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书铁券图片(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早早辞职归乡,为何还是被朱元璋满门抄斩
发布时间: 2023-07-17

本文目录

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早早辞职归乡,为何还是被朱元璋满门抄斩

一、胡惟庸是李善长选定的淮西集团的首领接班人,后来成了丞相。

朱元璋手下,有两大集团,一是来自他家乡的、李善长领头的淮西集团;一是刘基领头的浙西集团,两大集团一直明争暗斗。

刘伯温的神机妙算和《三国演义》中的孔明有一拼!(注意不是《三国志》!朱元璋对刘伯温是心存猜忌的,因为刘伯温的高明胜过了朱元璋,龙湾之战到救援安丰,朱元璋想到的,刘基想到了,朱元璋没有想到的,刘基还是想到了。开国封爵,文职功臣中就李善长封了韩国公,年俸四千石,还名列第一;刘伯温只封了个诚意伯,年俸二百四十石。

洪武元年,李善长的亲信因犯罪被刘基抓起来要杀了,李善长以京城久不下雨为由阻止杀人,刘基斩钉截铁地回答:杀李彬,天必雨!结果杀了李彬,天没有下雨,刘伯温失算了,李善长煽动很多人群殴刘基,朱元璋并没为难刘基,但刘基于当年八月无奈请假回老家。临走,刘伯温还建议老朱不要定都凤阳、不要轻易攻打实力尚存的北元。刘伯温临走,推荐死党杨宪接任了御史中丞,准备再次与淮西集团开打。杨宪利用言官的力量,抓李善长的把柄,不断找朱老大打小报告,产生了累积效应,本来就对李善长集团设防的朱老大对李善长有了看法,对他多有指责,十一月又召回了刘基,委以重任。

李善长知道自己已成靶子,目标太大,他也找了个代言人,此人应威望不高、容易驾驭,他选中了胡惟庸。他不知道胡惟庸正如当年刘基对老大点评的一样:“现在还是一头小牛,但将来他一定要摆脱牛犁的束缚!“就这样,胡惟庸站在了大明高层政治的聚光灯下,从这一刻起李善长就把自己的命运有意无意地绑在了胡惟庸的战车上。

二、胡惟庸的相权独揽和朱元璋的皇权独揽不断冲突,为自保胡惟庸拉上了越来越多的功臣,他最想捎上的还是有两张免死铁券的李善长。

胡惟庸在朱元璋帮助下打败刘伯温后,越发猖狂,贪污受贿,打压不听话的下属,甚至挑战皇权,私截下属奏章,官员升降、处决犯人都不经过朱元璋批准。朱元璋采用“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策略,他想彻底废掉丞相制度。

胡惟庸知道朱屠夫心狠手辣,他突发奇想,拉尽量多的功臣抱团取暖。他拉到了吉安侯陆仲亨、御史大夫陈宁、都督毛骧……他还想拉李善长下水。李善长可不想踩这趟浑水,他深知当时已无人能和朱老大抗衡,所以他断然拒绝了胡的请求。

胡惟庸锲而不舍,他把儿女亲家、李善长亲弟李存义拉下水,再让李存义不停游说李善长。后来李善长就下水了。

胡惟庸自以为牛哄得不得了,谁知朱元璋捏死他相当于捏死一只蚂蚁。从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发,连续查了好几年,被杀者逾万!胡惟庸自然难免一死。

李善长本是胡惟庸的伯乐,后来又被胡惟庸拉下了水,但由于他在朝廷的巨大影响力,加之朱老大没有掌握李善长、李存义兄弟的谋反实据,朱老大暂时没杀他,他弟弟李存义也免死,放逐到崇明岛。

三、李善长在胡惟庸案后暂时侥幸逃脱,但随后又连续犯了两个大错。

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长家修房子,他向汤和请求借三百士兵,汤和密报了朱元璋,朱老大又动了杀机。

他的亲信丁斌因犯法被流放,李善长竟然以有罪之身、不避嫌疑、替丁斌求情!朱元璋嗅觉灵敏,他怀疑丁斌掌握了李善长的秘密,于是把丁斌关在监狱里日夜拷打。丁斌供认了李存义和胡惟庸共同谋反的细节。朱元璋抓回了李存义,李存义供出了哥哥“汝等自为之“的话语。

墙倒众人推,御史府、钦天监都来踏上一只脚,最终李善长被杀,夷三族。

四、即便李善长没有举荐胡惟庸、后来没有下水,他也是死路一条,因为朱元璋的屠杀功臣政策是既定的方针。

事实上,开国功臣大明开国后仅有相当低调的汤和、沐英(元璋义子、朱标好友,奉令永镇云南,后来思念英年早逝的兄弟朱标,不久跟朱标走了)、耿炳文(擅长防御战)等侥幸逃脱朱老大的魔掌。

元璋手下,逃过毒手的功臣掰着指头数得过来。

逃脱的两种情况,一种没等朱老大下手自己先死的,如胡大海、常遇春甚至包括沐英,死人是对朱家三代构不成威胁的;一种是汤和一类,本是老友,建功不骄,尾巴夹得紧得不要不要的,相当于一级保护动物极为稀少啊;一是耿炳文类,防御战专家,子孙登基时来护驾的!李善长才华出众、功高盖世,尾巴夹得不够紧,屁股也没坐得稳,耳朵根子又软,遇到杀红眼的朱老大,没命的!

