篦,这个字怎么读?“钿头银篦击节碎”中的“篦”和“钿”怎么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篦,这个字怎么读

中文名:篦读音:bì部首:竹总笔画:16一种密齿梳,亦称篦栉、篦子、篦梳。篦是古时一种篦污去痒的理发工具。相传制篦的祖师爷是春秋时期陈七子,因罪入狱。在狱中,陈七子头上生了虱子。陈七子将用刑用的竹板制成最初的篦,用来清除头上的发垢和虱子。明代对理发师傅的称呼为“篦头师傅”,篦也可当作发饰插于发髻上。

“钿头银篦击节碎”中的“篦”和“钿”怎么读

释义:

一种齿比梳子密的梳头用具,称“篦子”。

以篦子梳:篦头。

释义:

把金属宝石等镶嵌在器物上作装饰。

古代一种嵌金花的首饰。

拓展资料:

这句诗出自琵琶行。

元和十年(815年)六月,唐朝藩镇势力派刺客在长安街头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伤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哗,藩镇势力又进一步提出要求罢免裴度,以安藩镇“反侧”之心。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有“擅越职分”之嫌;而且,白居易平素多作讽喻诗,得罪了朝中权贵,于是被贬为江州司马。司马是刺史的助手,在中唐时期多专门安置“犯罪”官员,属于变相发配。这件事对白居易影响很大,是他思想变化的转折点,从此他早期的斗争锐气逐渐销磨,消极情绪日渐增多。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天,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已两年,在浔阳江头送别客人,偶遇一位年少因艺技红极一时,年老被人抛弃的歌女,心情抑郁,结合自己路途遭遇,用歌行的体裁,创作出了这首著名的《琵琶行》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