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团汁一般是用什么草?青团用什么草做的青团的做法和配方是什
发布时间: 2023-07-06

青团汁一般是用什么草

艾草。我们制作青团需要用到青汁,做青团子汁水的植物叫做艾草,这种艾草全身都是绿色的,我们一定要用那种春天的艾草来制作青团的,是比较香的,我们把艾草直接放到榨汁机里面,给它做成青汁,然后就可以糯米粉和粘米粉一起和面来做青团了。

艾草概述

颜色翠绿喜人的青团是很多地方清明时节的传统食物,做青团并不复杂,主材料就是糯米粉,再就是用到给糯米粉上着青色的可食用的植物的叶,给青团上色,然后就是青团里的咸甜馅料大PK,就如月饼里越演越疯狂的懈给青团上色抵都逃不出艾草、青菜汁、浆麦草和鼠麴草。

青团用什么草做的青团的做法和配方是什么

有很多地方在过清明节的时候会制作各种各样的青团,因为在清明时节左右,田间会长出许多的艾草,这些艾草正是制作青团的主要原料。但是有很多做饭的新手小白不知道该如何制作青团,下面就来教大家如何使用艾叶来制作一份美味可口的青团。

首先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有关于食材的选择,很多人在看到青团的时候都会觉得它的颜色太绿了太深了,所以我们在使用艾叶来作为调色剂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因为高温而导致这些颜色出现退化。我们在田间采摘艾叶之后,就将采摘来的艾叶用清水完全冲洗干净,冲洗干净之后就将艾草的叶子完全摘除,随后取出艾叶比较嫩一点的根茎,取出之后将这些嫩一点点的根茎和艾叶一起捣烂,捣出绿色的汁液之后就将这些汁液倒入糯米粉当中搅拌均匀。

由于艾草并不是含水量非常高的植物,所以我们在这个时候不仅仅要使用艾草的汁液来和糯米团子,我们也需要用到清水。在糯米团中加入适量的清水,这样够帮助糯米粉很好的粘合在一起。等到糯米粉变成一个一个的糯米丸子之后,我们可以在里面加入适量的固色剂或者是可食用的绿色色素,这样子可以让我们制作出来的青团颜色更加翠绿。

将糯米团子准备好了之后,我们就需要准备一些红豆沙或者是芝麻馅儿,等待馅料准备好了之后,就将馅料包裹在已经准备好的糯米团子里面随后上锅蒸20分钟左右。20分钟过后,可以看到糯米团子已经熟了,但是我们不要立即打开锅盖,一定要让糯米团在锅中焖大概三分钟左右,这样子就能够让青团表面呈现一种非常油亮的光泽感,不仅仅吃上去非常的好吃,看上去也非常的美观。

青团子使用什么做出来的

青团子从前是江南地区清明节扫墓用的祭品,皮子粳糯混杂,馅心酿制粗糙。 传说清朝末年,正仪镇有个叫赵慧的女子,发现一种酱麦草是做青团子青汁的好原料,而用手工磨的粉做的团子更为柔软细腻,又不粘牙,存放数天不破裂、不发硬、不变色。后来正仪镇中心桥南一爿糕团店的陈四宝老大娘从赵慧处学得了这个秘方,从此青团子供应于市场,成了一种色味兼美,饶有乡土特色的点心。 而后在改进团子馅心上又下了功夫,用百果心,采用枣子去核切成细粒,加白糖、玫瑰花、松仁配合;另一种是豆沙心。在这两种馅心做成的团子中嵌一小块水晶般的猪油,这样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压舌生香,其味醇美。从此正仪青团子的色、香、味胜过苏州黄天源、上海沈大成而闻名于江浙一带。 苏州一年四季各个时令都有各种名堂的糕团:一月元宵,二月二撑腰糕,三月青团子,四月十四神仙糕,五月炒肉馅团子,六月二十四谢灶团,七月豇豆糕,八月糍团,九月初九重阳糕,十月萝卜团,十一月冬至团,十二月桂花猪油糖年糕。按着这口诀,一一吃过来,一年也就到头了,如此周而复始。 相传青团子是用雀麦草汁和入糯米,一起舂合,使糯米浸入草汁成泥,变为碧翠色。以此用来包入豆沙或枣泥,再用芦叶垫底入笼,蒸熟即成。明郎瑛《七修类稿》中曾记载:“古人寒食,采桐杨叶,染饭青色以祭,资阳气也。今变而为青白团子,乃此义也。“另外还有个传说跟大禹有关。当年大禹治水十三年过家门而不人,他用疏导之法,使三江通流入海,太湖水位下降,水患得以平息,为种植冬小麦创造了条件,深得苏州人的爱戴。相传苏州有位年青的后生,见清明节人们祭大禹都做精美的供品,认为这样不配大禹生前节约的品格,大禹在九泉之下一定不安心。清明节时正是冬小麦返青的时候,他与大家商量用麦叶汁水和糯米粉做成了青团子,将青团子供在大禹治水墓碑前,以士不忘大禹治水之恩。久而久之,相沿成习俗。这个传说与郎瑛的记载倒也并无特别的矛盾之处,只是使用的植物不同。 查查青团的做法,发现还有更多的说法,有的说用青菜汁,有的说用清明茶或艾叶粉,过程倒都差不多,绿色汁液和咸盐或石灰一起煮熟,漂去苦涩味后,捣烂,配上糯米、早籼米磨成的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也有用枣泥、玫瑰等等其它馅料的,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另用熟菜油均匀地用毛刷刷在团子的表面——这就成了。最有名的“正仪青团” 采用一种叫“浆麦草”的野草洗干净泡在盛石灰的盆里,在浸泡一段时间后,捞出捣烂,拧出青汁。正仪青团的特点是存放七天不破、不裂、不变色,刚出笼的团子葱绿如碧玉,油亮似翡翠,甜而不腻,肥而不腴,在清末年间曾被列为节令贡品。苏州城内最负声名的当属“黄天源糕团店”的了。这当儿估计早已人满为患,队伍大概排出去很远了。另外采芝斋的销售量也很惊人。前两天在超市里看到保鲜装的一盒盒青团摆得如小山般。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便大功告成了。青团子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