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尔德林诗集(“人,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 出自 荷尔德林(Holderlin)的哪部诗集
发布时间: 2023-07-11

本文目录

“人,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 出自 荷尔德林(Holderlin)的哪部诗集

《人,诗意的栖居》
如果人生纯属辛劳,人就会
仰天而问:难道我
所求太多以至无法生存?
是的。只要良善
和纯真尚与人心相伴,他就会欣喜地拿神性
来度测自己。神莫测而不可知?
神湛若青天?
我宁愿相信后者。这是人的尺规。
人充满劳绩,但还
诗意的安居于这块大地之上。
我真想证明,
就连璀璨的星空也不比人纯洁,
人被称作神明的形象。
大地之上可有尺规?
绝无。

如何评价荷尔德林的作品

荷尔德林是一位杰出的抒情诗人。早期诗集《人类理想颂歌》受席勒《欢乐颂》影响,每一颂歌以一种理想如自由、友谊、博爱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封建社会的反抗和对法国革命的向往。他的古典颂歌体诗如《致命运女神》、《海德堡》将德语与古典诗律完美地融为一体。他的挽歌体诗《梅农为狄奥提马而哀叹》、《面包和葡萄酒》等音调和谐,格律严谨。

后期创作有“祖国赞歌”之称的自由节奏诗表达了诗人对德意志民族和人类历史的关怀和信念,被视为其创作高峰,其中有《和平节日》、《莱茵河》、《独一无二的一个》、《帕特莫斯》等。荷尔德林诗作的艺术价值在20世纪才被研究者重新发现。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诗作的风格介绍

  荷尔德林诗作的风格

  荷尔德林是德国十八十九世纪的诗人,其生前可谓是贫病交加,写出的作品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但是其去世百年之后其作品却风靡整个世界,荷尔德林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并且获得了非常高的赞誉,让人不禁唏嘘感叹。荷尔德林的作品中成就最高的要数诗歌,荷尔德林被称为古典浪漫主义先驱。下面介绍一下荷尔德林的诗作风格。

  荷尔德林的诗作很大一部分是用来抒发自己对某一理想,如自由、友谊、博爱等的向往与追求的情怀,这部分作品被称为“人类理想的颂歌”,语言新鲜、自然、真纯、简洁;诗中的比喻形象,含蓄,引人深思。荷尔德林对未来社会的歌颂,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以及他的哲学思想的不妥协性是其后期诗歌的重要特点。荷尔德林的作品简洁清晰的表达了自己想要使得自己的祖国摆脱专制主义的理想,他主张应该积极的教育新一代人,使新一代人的个性得到和谐而全面的发展。他的诗歌作品中多带有乌托邦色彩的古典主义的内涵,同时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因此被称为古典浪漫主义的先驱。同时荷尔德林又注重自己的个人感情的抒发,流露出忧郁、孤独的情绪,展现出了自己的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着的不可调性,可以说荷尔德林用他的作品成功的’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之间架设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荷尔德林的诗作风格总体上来说属于古典浪漫主义一派,荷尔德林因为自己的诗作风格被后人誉为“古典浪漫主义的先驱”。

  荷尔德林的作品

  荷尔德林是18-19诗集德国著名的诗人、作家和翻译家,荷尔德林一生之中从事文学工作的时间并不是很多,因为荷尔德林在1807年的时候就精神失常,失去了生活自理的能力,荷尔德林的故事让人不禁想起那句话:“天才的一半是疯子。”荷尔德林的作品有诗歌、小说和翻译作品。下面介绍一下荷尔德林作品。

  荷尔德林作品一:荷尔德林的诗歌成就是最高的,荷尔德林被称为古典浪漫主义诗人,从十九岁开始就发表诗作,在其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内发表的诗作主要有梅农为狄奥提马而哀叹》、《漫游者》、《返回家乡》、《斯图加特》、《面包和葡萄酒》、《爱琴海群岛》、《和平的节日》、《给大地母亲》、《在多瑙河源头》、《漫游》、《莱茵河》、《独一无二的一个》、 《帕特莫斯》、《怀念》、《伊斯特尔》、《记忆》等等。