柴大官人在梁山地位为啥会比卢俊义差那么多

水浒传中柴大官人柴进本来是大周皇帝柴世宗子孙,有宋太祖武德皇帝敇赐的誓书铁劵,家业巨大,为富一方。

柴大官人仗义疏财,喜欢结交天下英雄好汉,并对投奔者予以接济。梁山泊诸多位头领在落泊时均得到柴进的资助,一时名动江湖。

卢俊义,为北京一大员外,绰号玉麒麟。这里且看宋江对吴用说的话:“北京城里有个卢大员外,双名俊义,绰号玉麒麟,是河北三绝,祖居北京人氏,一身好武艺,枪棒天下无对。梁山泊寨中若得此人时,何怕官军缉捕,岂愁兵马来临?“(详见水浒传第六十回,“公孙胜芒砀山降魔,晁天王曾头市中箭“。)可见卢俊义武力值在梁山泊上排位也是一等一的。

晁盖在曾头市中史文恭毒箭,临终时吩咐宋江:“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详见水浒传第六十回)

后来宋公明夜打曾头市,卢俊义活捉史文恭。

遵照晁盖遗嘱,卢俊义当为梁山泊主,但真正做好梁山泊主,卢俊义的资格与资质显然是不够的,与宋江比较,卢俊义无论名声、威信、号召力、凝聚力,无疑差了一大截。梁山泊诸多头领大多只服宋江。卢俊义顺势而为,力推宋江坐第一把交椅,这无疑也是明智之举。

柴进柴大官人,座次排位第十位。卢俊义座次排位第二位,和卢俊义相比自然差了好多。

综上所述,柴进柴大官人在梁山地位与卢俊义相差甚远,皆是卢俊义活捉了史文恭之故。

朱元璋称帝后为什么杀了那么多功臣,而不学赵匡胤做好看一点呢

朱元璋做了兒帝后作了大量工作有利于民族和解,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改善人民生活事情。1372年为了巩固政权,拉拢功臣,还专门筑造铁榜文。

洪武三年,大功告成,论功行赏,公爵者十人,侯爵二十八,铁券丹书,誓诸白水,河带山砺,爱及苗裔。

可见他也是学习赵匡胤,发给了功臣们金书铁券免死牌。非常愿意想与功臣们永远和平共处的。。可是为他做事大臣汪广洋,胡惟庸案件彻底改变朱元璋认识,最为亲信的汪广洋,为第二任丞相,能文,善武,处理军机,屡献忠谋,是朱元璋的身边认为,自己的张良,诸葛亮。在李善长患病时。他和胡惟庸主持国家政事,但他一改过去做事风格,淘醉酒中,不去作为,与干事胡惟庸随波遂流,让朱元璋大不满意,权力都让胡惟庸掌握。朱元璋告诫不起作用,胡惟庸毒死刘基有中丞涂节报告。朱元璋问他一问三不知后大怒。开始生疑朝中大臣都结党营私,朋党欺君,要架空自己,他们包庇朱文正,不揭发杨宪的阴谋,下诏赐死了汪广洋。给予警示。

却把胡惟庸从右丞,升为左丞相更加使胡惟庸志得意满,朱元璋也以为他有才干很是信认,胡惟庸自觉努力干事,更得朱元璋的宠信。没有右相牵制制约独有权势的胡惟庸。亲信朋党门槛踏破带来大量送礼求官人群,各方追求利禄之徒,纷纷送上厚礼,美人,金帛,名马,财宝送到胡家门上。徐达见此腐败极恨,告诉朱元璋处理。胡惟庸却让徐达的门子福寿反告徐达。但被福寿揭发。朱元璋还是都没有处理。至到占城国来贡贡品都被胡惟庸收集到自己家中。不使朱元璋知道。却被宦官见着。朱元璋听到疯狂大怒。胡惟庸家中也安安突发惨祸加上一场飚车惊马之祸,把胡惟庸的心爱的儿子给扎死了,胡惟庸也一是病狂作事。立刻把车夫暴打致死,两个神经己经疯狂的都有权势人开始疯狂对撞,彻底引发朱元璋真正作事极度疯狂。认为朝中所有人都

微信