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最有名的计策是什么?诸葛亮生前,总共为生后留下了多少计谋,其中哪些计谋最为高
发布时间: 2023-07-17

诸葛亮最有名的计策是什么

“欲擒故纵”是中国古代三十六计之一,也是诸葛亮最有名的计策之一。诸葛亮对孟获“七擒七纵”,对刘备“三顾茅庐”,从这两件事情上,我们都可以看出诸葛亮是运用“欲擒故纵”的高手。除过这两件外,诸葛亮对刘琦也用过这一招。

刘琦是荆州太守刘表的长子,本来是继承家产的不二人选。但刘表晚年宠爱小老婆,因此也就喜欢小老婆生的刘琮,刘表就慢慢地疏远了刘琦,欲改让刘琮继承家产。刘琦很是不安,知道如果弟弟刘琮得位了,一定会整他。刘琦便前去请教诸葛亮,没想到被诸葛亮拒绝了,但他不死心,又三番五次去找诸葛亮,但每次诸葛亮不是婉拒,就是顾左右而言他。于是,刘琦想了个办法,邀请诸葛亮来家里坐坐,并趁机带他逛后花园,到了一处秘密阁楼时,两人就上了阁楼。刘琦叫人将梯子拿走后,对诸葛亮说:“今天我们两个坐在这里,上不了天,也下不了地,你说的话只会跑到我的耳朵里。这样子,你总可以说了吧?”诸葛亮这才看着刘琦,慢慢地说:“你知道申生和重耳这两个历史人物吧?申生躲在家里,越躲越危险;重耳逃到外面,越逃越安全。”

申生和重耳是谁呢?他们是春秋时代晋献公的两个儿子。申生是长子,是理所当然的太子候选人,晋献公也早就向世人公布了。但晋献公晚年娶了一个大美女骊姬,生了奚齐,事情就有了转变,奚齐的地位扶摇直上,而申生的太子宝座则揺摇欲坠。这跟刘表对待刘琦、刘琮态度的变化很类似,因此诸葛亮才会这样举例。

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继承王位,故意在申生送给晋献公的食物中下了毒,然后在晋献公要进食之际,骊姬突然有了“灵感”,建议试毒。果然倒霉的小狗和太监都暴毖身亡。这下子申生就是有满身的嘴也说不清了,申生最后选择了自杀。

申生一死,骊姬的险害目标就转向了重耳,重耳不像哥哥那样还呆在家里,干脆一逃了之。这一逃,就是十九年,从四十三岁逃到了六十二岁。在逃亡的这些年里,他多次九死一生,都化险为夷。最后,他因缘际会,居然回到了晋国继承了王位,他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晋文公。

刘琦听完诸葛亮讲的故事,恍然大悟。刚好那阵子江夏太守黄祖死了,他便自告奋勇,向老爸刘表请求能去递补遗缺,刘表答应了。最后,刘琦虽没能继承家业,却因为诸葛亮的建议,得以保住一条小命。

在这里,诸葛亮几次婉拒刘琦,就是“欲擒故纵”的翻版。因为诸葛亮太了解刘琦了,刘琦很缺乏主见,如果初次就加以回答,刘琦一定会半信半疑地问:“是这样吗?这样好吗?就没有更好的办法吗?”甚至可能当面上说好,回去后又犹豫不决了。诸葛亮对刘琦的处境很清楚,他也想刘琦的帮忙,但要不要采用,是刘琦个人的选择。为了让这个方法达到最佳效果,为了让刘琦毫不考虑地接受他的建议,他不惜“欲擒故纵”,先拒绝几次,吊吊刘琦的胃口,让刘琦越来越想知道诸葛亮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这样一来,当最后诸葛亮公布答案,刘琦才会当成宝贝一样重视,毕竟这是他自己费了一番工夫才要到的啊!