  荷尔德林作品二:荷尔德林在自己三十岁以前就创作了两部小说,一部是《许佩里翁,或希腊的隐士》,另一部是悲剧《恩沛多克勒斯之死》。悲剧《恩沛多克勒斯之死》最后并没有完成荷尔德林就精神失常了,所以留存下来的都是残搞。

  荷尔德林作品三:荷尔德林不仅仅是一位文学创作者,而且还是一位颇有成就的翻译家,荷尔德林翻译的作品有索福克勒斯的两部悲剧《奥狄浦斯王》和《安提戈涅》,这两部悲剧的翻译稿受到了很高的评价,并且在当时上演。

  荷尔德林的成就

  荷尔德林是德国著名的诗人,一生之中写出了大量的诗歌,但是这些诗歌在荷尔德林生前却并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直到二十世纪初人们才发现了荷尔德林,并且开始了对荷尔德林的追捧,荷尔德林生前疾病缠身,穷困潦倒,其去世之后将近一百年之后才将自己的作品最终发表在每一个追捧者的眼中。下面说一下荷尔德林成就。

  荷尔德林成就一:荷尔德林最大的成就就是其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荷尔德林被誉为古典浪漫主义诗人,在他的诗作中将自己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想象赋予其中,荷尔德林的非常著名的诗句就是“人,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荷尔德林的诗歌语言新鲜、自然、真纯、简洁;诗中的比喻形象,含蓄,引人深思。曾经写出了大量的被称为“人类理想的颂歌”的诗歌,它们反映了法国大革命前后德国青年的热情以及对卢梭哲学思想的向往和对封建社会的反抗。荷尔德林的诗歌无论是从主题,还是意境来说都堪称是上乘之作。

  荷尔德林成就二:荷尔德林除了诗歌之外,还创作了两部小说,在这两部小说中荷尔德林抒发了自己强烈的爱国情怀,并且表达了自己想要使得自己的国家摆脱封建专制的强烈愿望。

  荷尔德林成就三:荷尔德林除了自己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和两部小说之外,还翻译了索福克勒斯的两部悲剧《奥狄浦斯王》和《安提戈涅》荷尔德林的译稿得到了非常高的评价,并且在当时上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的人物生平

约翰·克里斯蒂安·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Johann Christian Friedrich Holderlin1770~1843),德国诗人,1770年 3月20日生于内卡河畔的劳芬。父亲是当地修道院总管,在他出生后的第3年去世,母亲是牧师之女,1774年改嫁。荷尔德林先后在登肯多尔夫、毛尔布龙修道院学校学习。1788年进图宾根大学神学院,他曾阅读柏拉图、索福克勒斯、莎士比亚等人的作品,研究卢梭、斯宾诺莎、莱布尼茨、康德等人的哲学思想,与谢林、黑格尔结为朋友。 他最喜爱的作家是卢梭。 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激发了他和同学们的热情,曾组织诗社,写诗歌颂人权。
1793年于神学院毕业,资格担任神职。但他后来并未担任牧师职务,因为他接受的基督教教条同他潜心研究的希腊神话并不相容。他把希腊诸神看成是真实存在的力量。对他来说,诗人 的职责就是在神和人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同年结识弗里德里希·席勒,他的那些诗歌如《许涪里翁》都发表在席勒的刊物《新塔莉亚》上,这些诗深受法国大革命精神的鼓舞,歌颂自由、人类、和谐、友谊和大自然。 1794年去耶拿,曾多次访问席勒,并听费希特的课。次年回到尼尔廷根。
1796年初他到法兰克福银行家贡塔尔德家当教师。在此后两年多的时间内,与女主人苏赛特·贡塔尔德之间发生了爱情。完成小说《许佩里翁,或希腊的隐士》,小说和诗中的狄奥提马,就是女主人苏赛特。1798年,与贡塔尔德发生争吵,被迫离开法兰克福,住在附近的洪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