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彪西月光作品赏析(比较欣赏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月光》与德彪西《月光》,谈谈他们在旋律、节奏的色彩上的异同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比较欣赏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月光》与德彪西《月光》,谈谈他们在旋律、节奏的色彩上的异同

在西方音乐中,描写月光的作品最著名的是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与德彪西的《明月之光》,两者都称为《月光》。法国著名作曲家德彪西的《月光》,既有从视觉的角度来描写月光,又有内心所赋予月光的某种心理起伏。对《月光》的光线背景的描述和人心的思维与逻辑情绪之间的比拟,成为德彪西《月光》的音乐主题。同样,由于音乐艺术的特殊性质,对于德国著名古典浪漫派作曲家贝多芬而言,他的《月光》似乎更注重心灵的起伏与表达。如果说德彪西的《月光》是从外部的视觉来描写自然景致,从而引起了视觉印象的变幻,那么贝多芬的《月光》第一乐章,可以说是从内心来审视心灵的世界,升华了对英雄的赞美。英雄内视自己灵魂深处的幻想、诗意、渴求、欲望,从而谋求某种心灵的平静。《月光》是德彪西钢琴作品《贝加玛组曲》中的第三首,是其钢琴作品中最流行的作品之一,属于浪漫主义风格向印象主义风格过渡的作品。这是一首优美、明净且充满诗情画意的钢琴曲,以视觉艺术轻柔的笔触、清淡的调色板,以浓郁的调性(降D大调)、清澈的和声与流动的织体,给我们带来了音乐视觉下的关于月夜明净的大自然之情景。其曲式属再现三段体结构,且首尾相呼应。......

德彪西有两首月光 分别做下介绍(注意看 不是贝多芬)

德彪西——月光

创作背景:
克洛德·阿希乐·德彪西,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法国著名的作曲家,印象派音乐的创始人。是欧洲音乐历史转折关头的重要人物。他所代表的风格成为连接传统和未来的纽带。《贝加摩组曲》创作于1890年,当时德彪西28岁,属德彪西早期的作品。关于组曲曲名。有多种说法。一是源于德彪西游历意大利时,对意大利北部贝加摩地区的深刻印象。1884年,德彪西曾以康塔塔《浪子》而荣膺罗马大奖,受邀在罗马美第奇别墅生活三年,作为获奖者的一种物质奖励。二是来自法国诗人魏尔伦《月光》中的诗句“去参加欢畅的假面舞和贝加摩舞”。

背后故事:
法国诗人吉罗写过一组叙事诗《月下的皮叶罗》,叙述意大利贝加摩的纨绔子皮叶罗陶醉在象征理想的月光下,他因沉迷于物质生活而为月光所杀,最后痛改前非,得到了月光的宽恕,又回到了人间。德彪西在这部作品中第一次试图体现拉莫时代钢琴作品的幽雅的风格,他不仅采用了小步舞、帕斯比叶等古老的舞曲题材,还采用了古老的多里亚(商调式)。《月光》是一首优美而明朗的乐曲。在德彪西的声乐作品中有两首与此同一名称的歌曲,是用魏伦的诗写的。

