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还是《登黄鹤楼》?《登黄鹤楼》全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登鹳雀楼》还是《登黄鹤楼》

为何有此一问,不一直是《登鹳雀楼》吗?描述黄鹤楼的是另外一首《黄鹤楼》。两首同是唐诗,但一首写黄河,一首写长江,还是有些差别的。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是一首抒情的诗,写的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鹳雀楼,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山西省运城市蒲州镇,黄河东岸、蒲州古城城南。鹳雀楼为“黄河第一楼”,为四檐三层的仿唐式建筑,楼体高73.9米,远可眺舜都遗址,近可瞰黄河之水天上而来。鹳雀楼是黄河文化的标志和象征。

鹳雀楼

《黄鹤楼》是唐代崔颢所写,是一首怀古诗,写的是: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和“天下绝景”之称。黄鹤楼是武汉市标志性建筑,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是长江文化的象征之一。

黄鹤楼

两首诗都是唐诗中比较经典的,细细品味别有一番风味。闲暇之余,可以读读《唐诗三百首》,回味一下,毕竟好多古诗都是读书时代强背的,遗忘和混淆也是正常现象。

《唐诗三百首》

希望能够帮到你。

《登黄鹤楼》全文

彭彤彬读唐崔颢《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关于黄鹤楼有一个传说,说是一没钱吃饭的老头经常到武昌长江边一饭店吃饭,老板觉得他孤寡老弱得可怜,从来没向他要钱。很久以后,老头要走了,就到店里向老板道谢,并在墙上画了一群黄鹤。

老人走了,老板照常营业。

不过,从第二天起,在客人来吃饭时,仙鹤会从墙上跳下来为客人起舞助兴。

这一下子饭店可就红火了,顾客日夜盈门,饭店生意兴隆,老板勤劳经营,对客人不欺不骗,生意收入可观。

老板知道原来那老头是个仙人,画仙鹤是回报他的恩情。

为纪念仙人的义气与恩情,老板投钱在饭店旁建起了黄鹤楼。

过了数年,老板去世,一恶霸占了这老板的饭店,成天整着仙鹤下来为他吆喝来的一群下三滥的人玩乐,欺凌坑骗其他客人。

那仙人一天突然降临,在众目睽睽下,冲破一群下三滥人的阻挡,骑着在地上跳舞的仙鹤飞驰而去。

以后,那恶霸饭店冷落无人,不久便倒闭走人了。

从此,黄鹤楼成为天下名楼,天下众人都前来游玩观光拜访,成就了这一方古迹。

天长地久,随着时间的流逝,黄鹤楼声名不息。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黄鹤飞去了,没有再回来。

上千年来,白云来了又去,去了又来,来了就绕着高高的黄鹤楼转悠,不时又随风化作一股烟而去。好像是仙人的影踪。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来到黄鹤楼前,上到黄鹤楼上,极目远跳荆楚,长江在脚下滚滚东去,江对岸汉阳地面的晴川山上,绿林浓郁,历历在目,大树小树清晰可辨,江中的鹦鹉洲上,旺盛的水草一望无际,有几群白鹭在厚厚的草丛飞上飞下。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不知觉间,太阳已是西下,黑夜袭来,天色渐昏。

身后的武昌城内,人皆归屋。

我的家乡,却远在西边汉阳的西边,还不知道中间隔着多少没有人烟的地方。

看着这充满烟波的江面江岸,我该归宿何处?

多么期盼修建黄鹤楼的老板重新返世,帮我度过这一段时间!!!

也期盼,千万不要遇到地痞恶霸,抢了自己的钱财,让自己不得安宁!!!

李白因为崔颢的《登黄鹤楼》搁笔是真实的吗

崔颢/《黄鹤楼》

昔 人 已 乘 黄 鹤 去,

此 地 空 余 黄 鹤 楼。

黄 鹤 一 去 不 复 返,

白 云 千 载 空 悠 悠。

晴 川 历 历 汉 阳 树,

芳 草 萋 萋 鹦 鹉 洲。

日 暮 乡 关 何 处 是,

烟 波 江 上 使 人 愁。

崔颢这首《黄鹤楼》确实为诗仙李白所倾服。宋代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二十一在《黄鹤楼》诗下注曰:“世传太白云:‘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便搁笔不写 ,后有好事之人据此在黄鹤楼东侧修建一座李白“搁笔亭”。 现在黄鹤楼公园内有崔颢的题诗壁,对面即是李白搁笔亭。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