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流水人家(“小桥流水人家”,为何如此有意境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小桥流水人家”,为何如此有意境

这是一首元曲,全曲仅仅二十八字,开篇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共九种景物,勾勒出一幅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独自穿行在古道上的一片荒凉画面。

此曲最出奇的地方便是前三句皆有名词组成,此曲语言凝炼却包含巨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意蕴深远,被誉为“秋思之祖”。出自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此曲仅有二十八字,虽无一“秋”字,一人一马一古道一夕阳,但处处表达了这是一幅凄凉的秋郊夕照图。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那天边残阳如血,一匹骨瘦嶙峋的老马,与一游子缓慢行驶在苍凉的古道上,夕阳西下,终究回到了它的家,而作者呢?如无根之絮飘散在天边、心碎在天涯!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几句看起来是名词罗列,为什么给人感觉意境悠远

野狐试答

题主好,感谢你很有质量的提问,我的回答也力争有质量。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广为后世传颂,这首小令是匠心独运、大巧若拙,无雕琢之痕迹,有自然之天成。马致远写自己的人生体会,也写出了天下读书人的世相和心酸,很容易引起后世读书人的共鸣。

在年轻时,天下的读书人大都很有抱负,青年时代的马致远就对“龙楼凤阁”抱有极大的幻想,但才不偶命,仕途多舛,空留散曲悲世情。这种情形历史上的文人大都有过深切的体验,古代有“秋士”一词,又有无以计数的悲秋诗文,无不在诉说着士子的落魄与心酸。《天净沙 秋思》在内容上为天下文人做了申言,在艺术表现上更有着自己独到的地方。

题主所说的名词就是小令中的意象,古典诗歌常用意象说话,简单说,意象就是诗歌中用来表达诗人感情的客观物象,一组有共同趋向性的意象构成一个有一定情境的画面,这可以算作是意境。意象、意境在古典诗歌中非常重要,抽象复杂的感情常借助意象、意境传达。

“枯藤,老树,昏鸦。”三个意象营造了一个萧瑟、苍凉的秋境,如同电影中的一个镜头;镜头很快又切换成了一副温暖、恬适的江南图景,这个图景是由“小桥、流水、人家。”三个意象所营造而成的;镜头停留片刻,又切换到了萧瑟、苍凉的秋境,只是意象换成了“古道、西风、瘦马。”显然第一个镜头和第三个镜头是眼前的实景,是实写,第二个镜头是虚写,是诗人的想象。看起来是九个静态意象简单地排列,诗人艺术的运用了虚实交替手法是意象静中有动,增添了小令的韵味,在画面的对比中更好地表达了诗人羁旅天涯的愁怀。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前面九个意象蓄势,最后一句张本。一位落魄的游子浪迹塞外,深秋的黄昏,猎猎的西风中,一匹瘦马行走在苍茫的古道中,干枯的藤蔓缠绕着道旁的老树,树梢上栖息着几只神情麻木的乌鸦。人穷则反本,此时此刻,诗人想起了自己的家乡,那温暖、恬适的江南。如血的残阳把这个游子拽出了梦境,让这个天涯的游子只有断肠的思念,怎么也回不到梦中的家乡。

其实,马致远的家乡是在河北东光县,他只是在浙江作过几年小官。他是代天下失意的士子立言,江南多士子,即便把江南说成故乡也无大错,这只是诗人心中的一个情结。读诗不可死于句下,不可认死理,因为诗歌是空灵的,这首小令在形式上是那样的明静、通透、空灵,在内容上又是那样的沉重、凄凉、伤感,难怪千百年来为人们所广泛传唱。

(图片来源于网上)

元曲《天净沙·秋思》充满苍凉萧瑟之感,“小桥流水人家”是形容江南美景的,是否与该曲意境相悖

《天净沙·秋思》是元代元曲作家马致远所创作的一首小令,正文如下: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全曲短短五句一共二十八字,把多种景物并置,组成了一幅秋郊夕照图,在这个图画中最令人感伤的是:一个天涯惓客骑着一匹瘦马缓缓而来,情调哀愁、凄清、苍凉。让人读之有惓游思乡之情。

这支小令句法别致,前三句由九个名词构成,九个名词九种景物,结构精巧至极。三处压韵,读之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题主说“小桥流水人家”是形容江南美景的,与全词的意境相悖?

首先“小桥流水人家”最早就出自这首元曲小令,与“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共同组成了一幅天涯游子伤秋图。 “小桥流水人家”用于形容江南美景是后来的事。前些天我回答了一个问题是:“怎样理解诗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天若有情天亦老” 最早出自唐代李贺的诗《金铜仙人辞 汉歌》,李贺是用来形容一种极端的伤感情绪。

毛泽东在他的名诗《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也引用了这一句。表达的却是新中国取代旧中国,共产党取代国民党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为什么同样一句诗在李贺那是表达极端的伤感情绪,而在毛泽东却有颠覆性的不同?关键在于配句:李贺:“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毛泽东:“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同样一句诗不同的配句表达的意思就完全不一样。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是这样配句的,意境非常自然地展现了一幅伤秋图画。没有半点相悖的味道。

象这样的事例我们还可以找出很多:比如“意思”这个词,“一点小意思”这就是送人一点小礼物。“你是什么意思?”得了,在这里只怕是在跟人吵架了。同样的词,同样的句子,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会表达完全不同的意思或意境。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