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书法是技术还是艺术?楷体书法是要注重细节还是真情流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楷书书法是技术还是艺术

书友这个问题提的好。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很容易被骂,但是我觉得骂就骂吧,反正书法界脑子不好使的很多。

就我个人感觉,如果不谈章法,楷书是技术还是艺术主要从笔法和字法分两块看,笔法复杂程度和字法的变化程度决定了是技术还是艺术 ,也决定了该书法的高度。

第一种,笔法简单但字法变化程度大,如赵体楷书,我个人觉得是好艺术,虽然简化了二王体笔法,但是集百家之长带来了丰富的字法变化,很多赵体碑帖里的楷书同样的字结字和线条变化很大,但是笔法是一样的,所以就算笔法简单但是运用的字法好也能创造出很好的书法艺术。

第二种,笔法简但字法变化程度小,典型的代表是田楷,田楷其实也很好,优点很明显,容易上手,字形也符合大众审美,工整。不过可惜,书法通篇不能光是工整秀气,我觉得,田楷书法属于技术含量不高艺术含量也不高,但是二田对现代审美把握很准,字形设计确实吸引现代人眼球。但如果不能提高艺术含量,估计历史难以留名,过几十年还算不算书法艺术我估计得打问号,馆阁体自古写的好的太多太多,光是近代林则徐就比田楷水平高,都没能登堂入室。

第三种,笔法复杂但字法化不是很大的,大概柳体欧体应该划在这里,柳体欧体虽然同字有小许异样,那是因为笔法复杂带来的小变化,不属于大的字形变化,大概这两种书法楷书属于技术高于艺术的书法,由于其笔法复杂,字形特殊,就算字形缺少变化,艺术性有点偏弱,但是技法的高度奠定了它们在书法界顶级地位,属于金字塔顶端的法碑书法艺术。

第四种 ,笔法有点复杂但是字法变化很大的,这个颜体和褚体应该算在这里,相对而言颜体笔法在中等附近,但是字法变化多,尤其上下与线条比列变换多,褚体笔法起笔更是变化多端,线条诡迷,更是难学,这两种楷书书法属于技术与艺术兼容极好的书法艺术。

第五种,按分法来应该就是笔法复杂字法也复杂的,如果有就应该是金字塔尖的那位。要高于颜欧柳赵的存在。但是目前,就楷书而言,技法艺术都达到化境的恐怕还没哪家站的上去,只能留个空白了。金字塔尖也就行书有二王,草书有张怀吧?

其实就我看来,能创造出一个书法体系的大神,无论颜欧柳赵褚也好,其它大神也好,要想在楷书界达到大神一般的存在,最起码的要求就是笔法字法得有大的突破,光是靠简化基本没戏,这年代的书法家基本都是简化套用,创新已经很难了,很多书法家创新把自己创出了神经病,瓶颈无限深,结伴去发疯。

楷体书法是要注重细节还是真情流露

楷体书法是要注重细节还是真情流露?

这个问题问得好。书者,抒也。书法,就是抒发真情。所以真情是书法的魂。

所谓细节,也就是细枝末节。直率,不加掩饰。细枝末节是表现手法,真情流露是目的。手法服务于目的,目的需要手法完备(完成)。

表现手法不能背离目标,不能为细节而细节。细节服从真情,真情需要细节。所以说不能不重细节,不重细节,就会有失为草率。但又不能过于注重细节,过于注重细节,会造成拘谨而影响真情的流露。

怀素的草书《小草千字文》,看似率意,漫不经心。实则纵意而为,妙合自然。既重细节,又是真情流露。正如明莫如中所说:“其点画变态,意匠纵横,初若漫不经思,而动遵型范,契合化工,有不可名言其妙者”。故历来为书林所重。

书法高手是怎样写楷书的

写楷书最忌讳什么呢?不是写的不整齐,不是写的不工整,而是最忌讳写的太板滞。馆阁体可以说是非常标准的楷书,可为何不招待见呢?就是太呆板,缺少变化,缺少灵动。

书法高手写楷书会有节奏感和动感

这两天在看启功先生临的柳公权《玄秘塔碑》,就很受启发。启功先生的很多楷书,用笔多少都带有行书的笔意,点画之间有着非常强烈的呼应关系,有的是虚连、有的是笔断意连。这种用笔我们在赵孟頫的楷书当中也发现存在着,他们强化了这种用笔。

而一般人写楷书为何容易写的板滞呢,因为我们初学书法大多数学的是唐代的碑版楷书,碑版楷书因为是经过刻刀的二次加工,因此很多毛笔用笔的细节会损失。很多人临摹唐楷就很容易陷入这种一笔一画的楷书当中,笔画之间缺少联系,给人的感觉就容易板滞。

启功先生的楷书,在临摹的时候就“透过刀锋看笔锋”,放弃了单纯地追求形似,更加注重书写时候的笔势,不被古人点画形态所囿,行笔非常的流畅,追求的是一种自然书写的状态。这样写出来的楷书,就会有一种“动感”,能体会到书写时行笔的“节奏感”。

赵孟頫《妙严寺记》

书法高手写楷书平正之中见险绝

孙过庭说过:“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

他老人家告诉我们,初学书法者但求平正,高手是能险绝,但复归平正,也就是于平正之中见险绝。在这一点上,那些书法大家们都是高手。

例如上边的这个“致”,我们平常看到的印刷体就是紫色的那个“致”,规规矩矩的。而再看看柳公权、欧阳询和赵孟頫这三大高手的写法,就会发现一个共同点,扛肩非常的大,而且三人似乎是说好的一样,扛肩的角度几乎一致。

而在左右两部分的处理上又各具特点,柳楷的“致”左右偏旁上边互相依靠,下半部互相分开。而欧阳询和赵孟頫的处理则是,上半部互相向外,给人一种很有力量感的张力,而下半部则向内靠紧。

欧阳询《九成宫》当中的这个“壹”字,上边的“土”感觉是靠左的,上半部分看起来摇摇欲坠,下边的“豆”开始一笔一笔往右扁,最后一笔长横,非常的有张力,一下就把这种危险的局势给扳了回来。

综合来说,书法高手写的楷书,在用笔上追求自然书写,给人一种“动感”和“节奏感”,笔断意连。在结字上追求平正之中见险绝。

都说楷书是书法的基础,学不好楷书就学不好书法吗

严格上意义上说,楷书不能说是书法的基础!

相似结构书体还有隶书与篆书,如果楷书是书法的基础,隶书与篆书不是吗?再者从书体诞生的顺序看,楷书也是最后出现的书体,所以,把楷书定位书法的基础会有诸多的疑议!

学不好楷书就学不好书法,这句话也难以服人,因为历史上也有楷书不太好而行草书法很好的人。比如张芝的时代还没有楷书,但是张芝的草书没人敢说不好。

但是,书法顶尖的人,楷书也多数出色,比如,二王,颜真卿,柳公权等等。

所以,我的意见是学书法最好是把楷书学好。

怎样练习楷书书法字体

楷书如何练

我是临摹字体,专门一个字,永。但我把它练成熟了,随心所欲的时候,我才开始临摹名人字帖。这样快,而且不会乱。因为我掌握了写..永..字用笔之法,胸有成竹,练起来很顺手。这是我的经验。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