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信奉的是基督教的哪个派别?新教的传统宗派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3-07-06

#我在头条搞创作#

【内容提要】中国人信奉的是基督教三大派别之一的新教(狭义基督教),新教,在中国人眼中,实际上就是基督教。新教的主要传统宗派有信义宗、圣公宗、归正宗、浸信宗、循道宗。

基督教的诞生与演变。基督教的诞生。基督教是对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各教派统称,亦称基督宗教,基督教有天主教、新教、东正教三大派别。公元1世纪,基督教发源于罗马的巴勒斯坦省。它建立的根基是对耶稣的神化,称耶稣是上帝的儿子,就是上帝派遣来人间拯救世人的,让耶稣的诞生、传道、死亡与复活,蒙上了一层神的色彩。

基督教的信仰。“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以耶稣基督为中心,以圣经为蓝本,核心思想是福音,即上帝耶稣基督的救恩,充分彰显了上帝对全人类和宇宙舍己无私的大爱。

基督教堪称世界第一大宗教,作用非凡,影响深远,主要发达国家,除了日本,都是基督教文化主导的国家;基督教信徒规模宏大,总人数有二十多亿,占世界人口的约三分之一。

基督教两次大分裂,基督教第一次分裂。

11世纪,由东西教会分裂出希腊东正教及罗马公教(天主教)两大宗,分裂的原因:

首先,迁都拜占庭,导致东西教会慢慢疏远并产生了隔阂,从而悄悄地埋下了东西教会大分裂的种子。

公元前660年,希腊移民在地中海东部地区建立了拜占庭这座城市。罗马帝国兴盛时期,拜占庭归罗马帝国管辖。公元330年,罗马帝国的皇帝君士坦丁大帝,迁都拜占庭,并改名为新罗马,又称君士坦丁堡。

为啥要迁都呢?公元293年,罗马帝国的皇帝戴克里先,脑子发热,为了好朋友,竟然将帝国分成东西两部分,并且实行四帝共治制度;也就是东西罗马,各有一个正皇帝(奥古斯都)和一个副皇帝(凯撒)。君士坦丁大帝继位后,意识到“天无二日,人无二主”,好端端的的一个国家,为啥要分为东西罗马,由两个皇帝分而治之,这不是分裂吗?因此,君士坦丁大帝迁都拜占庭,目的就是重新合并罗马帝国。从此,拜占庭改名君士坦丁堡,此名一直沿用到1453年东罗马覆灭为止。

公元395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又感情用事,在临终前,把罗马帝国再次一分为二,分别给了自己的两个儿子。从此,罗马帝国便合理合法、顺理成章地成为真正意义的东罗马和西罗马国家了。西罗马的首都依旧在罗马城,而东罗马的首都,便在君士坦丁堡。

公元473年,日耳曼人灭亡西罗马,东罗马便成为罗马帝国的唯一代表。日耳曼人并不满足,为了与东罗马分庭抗礼,日耳曼人的分支建立的法兰克王国,划出了一块地给罗马教皇,让他建立教皇国。罗马教皇当然偷着乐:日耳曼人继承罗马帝国,还让我建立教皇国,何乐而不为呢?从此,法兰克帝国也自称是罗马帝国的继承者。

不过,东罗马的皇帝也不甘示弱,鼓励本地教派,建立了东正教,与法兰克王国这边的天主教,分庭抗礼;双方在教派上势不两立,都自称自己是基督教正统。从此,基督教正式埋下了分裂的种子。

其次,教会权力争夺,主教权力扩大,导致东西教会矛盾扩大,东西教会分裂是迟早的事情。西元381年,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而召开了大公会议,这次会议提升了君士坦丁主教的权位,而君士坦丁堡也提升成总主教区,仅次于罗马。451年的大公会议再次扩大了主教们的权利。

最后,教会领导权之争,成为东正教与天主教分裂的根本原因。

公元1054年,基督教发生了历史上最具有标志性的第一次大分裂,东西教会的分裂正式形成。追根溯源,其原因可以追溯到东西罗马的分裂,以及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日耳曼人灭亡西罗马帝国之后,成了西欧地区的政治主宰,而东罗马帝国则以希腊文化为主;双方之间的文化分歧越来越大,文化的差异,才是东西教会宗教信仰差异之根本。

按理说,早在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作为罗马帝国国教的基督教,重心本应向东罗马帝国倾斜;但是,事实却恰恰相反,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西罗马教皇权力非但没有被削弱,反而在法兰克王国给予地盘扶持下而成立了教皇国,权力大大加强,这更使得东罗马教会失去了心理平衡。

于是,东罗马帝国皇帝在迦克敦会议上做出了决定,将东罗马首都君士坦丁堡主教提高到了和罗马教皇同等的地位,但罗马教皇始终拒绝接受这个决定,而东罗马帝国境内的各个教会也拒绝认可罗马教皇地位比自己高。这就是东西教会双方第一次大分裂最根本的根源。

