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公办高校专职辅导员,必须入编
发布时间: 2023-07-11

近日,教育部网站发布了《江西省抓牢重点环节 积极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江西省关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部分内容如下:

☞ 出台辅导员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支持政策,现有博士学位的专职辅导员人数达383人,占比达5.3%。

☞ 围绕落实重点任务,研究制定建设标准、编制落实、建设方案等专项文件,明确38项工作举措。完善抓落实机制,将辅导员队伍建设纳入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省属高校综合考核、民办高校年检等考核评价体系,推动各地各高校把各项要求落实落细。

☞ 以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名义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辅导员编制落实工作。加大财政支持,四年来辅导员队伍建设经费达1200余万元,为建设高素质辅导员队伍提供有力保障。

☞ 明确公办高校专职辅导员必须在编制内配备,努力吸引优质人才扩充辅导员队伍。截至目前,全省高校现有辅导员1.1万人,专职辅导员占比85.6%,总体师生比达1:123,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比64.5%。

☞ 优化辅导员教师资格证认定条件,对教学工作量不作明确要求,畅通职称评审绿色通道,为辅导员全身心投入育人工作解决后顾之忧。落实专职辅导员职称评审“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要求,会同人社厅专门出台辅导员职称评审条件,现有副高级以上职称辅导员300多名。

此前,据江西日报2月消息,江西全省高校共有辅导员1.1万名,其中专职辅导员占比85.6%,68所公办高校辅导员全部实现编制内配齐。此外,江西2020年就提到全省高校辅导员将全部达到配备要求,公办高校专职辅导员在编比将达100%。

辅导员入编是最近比较热的话题。实际上,除了江西省,目前还有部分省份和高校都在推进专职辅导员入编。一起来看:

江苏省

江苏省教育厅2020年发布《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关于印发2020年学校立德树人重点任务清单的通知》,其中《2020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点任务清单》中明确提到,根据中央和教育部关于思政课专任教师和专职辅导员岗位设置和编制管理要求,按照不迟于2022年底前全面落实到位的目标,既要着力解决数量配置不达标问题,也要统筹解决事业编制不落实问题。2020、2021、2022年度思政课专任教师和学生比例分别不低于1:500、1:400、1:350;按照师生比1:200的要求,2020年底前专职辅导员全部配备到位,2020、2021、2022年度专职辅导员进入事业编制比例分别达到50%、75%、100%。

展开全文

河北省

河北明确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要纳入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完善选拔、培养、激励机制。要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专职辅导员岗位,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设置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位。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专职辅导员要具备正式编制。

西安工业大学

2022年3月,西安工业大学网站发布文章《西安工业大学辅导员队伍建设年:政策与制度篇》,提到2021年学校加快推动陕西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印发《关于核定省属高校一线专职辅导员编制的批复》落实落地。学校随即召开专题会议详细安排部署,制定了辅导员队伍转编实施的具体方案,把事业编制优先投入到辅导员队伍。通过个人申报、学院推荐和学工部审核,学校已经完成了人事代理辅导员转编工作,截至当时,西安工业大学辅导员全部入编。

江苏医药职业学院

中国教育报《江苏医药职业学院:打造高素质辅导员队伍 助力学生成长》一文中提到该校全面推进人员总量管理,出台了《江苏医药职业学院人才流动配置管理办法》,分批将符合条件的人事代理的辅导员纳入事业编制管理,截至2022年底,已将专职辅导员全部纳入事业编制。

此外,很多省份、高校也一直在做好辅导员配备入编的工作。如,陕西省2022年发布的《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 陕西省教育厅2022年工作要点》中提到,用好高校人才编制周转池,指导高校全面完成专职思政课教师、专职辅导员配备入编工作,推进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配备工作。

部分高校也在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高层次优秀辅导员可直接考察聘用、长期担任辅导员可直接考察聘用等方式来完成事业编制专职辅导员配备工作。

END

一直以来,教育部十分重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近些年也一直在着力推动辅导员编制待遇稳步提升。除了编制,辅导员其他方面同样备受关注。2020年3月,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在辅导员攻读学位方面,教育部每年有300个辅导员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计划。在辅导员科研方面,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在每年的人文社科项目中,专设了辅导员专项,每年设立200余项高校辅导员研究课题。

辅导员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在高校是不能被忽略的一个群体。如何做好辅导员队伍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辅导员队伍,值得高校持续关注和思考。

来源:麦可思研究整理自教育部网站、中国教育报、各省教育厅、各高校网站等,转载请注明来源。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