诸葛亮为了说出这个点子,大费周章,欲擒故纵,刘琦因此避免了成为申生第二。尽管如此,刘琦也没有机会成为下一个晋文公,因为他身体太差了,赤壁之战过后不久就死了。

诸葛亮生前,总共为生后留下了多少计谋,其中哪些计谋最为高明

计谋:火烧新野 火烧博望坡

七擒孟获

智辱仲达

火烧赤壁(周瑜)

三气周瑜

借东风(迷信)

隆中对

智算华容道

石八卦阵退陆逊

智收将维

定军显圣

七出祁山

火烧新野

遗计斩魏延

卧龙吊孝

木牛流马

最著名的:空城计 草船借箭 三气周瑜 等

诸葛亮究竟有多聪明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智力发达,记忆力和理解力强,反映敏摸,思维缜密,判断准确,是三国时期顶尖聪明的人才。

诸葛亮洞悉时势,胜过刘备。隆中对话之前的刘备,几经沉浮,虽胸有大志,却无明确战略定位,处于迷茫之中。是诸葛亮的隆中对话,使他茅塞顿开,全盘接受并实施诸葛亮的战略方针,形成三国鼎立之势。在东吴招亲中,是诸葛亮深思熟虑,成人立美;是诸葛亮三道锦囊妙计,使刘备携孙尚香全身而归。伐吴夷陵之战,诸葛亮认为不妥,劝之无果;是刘备犯浑,仇令智昏,遭惨败大伤国力,病殒白帝城。

诸葛亮思维缜密,超越曹操。赤壁之战,诸葛亮意识到计用火攻,曹操却没意识到。庞统献链船之计,曹操未能识破。赤壁曹操战败,诸葛亮准确算好曹操逃跑路线,处处设伏。每当曹操自感聪明,得意贬低诸葛亮时,便有伏兵杀出,打得曹操狼狈不堪,疲于奔命。最为精彩的是,诸葛亮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特征,点火升烟,将曹操引入华容道。

诸葛亮派关羽守华容道,一举三得。华容道地势险要,若派百万军中取上将首若探囊取物的张飞把守,曹操必死。若派当阳大战,斩杀曹军五十员名将赵云扼守,曹操及其残兵败将在劫难逃。诸葛亮不派张赵二将守华荣道,有意吊着关羽请战。并对关羽说:“昔日曹操待足下甚厚,足下有心相报,今日曹兵败,必走华荣道,若令足下去时,必然放他过去,因此不敢教去“。明知关羽守华容道必放曹操,疑人不用的诸葛亮却将这个任务交给关羽,耐人寻味。不能不让人想到是诸葛亮有意为之。放走曹操有三个好处:一是曹操若死,曹营群龙无首,必生内部纷争,恢复元气,需要时日。东吴可乘机做大,必然首伐刘备,夺取荆襄,消耗实力,影响刘备西进战略的实施。放走曹操,可牵制东吴防曹操报复,不敢大举攻刘,利于刘备以荆为基业,入西川,完成三足鼎立之势,再谋复汉大计。二是通过关羽放走曹操,让关羽完成了报恩的心愿,成就了关羽知恩图报的美名。三是关羽行前立有军令状,放走曹操按军法当斩,诸葛亮“容将功赎罪”饶过关羽,得了个大大的人情,有利于将相和睦。

诸葛亮思维敏捷,远胜周瑜。诸葛亮诵曹植《铜雀台赋》,智激周瑜抗曹。周瑜设计让诸葛亮截夺曹军粮草,欲置刘备军队于死地,被诸葛亮破解。周瑜再次设计谋杀葛亮,让诸葛亮十日内造十万支箭,完不成写法从事。诸葛亮承诺三日内完成,立下军令状。上演了草船借箭的好戏,不到三日,取箭十万多支,再次使周瑜谋害计划化为泡影。欲施火攻之计,周瑜苦于无风,急火攻心,口吐鲜血,晕倒在地,不省人事。是诸葛亮告诉周瑜“十一月二十日甲子祭风,至二十二日丙寅风息”,解周瑜心病,助赤壁之战大胜。当周瑜派丁奉、徐盛斩杀借东风的诸葛亮时,亮已在江中船上,被赵云接走,周瑜又晚一步。与周瑜相比,诸葛亮思维敏捷,事事抢先一步,技高一筹。

诸葛亮胆大心细判断准确,胜过司马懿。空城计退司马懿十万大军。上方谷之战将司马懿父子困于死地,置于火中。“惊得司马懿手足无措,乃下马抱二子大哭曰:我父子三人皆死于此处矣!“因雷声大作,骤雨倾盆父子三人才得生还。

诸葛亮的聪明还表现在国家的治理,科技发明等方面。虽有误用马谡、用兵过度等失误,瑕不掩玉,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顶尖聪明的人。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