创作手法:
德彪西《月光》乐曲由三部分组成,第一段,降D大调,速度徐缓而富于表情,描绘月夜幽静景色给人产生的印象。中段先转到E大调上,后来又回到降D大调。右手是一些短小的乐句,左手是分解和弦,好似描写一阵阵轻风,轻轻地摇动着树枝,稀疏的树叶发出沙沙响声,这一段与第二、三段宁静的气氛形成对比,给人以动的感觉。第三段基本上是第一段的再现,但音型上有些变化。乐曲最终是一段尾声,宁静的曲调和分解和弦,把月光下缥缈如梦的意境描绘得更富有诗歌意。乐曲一开始在行板速度由上呈现的乐思温和而幽静。一组组上行的琶音仿佛是短而小的笔触在画布上一点点铺叠、延伸,月光好象碎掉的白金一般洒满整个画布,琶音衬托着浮动着的主旋律,这一委婉的旋律,轻轻波动、缓缓起伏,描绘了月夜特有的诗情画意。接着,在一串和弦的晃动下。月光开始在混合的夜色中颤动。随着琶音的加快,踏板的重叠。音响的混合越来越模糊,形成了“一片色彩班驳、扑朔迷离的意境和音响”上声部轻轻奏出歌唱性的“月光曲”.随后,速度稍稍加快。流动的琶音如同月光荡漾,流畅而舒展。在琶音衬托下,上声部旋律越来越明朗,着意描绘了溶溶的月色。最后。再现开头的乐思,以分解和弦织成的柔美结尾终曲。
艺术特色:
月光》这首作品虽然是德彪西早期的作品,但已初步显示了印象派艺术的风格。德彪西大胆的运用了和声手法与音乐形式处理,引导人们的奇异想象力,塑造出丰富而优美的音乐形象。简单精悍的片断旋律和多变的演奏技法,特殊的和声组合,使整个曲子笼罩在飘忽不定,万般闪烁的气氛之中。意大利音乐评论家加蒂曾评论这首作品的再现部分:“那轻盈的上行琶音,犹如向天空喷涌的清泉,然后在主、属音的交替中恢复平静,主题在这一背景中延伸扩展,宽广而富有表情。”作品细腻的、充满浪漫色彩的和精致的和声描绘,以变幻无常的节奏音型处理,别具一格,充分说明了《月光》所带来的迷人意境。作曲家采用柔美纯净的和声丰富的钢琴织体,描绘了幽暗的月光透过轻轻浮动的云,影影绰绰的洒在平静的水面上,把灵艳的月光泻洒下的冰一样的银辉展现得淋漓尽致。

彪德西的月光曲可以怎么形容

作品赏析

钢琴曲《月光》同样具有以上这些特色。这支曲子,作曲家在当初并不是作为一首钢琴小品写成的。它原来是《贝加摩组曲》中的第三段,这部组曲写于本世纪初,全曲由四首乐曲组成。

据说作曲家写这个作品是受到诗人吉罗的叙事诗《月光比埃罗》的影响。这首叙事诗是讲:在意大利贝加摩地方有一个叫比埃罗的青年陶醉在象征理想的月光下,他因为沉湎于物质生活为月光所杀。最后,由于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得到了月光的宽恕,又回到人了间。

在《月光》这支曲子里,作曲家以清谈的笔墨、朴素的音调,给人们描绘出一幅万籁俱寂、月光如洗的图画。乐曲采用了古老的多里亚调式,充满了画意诗情。

乐曲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段,降D大调,9/8拍,速度徐缓而富于表情,描绘月夜幽静景色人产生的印象;

中段先转到E大调上,后来又回到降D大调。右手的旋律由一些短小的乐句组成,左手配之以分解和弦,好似描写一阵阵清风,轻轻地摇动着树枝,稀疏的树叶发出沙沙响声:

这一段和第一、三段宁静的气氛形成对比,给人以动的感觉,因此比较活泼。

第三段基本上是第一段的再现,但音型上有些变化。

乐曲最后是一段尾声,宁静的曲调和分解和弦,把月光下飘渺如梦的意境,描绘得更加富于诗意。

评价

在德彪西的作品里,除了钢琴曲《月光》,还有两首以《月光》作为曲名的歌曲,它们是根据诗人保尔·韦莱纳的诗篇谱写的。可见德彪西对“月光”这一题材的喜爱。意大利音乐评论家加蒂听了德彪西的钢琴曲《月光》后评论说:“上行的琶音多么轻盈!好似涌起一股喷泉,然后,在主音和属音的交替中恢复平静。主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上伸展出来的。它宽广、嘹亮而富于表情。”

克劳德·德彪西

《月光曲》是德彪西被人所熟知的作品之一

德彪西的《月光》好在哪

德彪西的《月光》好在感情非常充沛。

在德彪西的作品里,除了钢琴曲《月光》,还有两首以《月光》作为曲名的歌曲,它们是根据诗人保尔·韦莱纳的诗篇谱写的。可见德彪西对“月光”这一题材的喜爱。意大利音乐评论家加蒂听了德彪西的钢琴曲《月光》后评论说:“上行的琶音多么轻盈!好似涌起一股喷泉,然后,在主音和属音的交替中恢复平静。主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上伸展出来的。它宽广、嘹亮而富于表情。”

作品赏析  

钢琴曲《月光》同样具有以上这些特色。这支曲子,作曲家在当初并不是作为一首钢琴小品写成的。它原来是《贝加摩组曲》中的第三段,这部组曲写于上世纪初,全曲由四首乐曲组成。

据说德彪西的创作是受到法国象征派诗人魏尔伦的《月光曲》的影响。

贝多芬的月光和德彪西的月光的区别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