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励志故事(你知道哪些关于高考逆袭的故事
发布时间: 2023-07-08

本文目录

你知道哪些关于高考逆袭的故事

过去我们学校有个回族学生,高中混了三年,高三一诊的时候考了190多分,当时急了,求父母报了一个高考冲刺班,三个月后的高考竟然考了390分,实在想不到他是怎么做到的,虽然这个分数没有过二本线,但他作为少数民族学生,分数已经达到了报名大学少数民族预科班的要求,最后成功被西北师范大学(录取分数要接近500多分)的少数民族预科班录取,首先他三个月涨了200多分,其次占了政策优势,最终成就了传奇……

说说你的高三逆袭故事吧

没有谁的高三是容易的,不管你是精英还是屌丝!

我的高三,不,还有高四,算不上逆袭,只是一段特殊的经历吧,在此分享给大家。

高三那年,我读的是理科,那时高考时间是七月七、八、九三天,我们把这称为“黑色七月”,因为不仅有高考,而且那也是一年里最热的时候。学校那时还没有空调,教室寝室里也没有电扇。

为了腾考场,我们的复习地点从教室搬到了实验室。那时的我们如获至宝,实验室不仅有电扇,桌子还是瓷砖铺面,还有自来水池,凉快得很!收拾书觉得没地儿放,好多资料都卖了换成了西瓜,与同学课间分享了。

也许是乐极生悲,我得了重感冒。正式考试了,白天我不敢吃药,怕考试时睡着。上午我还可以保持清醒,下午的考试就不行了,头昏昏沉沉,像涂了一层厚厚的糨糊。

结果自然一塌糊涂了。那时没有网上查分,是分数出来之后我们去学校填志愿。高考考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总分750。我考了470,一向还可以的英语因为是下午考,得了68,数学不是我的强项,但平时及格是没有问题的,这次只考了67。看着这上不能上,下不能下的成绩,我欲哭无泪。

临近开学,我又回到了原校。结果被告知,那年学校不招复读班,学校因理科班人数太多,也不收复读生了。

(未完待续)

你相信距离高考百日逆袭吗

谢谢邀请,我创造的逆袭故事不少,我来说说这个话题吧。刚好昨晚抽空看了电影《银河补习班》,父亲马皓文一年就让儿子马飞从年级倒十变成年级前十,很多人觉得这是电影故事,并非现实,不可信。但我反而觉得完全有可能,当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拥有强烈的学习意愿,愿意调整学习方法,能够维持很好的学习状态,经过一年的时间的奋斗,从年级倒数十名到年级前十名,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

而每年的高考里其实并不缺乏像《银河补习班》这样的案例。每年一千多万的高考大军,出现特殊的进步尖子或高考超级黑马,是很正常的事,只是这样的学生比较少,一旦出现,就成为众多苦苦追求学习进步的学生的榜样。

至于提问者你说的百日奇迹是否有可能,我分享我特训过的一位学生的案例,给大家看下,当然,我要先强调的是,这位同学原来是有一定学习基础和态度的,但成绩确实很不如意:

2018年福建省高考,全国百强高中厦门双*中学2018届高三理科生刘*超同学,在2018年1月期末考考了481分,2月26日月考考了448分,年段排第599名,在看到同班同学在我的特训下进步神速,就来找我特训,特训30天后的福建省质检考了466分,总分排名进步183名,特训100天后的高考,取得了570分的佳绩,短短百天之内就实现了122分的进步奇迹,具体详细的过程我有记录在以下文章里,感兴趣的家长可以看看,到现在了,方法和侧重点很重要,让孩子千万别灰心。

高考在即,你有什么逆袭故事呢有什么可以分享的经验

从班级垫底到考上北大

  ——差生高考逆袭的励志故事

  高中进校时他是班上倒数第一名,父母对他没抱多大希望。但他最终却进入北大,是坚持和专注改变了一切,成为一个高考学生励志的模板。

  资质普通,成绩又吊车尾,这样的孩子在众人眼中已经被划拨为“差生”一类。但就是这样一个孩子,提前接到了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部的预录通知书!他,就是来自重庆育才中学高三(1)班的王旭冉,他的完美转身为普通学生“逆袭”高考提供了一个最为励志的模板。

  从班级垫底到年级前十

  别的孩子还在紧张的准备高考,王旭冉已经给自己安排了美联英语的口语课程,“我的口语一直不好。”说话慢吞吞的王旭冉笑得很直率。他是大足人,从在老家大足读书开始,成绩就非常普通,高中进入育才中学也纯粹是“低空飞过”。进入育才中学后就读于十四班,当时进校的成绩是班上的倒数第一名。

  这还只是王旭冉的第一次“吊车尾”。高二文理分班,他进入一班学习,新班级高手如云,于是王旭冉又悲催地成了倒数第一名。“他高一高二,语文外语都差。外语成绩进校时就70-80分,还不到90分的及格线,到了高三时就达到127.5分了。”两个班主任王田丽和李祖明回忆,王旭冉三年的学习生涯里就出现了两次“垫底”,他都一一实现逆转,“高二期间只用了半学期时间,他就进入年级排名前十名。”

  父母曾对他不抱信心

  生物是王旭冉最喜欢的学科,对生物着迷的程度让他随时把生物学知识用到生活中来。一次和同学去吃饭,眼见同学往碗里加味精,他就开始滔滔不绝地分析味精成分,这一点曾让老师和同学都大呼受不了。因为他的这份喜爱,班主任王田丽推荐他去了参加生物奥赛班。到了高三,父母担心他因为参加奥赛班分散了精力而要求他放弃,有点信心不足的王旭冉在班主任的鼓励下还是坚持了下来,最后取得了相当优异的成绩。

  事实上,父母对王旭冉的成绩并不十分看好,从勉强入校到吊车尾,爸爸妈妈曾经最大的期望就是孩子能上个重本线,要是能考上重大那可真是阿弥陀佛了。谁知儿子给了他们一个更大的惊喜,得到北大的录取书,同时还获得了育才中学特别颁发的3.5万元奖金,让父母乐得合不拢嘴。

  自我评价资质普通

  奥数“天才”李爽与王旭冉是同班同学,一样是保送北大,两个孩子不免被老师和同学拿来比较。“在我看来,两个孩子还是有很大区别。李爽确实是属于资质高、特别聪明,从小就优秀的孩子,说是天才不足为过。王旭冉呢,资质没有李爽那么高,甚至说班上还有不少孩子的资质都比他好,但是他坚持、稳重、扎实让他超越了大多数。”王田丽分析。

  王旭冉对自己的评价与老师如出一辙,但他自己显得更谦虚:“我一直都觉得自己不够。”他说,在学习上端正态度是首要的,在高一时自己就完全没有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