鸿章都是晚清政场上著名的洋务官员,如果仅仅就所从事办理的洋务运动来说,两个人的风格特点非常鲜明,可以说是一虚一实,李鸿章务实多,张之洞务虚多。

李鸿章,出生于1823年,科举出身,曾任翰林院编修等职务,因为刚好遇到了太平天国战争,于是“由翰林变绿林”,在清政府兴办地方团练的政策下,由京官回籍,后来组建淮军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获得了大量军政实际经验。

在之后办理洋务运动的过程中,李鸿章的眼界格局并不很高,其洋务事业的目标主要着眼于一些实际的工作,以巩固海防为核心主题。加之李鸿章在建设投入上抠抠搜搜,手笔不大,导致很多建设瞻前顾后,格局太小,以至于以小投入建设完毕后,又发现需要再扩大再投入,以至于北洋的洋务建设充满了重复建设、不断打补丁等现象。不过,因为李鸿章有长期的军政工作的实际经验积累,他所办理的洋务工作基本都是实锤,无论是建设天津水师学堂、编练北洋海军、开办开滦煤矿,或是修建北洋海防线上的各处炮台等等。纵使建设水平不高、,但基本都还是抓住了要害,具有一定的实效。

张之洞比李鸿章小了一辈,出生于1837年,可以算是李鸿章的晚辈。也是科举出身,也被点了翰林,担任翰林院编修,直至内阁学士。因为赶上的时代相对太平,张之洞长期担任京官,也由此成为了当时主要有翰詹科道官员构成的清流党,以针砭时事、弹劾官员为能事,即耍笔杆子、动嘴皮子,因为文辞犀利,是清流党的一员健将。

不过事有蹊跷的是,1881年张之洞由京官外放山西巡抚,从此成了清流党中少有的封疆大吏。相比起李鸿章等督抚大员,张之洞因为有着清流党的独特人脉,在地方开展工作相对更为顺畅,不用特别担心清政府中央里有人捅刀子。

任职地方之后,张之洞也发现了举办洋务事业是大势所趋,所以在张之洞历任地方巡抚、总督的过程中,也可以清晰地看到他举办了很多洋务事业。不过由于早年的任官背景的不同,张之洞缺少军政实务经验,多的是政治倾轧的经验,张之洞办理洋务事业的首要目标以博名为主,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注重政绩工程。不管相关事业的实效如何、后续如何办理,只顾题目大、摊子大、大手笔。也因而,张之洞兴办的洋务事业,很多要么是成了烂尾工程、鸡肋工程,要么是勉强支撑到后续官员接任,成了后任手里的烫手山芋。

贵州省最具有影响力的人是谁

贵州是人才辈出的热土,简单从政治、经济、教育、历史四个方面列几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吧:

一、政治方面:王若飞、戴秉国、廖锡龙:这三位也不用详细介绍了,王若飞是贵州安顺人,戴秉国是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县人,廖锡龙是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人。

毛泽东为王若飞的死题词

二、经济方面:任正非、陶华碧:这两位不用介绍了吧?任正非是贵州安顺人,陶华碧贵州湄潭人。

三、教育方面:丁宝桢、李端棻、周渔璜:丁宝桢贵州平远(今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牛场镇人,晚清名臣。咸丰三年(1853年),33岁的丁宝桢考中进士,此后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岳州知府、长沙知府,山东巡抚、四川总督。朝廷追赠太子太保,谥号“文诚”,入祀贤良祠。李端棻;贵州省贵阳市人,清朝著名政治家、改革家、教育家,出生于贵州省贵筑县(今贵阳市)。北京大学首倡者、戊戌变法领袖、中国近代教育之父。同治元年(1862年),应顺天乡试中举,次年会试中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刑部左侍郎、仓场总督、礼部尚书。周渔璜:贵州花溪人,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渔璜22岁乡试第一。三十三年(1694年),29岁时成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三十六年(1697年)散馆,授翰林院检讨。四十四年(1705年)任浙江乡试正考官。四十九年(1710年)擢升翰林院侍读。五十年(1711年)简任顺天学政。五十一年(1712年)升侍读学士。五十二年(1713年)晋升詹事府詹理,奉命祭禹陵、明太祖孝陵,检阅浙江、江南两省兵。

翰林院庶吉士丁宝桢

四、历史名人:张之洞:首先介绍张之洞,翰林院编修,历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多次署理,从未实授)、军机大臣等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何应钦;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字敬之,贵州省兴义人,、黄埔军校总教官兼教导第一团团长、旅长、师长、军长等职。北伐后任国民政府委员、浙江省政府主席、陆海空军总司令部参谋长、军政部部长。1934年授陆军一级上将军衔。抗日战争时期,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中国远征军总司令、中国战区中国陆军总司令。1945年9月9日,何应钦在南京代表中国政府接受侵华日军总参谋长小林浅三郎递交的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签署的投降书

晚清名臣张之洞

以上贵州名人大家都知道吧?不知道说一声,我再写篇文章详细介绍一下。

武汉大学是张之洞建立的吗,张之洞生在贵州算是贵州人吗为什么

武汉大学是张之洞建立的吗,张之洞生在贵州算是贵州人吗?为什么?

武汉大学是张之洞创办的,1893年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为培养精通洋文的外交人员,奏请清政府批准后,创办了“自强学堂“是近代中国第一所新式高等专业学校。

几经演变,1924年与国立武昌商科大学、湖北省立医科大学、湖北省立法科大学、湖北省立文科大学、私立武昌中华大学等合并组建成立“武昌中山大学“,1928年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1949年更名为“武汉大学“。

张之洞(1837-1909),直隶(今河北)南皮县人,出生于贵筑县(今贵阳市),字孝达,号香涛、又号香严、别号壶公、抱冰,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1863年中进士。

他从洋务运动开始活跃于晚清的政治舞台,他也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为近代中国的教育做出了很大贡献。

中国的教育近代化研究中都少不了张之洞的名字。

按照中国传统的籍贯制,张之洞应该是河北人。

而按照西方人的落地生制度,和现代理念,张之洞应该算是贵州人。

当然了我们一直就是以传统来定论的,所以呢张之洞是在贵州贵阳市出生的河北人应该是正确的说法。

其实我们根本没有必要去争抢历史名人的归属地的问题,总之贵阳出生了一个近代历史名人张之洞,哪就够了,至少是贵阳的山水养育了他,他应该算的上是个贵阳人吧。

谢谢你的邀答,祝你快乐。

张之洞生平简介

1894年8月1日中日宣战后,张之洞曾奏请派马队“驰赴天津,听候调遣“,并想以“外洋为助“

贵州历史上出现过哪些名人

贵州历史名人很多,来说说近现代史上的贵州名人;

1、张之洞,贵州兴义人,祖籍直隶南皮。他是晚清名臣、重臣,也是清末洋务的派领袖人物,为稳定晚清政局做了许多贡献。

2、丁宝桢,贵州织金人,进士出身,晚清重臣。官至山东巡抚、四川总督,在任山东巡抚期间,因为诛杀慈禧太后宠爱的太监安德海,而名动一时。同时丁宝桢还是宫保鸡丁的发明人。

3、刘显世:贵州兴义人,参加过护国运动。历任贵州省长、川滇黔三省护国联军副总司令。

4、袁祖铭:贵州安龙县人,毕业于贵州陆军小学,后官至贵州省长、陆军上将。

5、王家烈:贵州桐梓人,国民革命军第25军军长兼贵州省政府主席,贵州地区势力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