总而言之,双方根本的分歧就是东罗马帝国境内的教会拒绝承认罗马教皇是所有教会的领袖。当然,既然是宗教争端,双方也总会找一些宗教方面的共性理由,即教义理解和宗教仪轨方面的差异,来为权力争夺找一块遮羞布。比方说,一是天主教认为耶稣被钉死这个行为本身就拯救了世人,所以其宗教艺术会重点展示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形象;但东正教认为耶稣战胜死亡复活,才是拯救世人的根本,所以东正教的艺术不会过度展示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形象。二是天主教在祷告时主要是跪着,而东正教则主要是站着。三是天主教严禁教士结婚或者有任何形式的性行为,但东正教却允许其教士结婚。

双方分裂之后,仍然是以地理划界,波兰和匈牙利以东地区成为东正教地区,从波兰和匈牙利开始的中西欧则成为了天主教地区。

基督教两次大分裂,基督教第二次分裂。

16世纪,基督教第二次分裂,从天主教分裂中而诞生了新教(信义宗、圣公宗、归正宗)。其实新教与天主教的分裂归根结底也还是一次领导权之争。这次分裂也称宗教改革。

一般认为,1517年德国教士马丁·路德提出《九十五条论纲》是宗教改革运动的起点。但宗教改革真正最重要的节点恐怕是1534年,英国国王亨利八世以自己要离婚为由头,正式和罗马教廷决裂;他自封为英国教会的领袖,正式创立了英国国教会,也就是比较早的新教教会。

自然灾害,导致天主教神权跌落神坛,孕育天主教再次大分裂的基因。14世纪,天主教神权统治下的欧洲爆发了空前绝后的黑死病瘟疫,很短时间内整个欧洲就有差不多40%的人病死。特别是意大利等南欧地区,虽然是天主教统治最为稳固的的地区,反而病死率更是高的惊人,个别地区甚至高达90%。面对旷世浩劫,教会毫无举措甚至无动于衷,致使天主教救世主地位、权威丧失殆尽,一些世俗贵族开始尝试从教会的统治之中脱离出来,欧洲神权体系开始瓦解。而这时一些宗教人士也看到了这个发展势头,开始从宗教角度提出新的理论,配合世俗贵族摆脱神权统治的需要,宗教改革的序幕也就此拉开,基督教第二次分裂也拉开了序幕。

宗教战争,战争结果直接导致基督教第二次分裂,从天主教中分离而诞生新教。自然灾害之后,为了摆脱罗马教廷控制的宗教改革,这些改革往往演化成了欧洲各国发生的一系列宗教战争。其中最主要的包括北欧各国及部分日耳曼邦国与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之间进行的“三十年战争”,以及法国从1562年到1593年之间进行的8次宗教战争。这些战争规模之大,伤亡之惨重前所未有,“三十年战争”总共造成了差不多800万人死亡,而法国宗教战争则造成了大约300万人死亡。战争结果,多数北欧国家成为了新教国家,多数南欧国家和部分中东欧国家仍然维持天主教。后来英国的殖民地特别大,所以在前英国的殖民地,如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多数人信仰新教。而在西班牙和法国的殖民地,如拉美和非洲,信仰天主教人数则比较多。

当然,两派争夺领导权打了这么多年,死了那么多人,自然也得找出一些理论分歧,所以新教和天主教在宗教制度和教义理解上也自然是有一定分歧的。一是新教不承认罗马教皇的领袖地位,认为其违反基督教《圣经》。二是新教基本上只认可基督教《圣经》,而天主教则将很多历史传统和历史宗教著作看的地位很高。另外天主教因为历史传统,其宗教仪式相对于新教要多很多,而且还非常尊崇耶稣的母亲玛利亚,而新教的仪式则要简单一些,认为尊崇玛利亚不符合基督教教义。还有一点是新教允许其神职人员结婚生子。

中国人信奉的是基督教的哪个派别?因为历史翻译的原因,中国通常把新教称为基督教。因此,新教(狭义基督教),在中国人眼中,实际上就是基督教;也就是说,中国人信奉的基督教就是基督教三大派别中的新教。

基督教,在唐朝贞观年间景教来华,最早传入中国;之后在元朝、明末清初都形成过传播高潮,但都没有站住脚跟,一直到鸦片战争之前,新教才逐渐传到中国。鸦片战争后,基督徒数量大增,基督教迅速崛起,对中国近代,影响深远。

一是基督教理论影响力,催发了洪秀全发动太平天国运动。1843年,洪秀全受传教士《劝世良言》启发,开始拜上帝,并吸收信徒、编写《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等拜上帝教的文章,为筹建拜上帝教作理论准备。1847年,洪秀全加入基督教,决心利用拜上帝教组织,发动民众,推翻清政权;于是,他又将《原道觉世训》等改写成宣教小册子,并把基督教的“十诫”改为“ 十天条”融入小册子,正式准备了拜上帝教的理论工具,宣扬神化自己是上帝之子、耶稣基督之弟,下凡来拯救世人和杀死阎罗妖的;他还借用基督教的某些组织形式和崇拜仪式作为“天规”。1851年,洪秀全利用这种衍变了的基督教教义、理论作为起义舆论,成功地发动了太平天国起义,建立太平天国。1853年3月攻下江宁(南京),定都江宁,改称天京。1864年8月,天京被湘军攻陷,太平天国灭亡。

二是民教矛盾激化,爆发了“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1900年夏,烧教堂、杀洋人、杀教徒事件,风声鹊起。据洋教会统计,1900年夏,全国共有2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