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塾和现在的学校有何异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代普通人买不了那么多书,他们在那里看书学习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私塾和现在的学校有何异同

“私塾”是个泛称,以区别于官办学校,其更具人情味和文雅气的称呼则为学塾、教馆、书房、书屋、乡塾、家塾等,如鲁迅先生曾就读过的“三味书屋”。

私塾与现代学校有相同之处,但差异更大,有几个不同点放在现代甚至是不可想象的,下面一一道来。

一、古代私塾与现代学校的相同(类似)点有三个

1、性质是相同的:现代学校有公(公办)、私(民办)之分,古代学校也有公(官办)、私(义塾、族塾、家塾、自设)之分。

2、学历等级是类似的:现代学校分九年义务教育、高中、大学、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古代私塾则分为“蒙馆”和“经馆”两类,蒙馆的学生以儿童为主,经馆的学生以成人为主。

3、体罚是相似的:现代学校背景下,尽管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不允许体罚学生,但不排除有些学生的确需要敲打敲打,“玉不琢不成器”,所以还是要打的,比如捏脸、揪耳朵、铁戒尺打手心等;

古代私塾的先生们讲究君子作风,不会捏脸、揪耳朵,但会用“戒尺”打,戒尺有铜制、木制两种,有的先生以“三十六路铜戒尺”打遍天下而闻名(诙谐),打出了多少官场名流与圣贤文人。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删除)

二、私塾与现代学校的不同点

1、私塾不收女生

在私塾的义塾、族塾、家塾、自设四种形式里,“家塾”是大户人家私请先生来家教书,“自设”是父母自己教自己的孩子,这两种形式的私塾是教女孩子的;而“义塾”属于免费义务教育的种类,“族塾”是以整个大宗族建造学馆请先生教书的形式授课,课堂上是没有女生的。

没有女生的原因很简单:

➊封建礼教下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抵制女子上学;

➋女子嫁人后就与自家无关了,“嫁出去的女子如泼出去的水”,为别人家培养孩子稳赔不赚;➌“男女授受不亲”,长期与男孩子混在一起的女子,长大了谁还要啊!

➍女子从小待在深闺中,连门都不能出,怎么能允许去学校呢?

而现代学校,讲求人人平等,女孩子往往学习更好,更有号召力,因此,社会已呈“阴盛阳衰”之态。

2、私塾不放暑假

规模稍大的私塾,往往有严格的学规,其相当于现代的“学生守则”,在所有私塾、官办的学规(这些学规在现代图书馆能查到)里,尚未发现提到过“放暑假”的规定。

另外,尚有文字证据表明,先生倘若在暑期觉得很热要避几天暑,学生的父母也是要扣工资的。《义学条规》中有:“长不辍耕,幼不辍读,暑日休务者,薄其饩廪。”大人不能停止劳动,学生不能停止学习,倘若先生胆敢给小朋友们放暑假,必须减少他的薪水。

看吧!偷懒是绝对不成的。

3、私塾有旬假、田假、授衣假(寒假)

私塾虽无暑假,却有其他假期,如:

➊旬假,每学习十天休息一天;

➋田假,相当于“农忙假”,父母耕种采收,孩子需要帮忙,假期约为一个月;

➌授衣假(相当于寒假),农历九月之后,天气渐寒,学生可放假一个月回家取衣;

➍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冬至节、春社日、秋社日,绝大多数私塾会放假一天或多天。

4、私塾只教儒学科目

古代私塾只教儒家思想的典籍,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千字文》《四书》《五经》《古文观止》等,这点是跟现代学校最大的不同。不像现代学校,各科各目分门别类均有涉及。

看到这里蓦然醒悟,难怪泱泱中华难以出现大师级的数学家、哲学家和物理学家,而骚、赋、诗、词、戏曲国粹等却无人能比。

5、私塾没有毕业年限、不分学期、没有体育课和实验课

这大概是除了两者之间所教科目不同之外又一个大的区别。关于这点,严范孙先生的话能够证明。

20世纪初,教育改革家严范孙先生曾说:“往者学校未兴,吾国儿童无毕业之期,无实验之法,无体操之训。”意思是说:在旧式学校,学生没有毕业年限,没有科学实验,没有体育课程。

两者对比仔细想想看,现代学生真是幸福啊!一定要珍惜啊!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代普通人买不了那么多书,他们在那里看书学习呢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对读书人而言的,在古代,普通人是很难读得起书的。古人所读的书,无外乎四书五经,老子、庄子、孔子、孟子和历代史书、诗词、典籍。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并不是一个准确的数字,意思是读的书多,写诗作文时就如有神人相助一样容易写好。

那么,古代的读书人都在哪里读书学习呢?很多人以为古代没有学校,人们都是自学成才的,其实不然。我国从商周时期就有学校出现了。《孟子·滕文公上》中说“殷曰序,周曰庠。”商朝把学校称为“序”,周代把学校称为“庠”(yan),合称为“序庠”。这个庠字很有意思,外面的广字就是房屋,房屋里面一个羊字,意思是,一栋房屋里,有一群就如小羊羔一样的学生。不过,那时的学校都是乡学,为民间所办。

《礼记·学记》载:“古之教者,家有塾。”塾的规模,按周礼的规定是“百里之内二十五家为闾,共同一巷,巷首有门,门边有塾。民在家之时,朝夕出入,恒就教于塾”意思是古代教育是在一个叫“塾”(学校)的场所完成的。而塾(学校)所在位置是居民巷首门的旁边,居民早晚进出,直接在此就读。后来便出现了“私塾”,私塾多由地方乡绅创办。这一办学形式,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在古代是以文取士,除了在私塾读书外,还是靠在家自学为主。

《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时都54岁,读了一辈子的书。像她这么大岁数的人,应该是在家自学的多,反正古代也没数理化英语什么的,就语文一科,死记硬背把之乎者也背熟,再把八股文写好,就能中举了。不过,用了三四十年学习语文,到五十几岁才中举,这智商也太低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